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央企都受不了融资贵,中小企业发展方向在哪

企业培训师观点:央企都受不了融资贵,中小企业发展方向在哪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1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财政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为48万亿元,同比增长4%;利润总额为24765.4亿元,同比增长3.4%。与此同时,国有企业的营业总成本也在不断增长,其中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9.2%。而在国有企业中,中央企业的财务费用的增幅更是高达23.5%。

  虽然财务费用的增长,可能与经营状况的不佳有关,譬如两项资金占用增多、资金周转率下降等。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融资成本的上升。按照业内人士提供的信息,企业从银行按正常借款利率涨两个甚至几个点很正常,有些利率可能达到百分之十几。也就是说,按照现行利率政策,很多贷款的实际成本可能接近正常利率的200%了。这样的融资成本,还有几个企业能够承受呢?

  众所周知,央企由于普遍效益较好,且多数央企都建立了内部财务公司,一个口径向银行融资,以增强融资的话语权。因为,普遍认为,央企的融资成本比较低。但是,从近两年、特别是2014年的情况来看,央企也已经逐步进入高融资成本行列了。这也意味着,融资贵已不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专利,而真正成为需要全社会共同面对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面对越来越高的融资成本,连央企都觉得难以承受了,中小企业发展还怎么活呢?要知道,相当一部分央企还能通过股市、债市等直接融资市场获取融资成本相对较低的资金,而中小企业发展却只能依靠银行或地下金融组织。如此一来,也就真的要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发展、小微企业成为融资贵的牺牲品了。

  我们常说,中国企业的生命力不强、寿命较短。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平均寿命不到国外企业的一半。除了企业自身把握市场的能力不强、技术创新意识不够、管理不太规范之外,与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不佳,特别是融资环境不好是否也有密切关系呢?要知道,国外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得到的金融支持是相当多的,企业所需要支付的财务成本也是明显低于中国企业的。

  这就带来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土地、环境等资源要求的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在劳动力红利等优势逐步降低的同时,融资成本上升等的劣势却在不断扩大。为什么绝大多数企业不愿意选择创新,不愿意选择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不愿意加大研发投入。想一想,如此高的融资成本,且在创新的初始阶段,一般都只有投入,而鲜有产出,还怎么可能愿意加大创新投入呢?就算企业给予支持,相当一部分支持的资金也被银行蚕食了。与其这样,不如维持现状。万一创新不成,可能就会血本无归。

  也正因为如此,如何改善融资环境,就成了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最、能否增强国际竞争力为关键的因素。相关专家建议,应当加快推动企业资产证券化步伐,让更多的企业能够进入到直接融资市场。想法很好,但操作难度之大,可不是能够从书本上找到答案的。因为,所谓的资产证券化,对央企等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来说,或许是一条路,甚至是一条不错的路。但是,对数以千计的中小企业发展、小微企业来说,这条路总体上讲是不通的,是不可能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通道的。就算新三板开市了,对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发展来说,也是可望而不可及,远水解不了近渴。他们要想改变融资环境,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加快金融改革步伐,让更多的中小银行、民营银行出现,使其成为与中小企业发展、小微企业同生同存的“闺密”,使其能够对现有金融格局产生根本性的冲击和影响,让国有大银行也能够低下头、放下手段,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一些实实在在的服务。不然,困扰中小企业发展、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就永远不可能得到解决。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经济大国,既需要央企这种顶天立地的大企业,更需要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发展。现在,连顶天立地的大企业都难以承受融资贵的问题了,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发展还怎么能够承受。当推动国企改革的步伐加快,央企整体上市、资产证券化、直接融资等通道打通的同时,何时将中小企业发展、小微企业融资的通道打开,确实到了需要认真研究和对待的时候了。譬如债券市场,是否可以成立一个专门针对中小微企业的发债机制,又如新三板的门槛是否可以进一步降低。当然,改革现有金融体系,让中小银行、民营银行铺天盖地起来,无疑是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最有效的手段和办法。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