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如何做好农网电力设备管理工作

企业培训师观点:如何做好农网电力设备管理工作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1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我们知道经过前几年的“两网改造”,农网电力设备的健康水平和安全可靠水平有了根本的改变。然而经过这几年的运行有了很多的老化,再加上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力负荷飞速增长,使电网的承载能力受到了严峻的考验,电网设备满负荷、超负荷现象时有发生,使电网设备不堪重负。同时这几年电价“倒挂”造成农网电力设备投入严重不足,农网设备投入步伐较慢。这一切都使当前农网电力设备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这样农电企业加强内部“挖潜”,做好电网设备管理,向电力设备管理要安全、要效益,走内涵发展的路子,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农网电力设备管理,确保农网安全、可靠、高效、经济运行十分重要。

  一、农网电力设备管理要做好的四项工作

  1、全过程的流程管理

  电力设备管理应该是从设备的诞生到其淘汰退役整个全过程的管理。设备可有八个环节,即是:工程立项、设计制造、建设安装、验收投运、运行管理、试验检修、技术改造、淘汰报废。对设备全过程流程管理就是针对设备的这八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责任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相应流程。这样在设备的每个环节都会有连续的、可靠的、高效的管理。在进行设备全过程流程管理中应注意3个方面的问题。

  (1)注重流程细节。

  有些单位洋洋耗心费神大篇幅地做了电力设备管理的流程,执行起来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究其原因就细节上出了问题,或职责不甚清楚;或判据不甚明确;或因条件限制不够充分,执行起来难以贯彻下去。由于电力设备管理是一项涵盖范围广,触及层次深,工作可塑性强的基础性工作,同时电力设备管理的成果显现慢,投入付出多,甚至需要付出十分艰苦的努力而长时间没有业绩和回报。这样往往就会没人愿意去做,或尽心尽力去做,从而使电力设备管理的整体水平降低,使电力设备管理的整体运行效能大打折扣。

  比如电力设备管理八个环节的第一个环节——“立项”,有人认为工程量较小、或对该工程的重要性认识有偏差,在流程执行细节规定可能不到位。对工程项目没有进行定量的计算核定和方案的比较,只是根据平时的定性认识,或根据领导的意思进行确定工程的方案。结果对负荷估算不准确,选用设备较小,造成工程建成后过负荷严重,运行效益差,安全隐患多,不到半年又进行改造。

  某公司应铁路改造要求对跨铁路35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进行入地改造,由于选用了35mm2的电缆,同时又没有预留备用穿线管。结果铁路面对负荷无法增加,限制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现有负荷也不能经济运行,线损较高。再比如设备运行管理中的线路巡视工作,可谓点多面广,辛苦劳累,工作量的伸缩性较大,业绩效果不太明显,但其工作又是电力设备管理的关键环节,在管理的细节处理不好往往会流于形式,使电力设备管理的整体水平大打折扣。因此出现安全事故的例子不胜枚举。

  细节决定成败,尤其是在电力设备管理中,必须注重细节,注重关键环节。同时在工作中不断地去总结,去充实,去完善。不断提升电力设备管理水平。

  (2)注重管理指标量化。

  在设备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上不但要规定谁来管理,谁来做,还要规定做多少,怎么做,做到什么标准。这是保证我们制定的流程可操作性的一个重要元素,也是我们制定电力设备管理流程中比较困难的技术问题。但是没有量化的指标,或量化程度不够,就会使流程管理难以执行,或流于形式。

  比如“设备检修完成后由设备运行专责人会同检修人员一起根据检修规程进行验收签字后方可终结”。“运行专责人”如何验收?“检修人员”怎么配合?验收规程很多内容,要验收哪些项呢?规定不明确。所以验收人员就凭经验大体地看一下签上字结束。出了问题互相推托,检修质量一直不高。还有电力设备管理的考核指标公司、车间、班组一律都是“设备完好率、设备可用率、设备一类率”,结果公司上下都不得不是100%,结果季季都奖,流于形式。

  (3)设备全过程管理要注重“执行的唯一性”。

  有些流程细则上常常有“到货电力设备由生产技术部会同物资公司一起进行开箱验收如下内容……”,当然这一条考虑的是生产使用方和供货方双方现场交接的问题,但是他却忽略了“生产技术部”和“物资公司”还是同一个供电公司中的两个部门。验收是找出问题的事,同单位的部门往往碍于情面,为维护兄弟单位层面上的利益,不能找出太多的问题。如果规定由一个单位的规定人员去验收,并且规定其责任,验收人员就会尽心地去发现问题了。所以说流程的每一个环节的执行主体必须是唯一的。

  2、设备管理要做到全员管理。

  供电公司是一个电网企业,可以说电力设备是我们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在高效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向用户提供合格的电能和服务的基本保证;同时也是公司降低费用、降低损耗,增加供电量、增加收入的基本保证。因此电网设备的管理工作也就是深入到公司工作的各个角落,是需要公司上下共同努力才能做好的工作。电力设备管理必须公司全员参与。设备全员管理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1)责任明确到人。

  责任明确一定要注重责任的“唯一性”。过去有些单位一直做责任制,讲责任制,讲奖罚,最终结果往往不甚理想,效果不佳,根本的原因是忽视了责任的“唯一性”这个原则。比如设备的专责人,一些单位对一台设备就规定了设备“运行专责人×××”、“检修专责人×××”,结果这台设备运行专责人是能少管就少管理,检修专责人也是能少管就少管,出现问题互相推诿,难以界定,最后不了了之。如果强调这台设备管理的“唯一性”,只规定一个人来承担这台设备责任的奖惩,那么这个责任人就责无旁贷,尽心尽力去关心爱护这台设备了。如果像一些单位口号里讲的“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就会“都不去管”,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2)要尽量使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保证设备全员管理工作扎实、有效地落到实处。

  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软件,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平台,把各有关人员的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处理程序,有序地固定下来。这样规定明确,显示清楚,客观准确,奖罚明了,无需推诿。同时也有利于信息共享,统计分析,提升电力设备管理工效。

  (3)注重责任制的及时调整和充实更新。

  以前责任制中规定一次设备由一次班进行维修管理,二次设备由二次班维修管理,远动、通讯设备由自动化班维修管理。后来变电站进行综自改造后,二次设备和远动、通讯设备的界限就模糊许多,现在GIS的应用和数字化变电站改造使原来的设备分类界限很难实施。所以在责任制里我们再不能用笼统的概念去划分设备,而是具体到哪一台设备规定哪一个单位检修管理。开始有人怀疑这样会影响专业化管理效果,其实这种耽心是多余的,因为越是高度集成、自动化程度高、技术含量高的设备越是工厂化检修、维护的设备,我们这些运行使用单位根本不可能有这种维修技术和装备,也不必要有这种装备和能力,只要联系厂家进行维修管理就可以了。我们单位基本上都是这样做的,效果是不错的。

  3、设备管理要注重经济效益。

  电力企业是国家管理的行业垄断企业,原来一直是国家计划经济控制,受计划经济影响较重,经济管理相对粗放。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以及电力体制的改革和深化,供电企业的利益空间日益减小,企业活动费用越来越高,因此加强电力设备管理,提升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显得十分重要。同时电网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设备的资金投入相当可观,因此加强电气工程建设、加强检修管理、节约资金、减少浪费,有一定的节约空间;加强电网设备运行管理、降损节能、提升供电企业经济效益意义重大。

  所以说电力设备管理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对电力设备管理活动各个阶段进行量化优化,做到设备生命周期中的各个环节的有效管理;控制浪费,使任何不必要的开支都必须得到控制,追求“零浪费”的目标;严把工程建设费用关,控制维修过程的费用、故障造成的损失和材料消耗的费用、库存造成费用和备品备件质量等造成的费用,确保供电企业整体效益最大化。具体应注重以下几点。

  (1)要注重方案的优化。

  首先要注重工程投资方案的优化。电力工程的投资动辄几万、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上亿元。做好工程建设方案优化,优化投资方案评估,使投资效益最大化。有效控制各个环节的费用,减少工程费用开支。

  工程立项过程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以前人们往往重视工程建设实施的过程,忽视工程建设项目前期立项工作。其实工程立项中的可行性论证、经济效益的核算、方案的优化比较,才是决定该项工程的整体效益情况的关键。一个工程的方案本身就存在严重的缺陷,就是再优秀的工程队伍,流再多的汗,出再多的力,再怎么精心施工打造精品工程,最终它也是一个错误的工程。比如有一个公司建设一个110kV变电站,方案是一期选用80MVA直接变成10kV的两圈主变一台,结果建成后10kV很难出线把负荷引出,运行损耗也比较高。规程明确规定110kV单台变不宜超过63MVA,如果直接变成10kV主变容量应该更低。31.5MVA主变10kV侧电流就接近2000A,两圈变一般不宜超过这个数值才好。立项没有做好,方案是错误的,所以整个工程就不好办了。因此说工程立项中的量化、优化工作尤其重要。

  (2)注重故障损失,提升供电可靠性。

  一提到供电可靠性人们往往认为这是为客户服务要求的,而不去认真地计算故障停电对供电企业自己造成的直接损失。其实设备的一次故障停电造成的故障点抢修费用,造成的电网设备的维修费用和电量损失费用,以及因此造成的社会影响消除所需费用,也是相当可观的,并且这些费用随着电压等级的升高增加很多。当然社会价值的损失远远高于这个数值,因此对供电企业造成的潜在损失也是不可忽视的。经过具体的计算,一些电力设备管理人员吃惊地说:最大的浪费就是故障(或事故)造成的。

  (3)注重维护检修费用管理,提升维护、检修工程的投入产出比。

  主要是控制不合理维护和检修。不合理维修又包含不足维修和过度维修,应修复后再用,尽量发挥它“剩余价值”的作用,使生产的成本最低。从经济角度考虑,维修模式无所谓谁优谁劣,关键是应用得适得其所。对于110kV及以上变电站,关键设备和贵重元件一般宜推行状态在线检测,进行状态检修;对于0.4kV设备一般应实行故障检修方式,其视情况进行预防性计划试验、检修。采用有效的检修方式,提升检修整体效益。
(4)注重维修质量。

  其中包括维修准备不充分造成维修时间长引起的浪费,维修质量不好造成的返工浪费,备件质量造成寿命短的浪费和工器具选用不当造成的浪费等等。所以必须采用有效方法加以控制。

  ①维修前对使用的备品备件做好认真的核对。

  ②对重大项目必须编制网络图、进度表。施工方案由项目负责人进行讲述,组织使用单位、施工单位、管理单位设备人员进行会审,最好进行2~3次的修改和会审。

  ③施工开始后,每天均由使用单位、管理部门按网络进度提出检查意见和质疑,由施工单位进行答辩。

  ④必须抓好项目验收关,坚持三级验收制度,检修质量好坏与有关单位负责人业绩、经济挂钩。

  ⑤强调检修质量的追究责任制。

  二、设备管理要做好基础工作

  1、工程立项

  工程立项要进行可行性论证、投资规模估算和技术指标的量化,进行方案遴选、比较、优化,最后找出最优化方案。对于新建、扩建、改造、大修、小修及投资较大的定期的试验检修工程项目都应该履行必要的立项程序。这是一个好工程项目诞生的必要条件。人们往往忽视这个重要的环节,造成工程先天不足。比如一些单位,做工程形式上是什么都有,但实际上在做可靠性论证时,不是针对工程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只是采取应付了事的态度,泛泛地写上几条理由。对于一些规定的量化指标,要么不填写,要么乱写数字,造成脱离实际,前后矛盾。更不用说方案论证遴选了。所以工程立项一定要端正态度,注重量化,取得优化方案。

  2、设计制造

  设计是工程方案实施的重要环节,是工程方案从技术的角度进行描述下来,固定下来。工程设计应注

  (1)技术先进的原则。

  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分为有形的机械、电气寿命和无形的技术寿命。尤其是现在,技术进步的步伐不断加快,设备的技术寿命不断缩短。所以设备选型时尽量选用技术先进的电气设备,以提升工程整体技术水平,为下一步的技术更新、改造、扩建创造基本条件。同时还要注意技术的适中和整体功能的提升。例如变电站监控保护设备选用数字化监控保护设备,相应地在一次上就应该选用电子式TA、TV,以及数据的光缆传输,否则数字化监控保护设备的一些主要功能就发挥不出来,变电站整体的技术水平就提升不了。

  (2)安全可靠的原则。

  电气设备安全是基础、是关键、是电气设备的重中之重。实践证明电气设备安全事故的代价是惨痛的、高昂的。因此设备选型时尽量选用技术成熟,运行经验丰富,各种技术和安全认证达标的设备。如果选用新型设备、试运行设备,一定要按规定履行相关手续,同时还要采取相应反措,以确保设备不出现问题,或出现问题时减少损失。

  (3)经济适中的原则。

  设计方案最后的确定要经过概算进行经济和技术的比较,以技术先进,造价和建设规模符合要求,运行费用最低的方案取胜。

  3、建设安装

  工程建设安装阶段是设备最容易遭受外力损坏的阶段,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进行建设安装,确保设备安全和工程质量。其中运输搬运过程造成设备损坏的概率较大,出现问题较多,是应加以注意的关键阶段;在设备安装建设阶段还应防止工程建设设备的二次损坏,在工程建设中做好相应防护工作也是一个关键阶段;工作建设阶段做好各种技术文件的整理,记录资料的齐全,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工程各阶段监理手续严格执行。这些既是确保工程建设高质量完成的重要保证,又是今后电力设备管理的重要条件。

  4、验收投运

  验收投运既是对设备纳入运行前的把关,又是对整个工程的一个总的技术总结和评价,同时也是设备接入电网后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保证。验收接网运行的电气设备必须资料齐全,各项指标满足规程和设计要求,标识、标志齐全,工器具齐备,确保设备零缺陷接电运行。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坚持“三级验收制度”,做到班组、车间、公司层层把关,对于设备缺陷层层查找、消除、把关。然而“三级验收制度”存在一个缺陷,就是有碍情面,互相牵扯。尤其是大工程、或是和供电公司有关的工程队伍建设的工程,表现的相当突出。克服这个缺陷的方法就是“生面孔”。由外地、外单位或有执资营业单位的专家人员进行验收,这样可确保验收工作的高质量;

  (2)注重安全设施和隐蔽工程等关键点的验收,入网运行的设备不应有安全缺陷,特别是关键点、重大设备一定要确保“零缺陷”入网运行。比如保护、闭锁和自动装置的状况必须符合入网运行的安全,接地必须符合有关规程和反措要求。对于改、扩建工程尤其要注意这些情况,从而确保今后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5、运行管理

  运行管理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基础资料、标识、标志和运行巡视。其中运行巡视、维护是重点、是难点,标识、标志和基础资料是基础。说设备巡视是重点是因为有90%以上的设备缺陷是由设备巡视发现后消除的,它是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工作,是掌握电力设备管理主动权的重要手段;说其是难点是因为电网设备点多面广,结构复杂,其运行巡视、维护工作大多在野外,所以工作量相当大,也相当辛苦,实施起来效果差异很大。标识、标志和基础资料是设备的整体评价、缺陷认定、检修、试验、改造和安全运行的基础要求;是电力设备管理水平整体提升的基本保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重视不够。资料难以完整、全面,特别是用户设备资料、变更资料和工程建设资料往往不全,甚至缺失;标识、标志运行掉失、缺损不能及时补充;还有设备参数缺项、不准确,统计数据传递失真多,这些都限制了设备管理工作上水平、上档次。
6、试验检修

  在农网交接试验和预防性试验中普遍存在缺项和缺档问题,存在着重视35kV及以上高压设备而轻视10kV及以下电力设备,存在着重视主网设备而轻视用电客户设备的问题。有的10kV用电客户的设备多年未进行过试验,出现事故后引起电网停电,甚至更大电网事故,造成损失和降低供电可靠性。

  设备检修是消除设备缺陷,恢复设备性能,提升设备健康水平,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手段。有被动的设备故障检修的方式;有计划、预防性的主动检修方式;有状态检修方式。这三种检修方式的要求和检修效果比较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知道,故障检修方式虽然落后,但投资较少,实施方便,可使用于要求不高的设备;状态检修方式比较先进,效果较好,但投资较高,结构复杂,是检修方式推行的方向。现在在农网电力设备检修中,对于低压设备一般采用有计划的维护检修的方式。对于高压线路、35kV及以下变电设备、110kV二次设备和一般附属设备采用有计划、预防性的维护检修方式;对于变电的贵重设备、关键设备采用状态检修方式。现在在农网中主要实行的还是计划维护检修方式。

  农电设备检修工作应注重以下几点:

  (1)注重技术、经济分析。对设备检修工作前期应做好技术和经济的计算比较,对于公司不具备检修技术条件,或检修费用较高、检修后运行费用较高的设备,要么送厂检修,要么更新改造。分析工作要做到量化,做到综合分析比较,做到不同方案的分析比较。但对于一些必须的设备维护检修工作,经常性的设备维护检修工作农电公司还应必须进行掌握,做到确保电网运行安全。

  (2)注重典型检修工作的标准化。对于数量较多的设备、频度较高的检修工作、较重要的或关键设备的检修工作应推行标准化检修。这样有利于提升检修效率和检修质量,确保检修工作的安全、可靠。

  (3)注重检修的前期准备工作。在以往的检修工作中往往注重检修过程,忽视检修前期准备工作,结果检修时间较长,检修质量达不到预期结果,甚至造成设备或人身安全事故。检修前期准备工作好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技术改造

  通过消缺处理、检修试验和定期限评价,筛选出缺陷难以检修或没有检修价值的设备、技术水平落后的设备、运行经济分析比较符合改造要求的设备、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难消除的设备,以及根据负荷要求和电网发展需要改造的设备,这些都要通过技术改造来提升设备技术性能,提升电网整体安全水平,提升电网设备整体经济运行水平,从而确保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技术改造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技术改造要注重电网整体技术水平。新技术、新设备的引入电网运行必须注意其整体配套和整体功能的提升。比如一些综合自动化设备的改造一定要和通讯装备、一些电力设备管理软件相配套;无功自动补偿设备要和电网潮流状况、无功容量相适应。如果不改造相应设备和做相应调整,变电站的整体功能就发挥不出来,整体技术水平就大大打折扣。

  (2)要注重安全。新设备、新技术的引入一定要按一定的程序选择技术比较成熟,有一定运行经验的定型设备,同时对整个技术改造方案的安全可靠水平有一个整体的论证评价,并在必要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的反措,从而确保电网运行安全基础牢固。

  (3)要注重整体效益。改造要投资,投资就要有效益、有收益。在技术改造前就要对投资回收年限进行计算,对工程整体运行经济收益、社会效益做好评价,做到技术先进,效益显着,安全可靠。

  8、淘汰报废

  主要是通过对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评价、技术先进性评价和运行经济性评价。找出那些高耗能设备、技术落后设备和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设备,进入设备淘汰报废流程,进行淘汰报废。淘汰报废应注重以下几点。

  (1)注重适用性。对于在电网中不同位置、不同用途、不同的要求要区别对待,并不是一刀切。如果一个变电站安装有多台主变,对于只是作为检修或故障情况下备用的主变,一年只带电运行很短时间,用一台的主变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花费太多的资金淘汰报废旧的,更换为技术先进的新主变;

  (2)注重整体技术水平。对于处于次要位置的附属设备,其出现问题后对电网的整体安全运行没有影响或影响较小的设备,可以不必要淘汰报废增加投资;

  (3)要注重安全性能和经济性能的计算评价,对于影响电网安全和经济运行的关键和重要设备,只要经过计算评价效益较好的设备,应加大力度,该淘汰报废的一定及时淘汰报废,以防出现安全问题和降低电网整体技术经济运行水平。

  总之,农电设备管理工作是一项细致、精确、科学而基础的重要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做细就是要将电力设备管理做到清楚、有效、可持续地发展;清楚就是设备标准清楚;管理的内容清楚;发生的危害清楚;各部位的职责清楚;处理的程序清楚。有效是指电力设备管理的方法要尊重其客观规律,注重实效。做到科学、合理、符合实际。做精就是要将各种设备组成的电网整体功能发挥最好,效益最优,运行安全可靠水平最好。同时农电设备管理又是有着较大经济效益空间的基础性工作。只有通过扎扎实实地开展电力设备管理工作,才能使我们农电企业真正达到国网公司提出的“一强三优”目的。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