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中小电子制造企业的生产设备管理的5个途径

企业培训师观点:中小电子制造企业的生产设备管理的5个途径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1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显着特点是创新性,成果迅速增多,从发明到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例如,电子管作为无线电元件使用了三十年,而随后的半导体分立元器件仅用了十年就被更先进的固定集体电路所取代,然后元器件的功能集成程度不断提升,甚至一片芯片就可以实现一套系统的功能,其封装形式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集成电路从早期的DIP封装到SOP、QFP,到现在的BGA、CSP、QFN等等;无源的阻、容、感元件也是从插件到片式,尺寸从1206到0805、0603、0402,在数码产品中更是越来越多应用到0201、01005尺寸的微小元件。这些种类的元器件已不是传统的手工生产方式所能处理,必须依赖于先进的生产设备才能完成一种电子产品的生产制造。精良的设备对于提升生产效率,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以及培养人才队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电子企业需要加强生产设备管理,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一、我国电子企业生产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制造业,北京地区是国内最早引进先进SMT设备的地区。最近几年,各类企业纷纷引进了各种各样的电子加工设备,但与株三角、长三角的电子产品制造厂家相比,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是规模较小,设备数量不多,很多厂家是新进入此行业开展业务。还有一些企业是传统的民营企业家改制或转制以后涉足于电子制造服务业。这两类企业在生产设备管理上都存在着各自的问题。新成立的企业往往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体系,过多的是依赖于现有人员的经验;传统的民营企业家,往往继承了长期以来的计划管理体制,实行集中管理,按原有的一套规章制度办事往往脱离实际,没有真正实现对于设备的有效管理。

  由于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设备采购数量较少,各设备供应商往往无法给予充分的支持。或者是供应商的服务要价较高,造成成本增加;或是服务反应速度迟缓,周期很长,造成生产停滞,产品延期交货,客户抱怨增多。

  生产设备大多为光、机、电一体化设备,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进口设备多为英文界面,对于设备的使用者和经理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的人员的素质如果不能适应设备技术的发展,也是无法用好、管好这些设备的。

  二、加强生产设备管理的途径

  认识我们的特点,才能管好我们的企业。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设备投资占固定资产的比重非常大,有的企业可能会达到60%以上。这就要从思想意识上高度重视,否则,带来的损失将会非常惨重。例如,有的企业设备前期管理环节薄弱,不能与使用期管理衔接,给设备维护、保养及备件供应带来后患无穷。有的企业因使用期管理不善,生产中设备故障不断,维修费用和备件资金占有量居高不下。如果我们把企业全系统比喻成一个用木板箍起来的木桶,设备管理作为一个子系统就象其中一块木板。这样一个木桶,如果仅仅“设备管理”这块“木板”最短,木桶的装水“水平”不会超过最短这块木板的高度。这个比喻告诉我们,如果“设备管理”这个子系统不良,会影响和制约着“企业”总系统的水平。科学的生产设备管理必然会给企业创造生产力。这要企业形成这样的统一认识,才能使生产设备管理水平提升,并持续改进。

  首先,要从设备采购开始对设备进行管理。

  根据实际产品的种类、产量和发展计划来确定生产设备的型号和配置。要熟悉生产过程的基础知识,了解生产设备对于元器件、材料、环境等的相关要求;还要了解设备、工艺、元器件、材料的发展动态。只有全面了解各方面的相关知识,才能使选型、采购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才能最充分的发挥设备的功能。同时要充分了解设备供应商的信誉和售后服务的能力,作好约定。尤其对于新引进设备的企业,由于人员的熟悉程度不够,设备的磨合期间,往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细节性的小问题,此时就特别需要供应商的有效支持,因此,设备供应商的服务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有时工厂里的人员花费很长时间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售后服务人员那里很可能是非常容易解决的一个小故障。在采购过程中,不应只注重价格,还是应该注重价值,综合考虑。可以将各项服务项目写入合同,技术上的有效支援比单纯降价更有利。长远来看,整体的设备投资效益是最佳的。
第二,注重人员培训。

  高技术的设备和现代化的生产要靠高素质的人来完成。无论是生产质量的保证、先进管理方法的实施、还是设备使用、维护的技术研讨,都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培训。有许多企业,更多的重视设备采购,而忽视了生产设备管理与维护的工作。受长期以来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学习技术,科学管理可以通过自己企业内部的摸索、消化与吸收,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或者是进展缓慢,收效不大,严重制约了设备的有效利用。企业要切实以人为本,从物质条件上保证学习和培训的进行。同时要关注生产设备管理人员的梯队建设,要对设备使用者、维护人员、工程师都进行必要的培训,促进各类人员技术的稳步提升。每一个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生产设备及环境情况,编制适合于本企业员工学习的教材。供应商的培训对于员工学会正常操作设备,合理使用设备很重要,是最基础的一步。而参加各种相关的生产设备管理的培训,则更有利于开阔各级人员眼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第三,合理规定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做好维护工作。

  从设备操作到维护均应编制出作业指导文件,定点、定人、定方法、定周期,使生产现场人员以完全规范化的行为做好各项工作。首先做好清洁工作,精密的设备一般对环境都有较高的要求,清洁是生产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保持清洁是最容易又最难做到的一项工作。其次要将作业指导文件的各项要求切实落到实处,有效贯彻实施,使之可操作、可检查平估。通过提升使用与维护设备的水平,提升设备使用率,降低故障率。在设备维护工作方面,要改变原有的计划维护和事后维修习惯,更多实行预防维修、预测维修、状态维修以及全员生产维修等方法。如果企业内部人员没有能力进行维修,或者碰到内部维修人员无法解决的故障,这时就必须使用外部维修。目前外部维修大略有两种形式,一是随时服务形式,即在企业设备发生故障时进行申请,按次计算各项费用的;另一种是合约服务形式,即企业与某一维修服务提供商签订一项长期合约,可能是一年或两年,合约服务商在合约期内提供约定的各项服务,同时也在合约期内提供随时帮助排除故障的服务。两种形式,各有特点,企业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加以选择。

  第四,加强备件管理。

  备件管理也是一个重点,同样包含了不少的管理知识。摸清备件的损坏规律,了解备件的定货规律,有效的设立备件的库存种类和数量,采取有效的管理也可以为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备件的库存必须考虑备件的类别(比如损耗件、控制板卡、移动部件等)、对设备的影响、使用数量、供应商能力以及历史经验等。

  第五,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要自觉联合起来,企业要提供生存的土壤,放宽对民间组织审批的约束和限制。行业协会要在企业高层高峰会议的召集、维修服务资质的评审、设备管理优秀企业的评审、合约服务市场的规范、国内国际论坛会议的召开、优秀管理模式的观摩和推广、专着的翻译、编撰和出版、企业技术和管理的培训、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咨询中介服务、社会资源的整合配置和共享以及信息化网络化方面做更多的工作,发挥更活跃的作用。协会要以服务企业的宗旨来团结和凝聚企业,要关心企业的普遍需求,和企业更加贴近。

  设备在中小电子制造企业中具有决定性作用,是成功的关键之一。对于生产设备管理应该是“设备的一生”都要进行管理,对整个设备使用寿命期进行管理,从设备采购、使用、维护、维修、改进进行科学化的现代管理。生产设备管理也应与时俱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君若利其器,首当顺其治。期待加强生产设备管理,为各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从采购管理到质量管理,从现场管理到仓储管理,从战略管理到生产成本管理,生产总监都应该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唯有与时代共进,甚至引领时代,才是我们永久保持优势的根本。为此清华北京院领导力融合世界先进企业的生产管理体系以及我国企业生产管理现状,特设“生产总监领导力再造高级研修班”培训项目,通过生产运作、财务、项目管理、战略四个专题的学习,培养一批不折不扣的生产管理中坚力量。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