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的医院,伴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医疗体制的逐步健全,如何构建持续改进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已成为医院经理人普遍关注的问题。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是否完善、是否有效,对医院工作能否快速健康发展起到关键作用。本院在多年的工作中,逐步总结,尝试建立了持续改进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1、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整体基础是全程病例管理
全程病例管理是“以病人为中心”,建立在医疗服务与医疗质量基础上,通过明确医疗工作中的服务流程,对患者自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实施动态、有责任人、有沟通、有反馈、有评价、高质量、全过程的服务。全程病例管理涵盖门诊的各个流程,以及住院护士及医生的服务流程,重点有查房流程、会诊流程、手术流程、抢救流程、检查检验流程、信息沟通流程、出入院流程等,它是整个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基础,所有的工作将以此为平台,逐步开展并深入。
2、基本医疗质量管理是关键的技术保证
基本医疗质量管理涵盖医疗质量建设的制度保证和技术保证,包括对医生的基础质量培训与考核,各种操作常规的熟练程度、疾病诊治的理论基础、病历书写质量等。通过基础质量把关,对医疗质量的风险做到技术保证,确保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
3、病例分型
通过运用病例分型管理,可有效的加强环节质量管理。病例分型是建立在质量基础上的数字化考核,它根据疾病的特点及治疗过程的变化,将疾病分为A(单纯普通型)、B(单纯急症型)、C(复杂疑难型)、D(复杂危重型)四型,通过对病种治疗效果的评价,确定科室、管床医生在治疗过程中的质量效果。主要评价指标有:危重率、P值、优良率、综合值、平均住院日、诊断符合率、三日确诊率、药品比例、人均医疗费、日均医疗费、人均药费、日均药费等。病例分型改进了管理方法,对于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4、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是针对特定的一组患者使用标准化的、综合多学科的过程来调整医疗行为,对病人的治疗要依据事先制定的基于时间或治疗结果的流程表顺序进行,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预定的治疗结果。本院在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中,不是单纯机械的执行,而是与病例分型结合进行。针对病例分型的A、B、C、D四型分别制定了相应的临床路径诊治方案,实现了对同种疾病诊治过程的分层管理,满足了更多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
5、病种质量费用管理
对住院病种进行分类统计,明确了各科收治病种范围。在结合诊疗常规及医疗市场的需求下,确定了259种疾病,进行单病种质量费用控制。在执行过程中,以临床路径作为单病种的质量保证,对259种单病种逐一进行了临床路径的设定,明确了单病种的准入范围、治愈标准、每日治疗内容、每日费用、住院天数、总费用等。让广大患者用较低的费用,使常见病、多发病得到高效、优质的治疗。单病种并不会给医院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由于覆盖范围广、费用低,实现了巨大的社会效益,让群众对医院快捷、高质量的服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加强了医务人员对于基础疾病的诊断治疗能力,强化了基础质量建设。通过单病种质量费用控制,增强了医院的市场竞争能力,扩大了医院的社会影响力。
6、临床审计
临床审计由医疗、护理、经管专业组承担,以临床工作为主导,按照预定计划,对所有指标体系依据时间、医院工作重点,有计划、有组织的全方位审计,涉及医疗、护理、行风、经济运营等多方面,突出对医疗质量、工作流程、治疗效果、经济运营的检查,评价与持续改进医疗工作,实现对临床工作的动态监控,从而改善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成本。临床审计将医疗、经济监管的触角直接延伸到临床科室,引起经理人和医院员工对科室运营的高度关注,形成全院上下对医疗运营齐抓共管的局面,为医院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患者满意度提升与医院文化管理
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达到患者满意,患者满意度提升才是评判管理体系有效与否的关键指标。从医院文化来讲,只有把医院文化作为最终的核心竞争力,医院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各项工作融入到医务人员的日常行动与思想中,才会在工作中形成合力,使医院得到持续有效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