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我国企业成本管理模式需要创新

企业培训师观点:我国企业成本管理模式需要创新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1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成本是衡量企业经营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加强成本管理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成本降低一直是企业管理当局永恒的话题。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实行的是一种以计划价格为基础,以事后核算为重点,以完全成本法为内容的算帐报帐型的成本管理模式。这种成本管理模式可以说是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我国企业成本管理模式需要创新。

  一、成本管理模式概述

  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全面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和成本企画三种。

  1、全面成本管理(TotalCostManagement,简称TCM)是指企业的各部门和全体职工以提升经济效益为中心,把专业技术、组织管理同现代科技手段结合起来,建立科学、严密的产品成本保证体系,控制影响成本全过程的各种因素,最经济地研制和生产用户满意的产品,并对产品寿命周期内发生的费用进行策划、预测、决策、计划、组织核算、分析和控制。

  2、作业成本管理(Activity-BasedCostingManagement,简称ABCM)是以提升客户价值、增加企业利润为目的,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新型集中化的成本管理模式。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产品成本。同时,将成本计算深入到作业层次,对企业所有作业活动追踪并动态反映,进行成本链分析,包括动因分析、作业分析等,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信息。

  3、成本企画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思想雏形发展至今,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历程。现今被广泛定位为“战略性成本管理”的成本企画,源自朴素而简单的思想,其实务的普及却有着一个摸索、尝试与积累的过程。它是以产品开发、设计阶段为中心,结合企业的财务、采购、技术、生产、销售等各部门管理职能,以综合降低成本为目的的成本管理技术。

  二、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企业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仍有一部分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比较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的成本管理尚未适应变化的外部经济环境。

  我国传统的成本管理过多地局限于生产领域,以降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用作为成本管理的主要手段,忽视对产品开发、销售和售后服务等过程发生的成本费用的控制。这种单纯的以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作为企业成本管理的全部内容,将会使企业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2.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短期行为,过分依赖现有的成本会计系统。

  民营企业家的经理人的流动性较强,他们对企业的承包期短,使企业行为明显出现阶段性,为突出任职期间的工作业绩,他们很少关心企业的发展后劲,成本管理陷于单纯的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的怪圈。

  3.缺乏成本约束激励机制。

  企业不能严格执行成本管理制度,而且缺乏应有的成本管理的内部牵制制度。经理人可以任意修改成本资料以粉饰会计报表,这种做法不仅使企业无法获得准确的成本资料来进行管理,而且会破坏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4.企业的技术水平制约了成本的降低效果。

  技术水平的高低对降低成本有着直接影响,在一定时期,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成本可以通过加强管理来降低,但这种方法不可能使成本一直降低。因此,企业经理人为了改进产品成本,就需要不断地提升技术水平。5.企业成本核算存在问题。随着1993年以来我国会计改革不断深入,企业会计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成本核算只是由完全成本法改为制造成本法,其他变化不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需要不断强化,成本核算中的问题日益暴露出来,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相适应。
三、新环境下我国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的选择

  首先,应当继续发挥传统成本管理的成功经验在成本管理模式中的重要作用。根据近年来有关专家和学者的研究,我国成本管理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通过长期实践,我国在成本计划尤其是在编制成本计划的项目测算法方面,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和方法。

  2.在成本控制方面,针对不同的成本项目采取了各种控制方法,如材料控制实行限额发料制度,工资制度采用劳动定额,费用控制实行费用指标分解到责任单位,并通过费用限额手册和厂币等方法对各责任单位费用支出进行反映和控制。

  3.在成本计算方面,创造了定额比例法和平行结转发布法,推行了成本计算定额法,解决了成本的日常控制问题,做到了成本核算同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的有机结合。

  4.在成本分析方面,从注重开展一般性的经济分析发展到联系企业成本特点的成本技术经济分析,从单纯的本期实际与计划、本期与上期相比,发展到同行业成本指标的对比分析,注重企业内部各核算单位的成本分析。

  5.在成本管理民主化和群众化方面,创造了成本指标归口分级管理,将成本指标逐级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单位、班组和个人作为各责任单位的成本控制标准,以保证成本指标的切实贯彻。建立了包括班组经济核算在内的厂内经济核算制,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责任会计的一种表现形式。

  同时,要追求成本管理模式的新选择——作业成本计算与全面成本管理的融合,暂时保留企业现有的成本管理方式(账目、报表等),在现行企业成本体系的基础上确定切实可行的、为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包括企业财会人员)所接受的具体实施方案。

  基于以上观点及前述分析,在我国成功的成本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应借鉴西方的成本管理方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作业成本计算与全面成本管理融合的成本管理模式:应采用全面成本管理,将现有的产品生产阶段的成本控制发散到企业产品设计阶段、生产准备阶段、物料供应阶段、生产阶段、质检阶段、销售阶段、售后服务等的全阶段,成本管理的主体由财务部门转变为企业整体;应采用作业成本计算,提升产品成本计算的正确性以及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新的成本管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还应当注意以下问题:(1)建立成本管理体制。通过正确地划分各部门、单位的成本管理范围,规定各部门、单位成本管理的责、权、利,使各部门、单位在成本管理中有机结合起来。(2)建立成本管理的组织保证系统。为有效实施成本管理,做到少投入、多产出,提升经济效益,必须以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参与的思想为指导,建立成本管理的组织保证系统。(3)建立成本控制体系,制定标准成本。目标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资源的消耗标准,是职工成本管理工作的努力方向,也是实施奖惩的重要依据。目标成本的制定应以定额为依据,根据定额和作业量确定目标成本。(4)建立和完善成本管理的激励机制。为使成本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各部门、各单位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