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急管理是一个国家及其各级企业,为有效预防和处置危及公共安全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实施一系列管理和服务措施的行政行为,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加强企业应急管理工作,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着力加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形成。市级制订了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和28个专项应急预案、60个部门应急预案,7县区全部完成了总体应急预案的制订工作,编制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352个。基层企事业单位编制应急预案2573个。全市应急预案体系已基本覆盖了各类公共突发事件;二是企业应急管理体制基本建立。市、县区企业都成立了应急管理委员会,组建了企业应急管理办公室,在履行应急值守、信息汇总、综合协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运转枢纽作用。各职能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和职能分工,成立了相应的专业应急指挥机构;三是应急队伍初具规模。目前全市已形成了以公安、武警、军队为骨干和突击力量,以抗洪抢险、消防救援、矿山救护、医疗救护、疫情处置等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企事业单位专兼职队伍为辅助的应急队伍体系。全市现有骨干、专业应急人员3440人,辅助应急人员8300余人;四是物资保障能力不断加强;五是应急机制逐步健全。气象、防汛、水文、地质灾害、森林防火、非煤矿山等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得到了加强,监测网络日趋完善。企业组织协调、部门分工负责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初步形成,灾后恢复重建能力不断增强。
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企业应急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还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和压力:一是突发公共事件诱因较多,应急管理任务艰巨。;二是应急预案不尽完善,应急响应机制有待规范。专项预案还不够健全,部分预案的内容不够具体,针对性、实用性和操作性不强,特别是对预案的学习、宣传和演练不够,个别预案也仅仅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没有真正深入人心、发挥作用。应急响应机制不够完善、不够规范,组织机构、部门职责、应急保障还不够明确、不够到位,协调机制不尽完善,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反应比较迟缓、组织比较松散、秩序比较混乱;三是应急管理基础较差,预警预防机制有待健全。应急信息网络建设滞后,基础管理工作还不到位,重大危险源底子不够清、信息不够灵。企业应急管理技术欠缺,设施设备落后,物资保障不足,对各类公共突发事件缺乏有效监测、预警、预报和防控手段;四是思想认识还不到位,应急意识有待加强。少数县区和部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应急管理意识,存在侥幸心理,往往重视“花大钱治病”,而忽视“花小钱防病”。对应急管理知识的学习、宣传、普及还不到位,干部群众的企业应急管理知识缺乏,维护公共安全、保障自身安全、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较差。因少数部门和干部不作为或乱作为,人为诱发公共突发事件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提升各级企业应急管理水平,增强应对、处置各类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推动商洛突破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保障。为此,在新形势下,各级企业都要把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作为企业履行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的重要抓手,不断予以加强和改进。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努力建成多层次、广覆盖、相互衔接、协调一致的应急预案体系;坚持“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企业应急管理体制,落实党委领导下的应急管理行政负责制,加强应急管理机构、队伍、制度建设,积极构建集中领导、统一指挥、责任明确、协调有序、反应敏捷、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切实加强应急管理基础建设,加快推进应急专业化、信息化、社会化、法制化步伐,推进形成企业主导、部门协调、军地结合、警民结合、群众参与的应急响应机制;加强宣传和教育培训,提升企业应急管理意识,不断增强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降低突发公共事件的社会危害,为全市科学发展、突破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当前,要针对企业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破问题和薄弱环节,突出重点,查漏补缺,着力加强预测预警、应急处置、风险防范和组织协调四个方面的能力建设,切实提升各级企业应急管理水平。
一、着力加强预测预警能力建设,切实做到未雨绸缪。
任何灾害和事故的发生,都有其客观的必然性,也都会表现出一定的先兆性,关键要看我们能不能准确地预测,能否做到未雨绸缪。提升预测预警能力,是有效预防灾害、事故发生,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事故损失的重要前提。要进一步完善监测网络系统,重点提升洪涝、干旱、滑坡、泥石流等易发灾害事故的监测预报能力,完善气象、水文、防汛、地质灾害等监测网站,加强森林火险预测预报、了望监测和防火阻隔等设施建设,提升控制和扑救重大森林火灾的能力。抓好国道、省道等重要交通干线气象灾害预报和通行情况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及时提供道路交通安全信息。要加强预警系统建设,搞好市、县区企业应急管理平台建设,推进水务、气象、水文、民政、林业、国土、卫生、交通等涉灾部门应急指挥和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和提升信息共享、汇总研判和预警信息发布等企业应急管理功能。要建立预警信息快速发布机制,重点加强偏远高风险地区广播、电视、警报器、宣传车、手机短信等紧急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建设。强化关键基础设施监控,着力构建关键基础设施保护的长效机制,加强风险性分析、脆弱性评估,落实分级管护措施。建立完善重点水库、输变电工程、干线公路、高速公路、通信枢纽、大中型桥梁和隧道等关键基础设施和非煤矿山、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和企业的实时监测监控系统,提升设施抵抗风险的能力。
二、着力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切实做到及时有效。
及时有效地处置,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和事故的威胁,减少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是企业应急管理的根本目标。要进一步加强应急预案编制,推进应急预案进企业、进乡镇、进学校、进村组等基层单位,提升应急预案质量,扩大预案覆盖面,切实做好预案管理和衔接工作。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经常性地开展预案演练,特别是人口密集区、重要保护部位和边远山区,要重点进行应急演练,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要进一步提升信息报告质量,认真落实信息上报责任主体和制度要求,切实做到及时、准确、真实,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同时,基层企业和相关部门要履行先期控制第一责任,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必须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严防灾害和事故的扩大。要进一步加强应急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加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应急专业队伍和专家库建设,改善技术装备,提升队伍素质,增强应对处置能力。研究制订动员和鼓励志愿者参与应急救援的具体办法,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增强城乡抗灾救灾能力,及时分析突发公共事件的影响,根据具体情况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要高度重视次生、衍生灾害的防范应对工作,加强查险排险,组织受威胁人群及时转移避险。认真落实减灾救灾各项措施,全力做好灾害救助、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工作,确保灾民生产生活秩序和灾区社会大局稳定。
三、着力加强风险防范能力建设,切实做到预防到位。
企业应急管理的核心是确保社会稳定,本质是防范和化解风险,关键是提升应对能力。要进一步抓好风险隐患排查,结合行业和地域特点,全面调查历史上发生灾害和事故的种类、频次、强度、损失情况,以及可能引发次生衍生灾害的因素等,建立突发公共事件风险数据库。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分析评估,根据分布情况、易发区域、主要致灾因素等,逐步建立突发公共事件风险区划,有针对性地制订防灾减灾措施。深入查找抗灾减灾工程设施、技术装备、物质储备、组织体系、抢险队伍等方面的隐患和薄弱环节,特别要加强对学校、医院、敬老院、监狱及其他公共场所、人群密集场所的隐患排查,制订和完善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责任和措施。要进一步加强应急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监测监控系统、应急指挥系统、水库堤防、城区给排水、防汛、防滑、防雷电以及紧急避难场所等应急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在农村,要重点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居民防震保安、森林火险监测等基础建设,加快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建设。在市区和县城,要重点加强消防基础设施、治安监控基础设施、重点建筑设施、防震减灾设施建设。要精心编制部门应急建设实施方案,明确防范应对灾害和事故的主要任务和建设项目,优化、整合各类资源,统筹安排防范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基础设施建设。
四、着力加强组织协调能力建设,切实做到保障有力。
企业应急管理工作动态性强、可变系数大、不确定因素多,因而加强组织协调,落实工作职责,坚持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共同应对、处置公共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全面落实应急管理责任制,发挥各级应急指挥部的职能作用,落实和完善应急处置责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及时解决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企业应急管理投入机制,加大对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应急指挥、灾害救助及应急建设工程等重点项目的资金投入。要完善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各应急指挥部要认真履行应急管理综合协调职责,建立和完善部门互联互通的灾害和事故信息共享机制,凝聚防灾减灾综合力量,加强突发事件协调联动,形成企业组织领导、部门协作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格局。要不断提升全社会公共危机防范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公共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提升全民公共安全意识。
总之,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保障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坚持执政为民、履行企业职能的重要体现。各级企业和企业工作部门,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的工作方针,千方百计调动好、发挥好、保护好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把企业应急管理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落实到生产生活实践中去,不断提升应急管理工作能力和水平,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新时期新形势下,遵守企业危机管理原则,促进民营企业家改革,促进社会和谐,要求我们的企业干部不但要掌握现代管理技能,成为有能力、有魄力、有执行力、有影响力的领导者,更应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成为具有战略管理能力的领导者。特别是当前中国经济与社会正经历着转型的阵痛,风险与机遇从未如此同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中国企业面临着极为严峻的竞争和挑战。作为首都企业决策咨询中心的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紧扣时代脉搏,面向广大企业的迫切需要推出执政能力再造高级研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