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很多重大突发事件,这些事件波及面广,严重危及到人民群众的安危,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使人们充分的认识到,突发事件对社会和谐带来的巨大、深远的危害。目前各级企业的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已经基本建立;预案体系已经初显雏形;应急管理相关的立法及责任追究配套制度的制订工作也在逐步深入;一批国家和地方应急管理信息化系统项目正在规划或实施之中。然而当前电子政务环境下的应急系统还没有高效地应用于突发事件应对。在防灾减灾、控制疫情,快速处置群体性事件等问题上,需要各级企业结合自身的电子政务环境,针对应急管理领域制订出一套完整的、标准化的应急管理体系。
一、国内外应急管理体系的现状与趋势
我国的应急机制及其信息系统的建设有十几年的历史,在电子政务环境下,我国的应急管理已经拥有一大批实用的成果。许多系统具备了一些基本功能,如视频会议功能、视频监控功能、语音指挥调度功能、辅助决策等功能。
相比之下,美国的应急管理信息化较为成熟,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MA)成立于1979年。在指挥体系的硬件设施建设方面,美国凭借成熟的计算机网络,建立了一套反应及时、运转高效、统一调度的指挥体系,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针对灾害事故采取有效措施。FEMA通过两个要素来保障这一战略的顺利实施:一是有一套以信息主管(CIO)为核心应急管理体系;二是有一个清晰的信息化基础架构。FEMA的IT管理制度的核心是CIO制度。根据1996年的“信息技术管理改革法案”,各个联邦机构必须配合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改进业务过程,包括实现跨部门协调、实现技术转换、优化效能,以及配合进行业务分析。该法案不仅以法律形式规定了今天仍在困扰我国的“技术”与“业务”的关系,而且正式确立了FEMA在联邦机构中CIO的地位和职责。CIO的职责之一就是在信息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开发和管理联邦机构的IT基础架构。FEMA这种信息化的保障体系很值得我们借鉴。
针对电子政务环境下应急管理体系现状的实地调研
为了更好地促进现代应急管理的发展,充分发挥电子政务的信息技术的优势,本文以河北省为调研对象,对河北省不同地区、不同职务、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公务员进行了抽样调研。调研数据较为准确的反应了当前河北省各乡、县电子政务环境下的应急管理系统建设的真实情况,为进一步促进电子政务环境下的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支撑。
数据一:针对第一次得知国内重大突发事件的渠道,受调查者在网络、亲友、亲身经历、电视四种途径中进行选择,选择结果集中在网络和电视两种途径,其中选择“网络”的人占受调查总人数的41.9%;选择“电视”的人占受调查总人数的58.1%。具体见表1。
数据表明,人们对传统的电视媒体依然有很高的依赖性,电视媒体现阶段仍然是“第一次得知国内重大突发事件”的主渠道。在与个别受调查者的访谈中了解到,一些参加工作较早的老同志,不太熟悉现代化的办公工具及手段,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以至于上班不动计算机,下班不学计算机,对计算机以及网络等高科技产品有恐惧感,使用计算机及网络的主动性不强,还未融入现代化办公环境。所以,进一步推进电子政务环境建设,不断通过信息技术提升企业办公效率,一方面需要大力宣传电子政务的优势,另一方面要大力组织我们的干部去学习现代化办公工具及手段,通过学习掌握这些工具及手段,以提升办公效率。
数据二:针对是否使用过网络获取突发事件新闻,其中选择“是”的人占受调查总人数的80.6%;选择“否”的人占受调查总人数的19.4%,具体见表2。
数据表明,大部分人能够很好的使用网络获取信息。结合数据一表明,在部分情况下,人们并未能够积极主动的使用网络,往往置身于网络的办公环境中,无意识的使用网络获得信息,这说明我们需要积极的引导干部更加积极主动地使用网络,利用网络,与时俱进用现代化的办公工具及手段来获取有用信息。
数据三:针对浏览突发事件消息时,是否留意所浏览网站的消息来源,其中选“是”的人占受调查总人数的100%;选“否”的没有。其中会去验证消息的真实性,占受调查总人数的80.6%;不会验证消息的真实性,占受调查总人数的19.4%。关于是否在网络上转载突发事件相关消息问题上,选“是”的人占受调查总人数的41.9%;选“否”的人占受调查总人数的58.1%。转载突发事件相关消息的途径,主要是聊天工具、个人网站或博客、网络论坛。其比例为:1∶3∶1。针对所转载的消息的来源,有42%人的以企业网站为来源,38%人以聊天工具为来源,使用其他来源的人占20%。
数据表明,干部是有责任心的,是对人民负责任的,大部分干部能做到验证消息的准确性,去正规网站浏览信息,并积极传播验证过的信息。
数据四:针对如何了解突发事件发展的近况,选择“电视”的占10%,选择“网络”的占84%,选择“广播或者报纸”的占6%,对于突发事件发展的近况的了解的主渠道是网络。
数据五:对企业在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工作方面的满意率为100%;表明现阶段企业相关部门在信息发布方面的工作是积极的,效果的显着的。
数据六:针对本地区应急管理相关制度情况、本地区开展信息安全工作的情况,具体见表3、表4。
从表3、表4中不难看出:一方面,目前应急管理体系相对完善,从上级部门到下级部门都有了与应急管理相关制度,这使得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有了依据、方法和对策,应急处置有章可循。另一方面,信息安全工作的开展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有待改善。尤其是针对信息安全方面,组织过应急演练的为64.5%,刚刚过半,说明还有很多工作做的不到位,还有许多漏洞需要补缺。为此,各级部门的领导要明确开展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例如到省级行政学院进行学习,掌握如何利用电子政务环境把信息安全工作开展好,落实好;其次,要有计划、有步骤开展相应的工作,除了在熟悉相应制度上下功夫外,更要把应急演练、灾难备份等具体工作做到位,做精做全;再次,上级领导部门要对下级部门进行适当的监管,确定开始信息安全工作的落实情况,对开展较好的部门给予表彰,对演练不重视,应付检查的部门给予严肃批评指正。
二、我国完善应急管理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电子政务环境下企业应急管理体系现状调研分析表明,当前我国现有的体制与实际有所脱节,企业在应急管理工作中不能够有效的利用现有的资源高效地给出回应。调查的前五组数据说明我们的信息发布、信息采集、信息传递方面工作做的较好,但第六组数据—关于应急管理体系的数据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是我们在发展电子政务方面应该尤其注意的问题,在这方面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为此,我们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开拓思路,多策并举,有重点有步骤的逐步推进解决。
(一)建立健全信息化保障体系的法律机制
我国的灾害管理还缺乏完整的法律体系。尽管我国出台了不少相关法律,如防震减灾法、防洪法、消防法、安全生产法、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若从建立防灾减灾法律体系上看,所有部门灾种防灾法全部完成;但是目前,我国关于应急管理信息化方面尚无专门的法律和法规,仅有的可以作为指导性规范的还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但这一“指导意见”并不是针对应急管理这一特定的、带有“刚性”目标的信息化领域的。其次是《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和“关于加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安委办字〔2005〕48号,这两个文件无论从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刚性的IT架构原则还是从软性的信息共享都只是作了原则性和宏观上的要求,尚不足以指导各地的信息化系统建设。
因此,建议要结合我国国情,进一步明确公共突发事件监测和应急处置内容,增改具有足够的指导性和强制性的法规,解决应急管理体系所需要的信息化资源建设、使用和维护问题。
(二)加强信息化法制保障体系执行力度
随着企业应急管理实践的不断深入,物资资源调度、指挥责任追究等方面的立法弱点已经得到重视。没有对信息资源最大限度的充分利用,就不可能保障应急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转。我们需要一个具有足够的指导性和强制性的法规,来一揽子解决应急管理体系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建设、使用和维护问题。需要借助应急管理体系的信息化建设订立一个电子政务方面的上位法(类似于美国的ITMRA法案)来加强信息化法制保障体系执行力度。
(三)加强应急指挥信息网络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各职能部门加快了信息网络建设,配置了大量现代通信设备,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应急指挥自动化,但是综合性强、数据容量大、反应灵敏的指挥系统还没有真正建立,无法充分利用各类信息资源,保障应急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转。各部门的指挥系统还没有做到相互兼容、有机统一,特别是在实际应急指挥过程中,不同处置任务的分指挥员之间无法及时有效进行数据交换、信息交流,难以准确快速传递信息。当前,全国科技强警和金盾工程正在迅猛推进,要抓住这一机遇,及时进行资源整合,完成信息网络的升级改造。
(四)加大对专业人员信息化知识培训力度
为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需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加大对职能部门和机构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按计划、分层次进行综合培训,深入了解各职能部门之间对彼此的职责、应承担的救援任务、各自所拥有的信息化资源等,充分发挥应急指挥的响应程度和实际处置能力。
(五)健全各类运行机制并实行精确化、信息化指挥救援
在长期的实践中,我国有关职能部门积累了一些经验,基本上能处置本系统内发生的灾难性事故。要通过信息化手段,高效地利用好当前的电子政务平台资源,加强部门之间交流、合作,共同解决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突发性灾难事故,严格贯彻“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属地为主、公众动员”的原则,依托现有的电子政务平台,积极建立预警防范机制、快速反应机制、评估补偿机制、信息通报机制,认真制订综合性的应急计划,将各部门的应急计划涵概其中。让各部门通过现代网络、信息化平台明确自己的指挥权限和工作任务,及时有效地进行领导、指挥和协调。
总之我国企业应急管理体系的信息化建设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与挑战,只有充分考虑国情,善于借鉴其他国家一些好的经验,才能建成有法可依、机制完善、运行高效、保障有力,能够充分依托现有电子政务环境的现代应急管理体系。
新时期新形势下,做好企业危机管理工作,促进民营企业家改革,促进社会和谐,要求我们的企业干部不但要掌握现代管理技能,成为有能力、有魄力、有执行力、有影响力的领导者,更应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成为具有战略管理能力的领导者。特别是当前中国经济与社会正经历着转型的阵痛,风险与机遇从未如此同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中国企业面临着极为严峻的竞争和挑战。作为首都企业决策咨询中心的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紧扣时代脉搏,面向广大企业的迫切需要推出执政能力再造高级研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