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商业银行产生,风险就与之相伴、形影不离。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银行业风险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金融中介组织,与一般工商企业的最大不同就在于银行利用客户的存款和其它借入款作为主要的营运资金,自有资本占比低这一特点决定了商业银行本身具有较强的内在风险特性。完善盛业银行风险管理体制也一直是商业银行的首要任务。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三驾马车是体制、技术、文化。体制是风险管理实施的组织保证,技术能够有效地控制风险,文化理念则可以保证技术、体制的正常实施。目前来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如下问题:
1、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明晰的产权制度是风险管理体制的关键所在,也是国外商业银行在风险控制和管理中的制胜法宝。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都是按照严格的法律程序组建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运作规范,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的产权制度、有效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以及较高的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
我国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还未真正确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也不尽完善。与之相应的是风险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的基础比较薄弱,表现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制的独立性差,风险管理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多;风险管理制度缺乏系统性和操作性;风险管理队伍不强,特别缺乏精通风险管理理论和风险计量技术的专业人才等等。
2、风险管理方法及技术水平落后
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金融创新业务在银行业务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这种情况导致了金融风险与市场不确定性因素的不断增大,使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日趋复杂。为此国际银行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金融工程等先进方法进行风险管理。与上述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突出缺陷是重定性分析、主观性强,缺乏量化分析手段。在风险识别、度量、监测等方面客观性弱,在信用风险测量方面存在工作量过大、成本过高、外部评级资料缺乏等现实问题,在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测量方面也存在着巨大困难。因此,把握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提升风险管理方法,是当前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面临的重要工作。
3、风险管理文化缺失
风险管理文化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因素,它决定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观念和行为模式,渗透于银行业务的各个环节。
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上出现问题,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缺乏风险管理系统、政策和程序,而是风险管理文化的缺失不能使这些系统、政策和程序发挥应有的作用。具体表现为:1.不能正确处理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关系,在强调业务发展时往往忽视风险管理,而在强调风险管理和控制时,又通过少拓展业务来逃避风险。2.风险管理理念不全面,仍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对市场风险、系统风险和操作风险重视不够。3.没有全员风险管理和银行业务全过程风险管理的意识,只把风险管理看作是风险控制部门的工作。
4、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除了上述的三个方面,国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也值得我们借鉴。包括:1.风险甄别系统。用来分析风险来源及成因,区分风险类别及危害性程度;2.风险警报系统。要进行风险预警,传递风险信息并建立风险资料库;3.风险决策系统。确立、行使风险管理原则,制定风险指标以及避险策略等职能;4.风险避险系统。具体实施风险规避行为,对风险进行再分配或转移;5.全程监控系统。对风险管理全过程进行全面监理和控制,并作出风险管理评估报告。
健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是国外商业银行经营运作的坚实基础,也是银行安全性原则的必要体现。而这一点正是国内商业银行的薄弱环节,当前国内银行普遍存在着风险管理机制缺失的问题。
二、健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探讨
1.完善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风险管理体制
首先,强化商业银行董事会及高管层对全面、系统的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尽快建立健全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各商业银行要借鉴西方先进经验并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要求,全面、系统地认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性质、目标、基本原则,充分了解内部控制各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建立健全覆盖全行所有业务范围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商业银行的董事会和高管层要认识到内部控制在维护内部控制有效性中的重要作用,自觉遵守内部控制的各项要求,在全行范围内建立起有利于内部控制运行的良好氛围。
其次,完善组织结构,建立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约束机制。商业银行要按照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进行内部组织结构和经营机制的调整,彻底打破分支机构的行政性设置方式,缩短机构链条,按照经济区域设立总分机构。在人员机构设置中要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明确划分各部门的权限职责,建立严格的责任制,使上下左右分工明确,权限清楚,各负其责,相互制约。
再次,建立科学合理的授权制度和岗位责任制。一是在一级法人制度下,要按照分级经营、分类授权的原则,建立完善的经营授权制度。二是要实行一把手定期轮换制度,限定各中层高管人员的任期,期满必须轮换,并实行离任审计。三是要建立和完善岗位责任制,针对不同的业务部门、不同的岗位,明确工作任务,赋予各岗位相应的责任和职权,将岗位职责建立文册,一岗一册,换人不换册,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究。
2、提升风险管理的技术水平
随着金融理论、统计理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银行风险计量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风险计量已经成为大型先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一直沿用的是传统的、相对比较简单的、粗放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技术。这种风险管理主要依据经验和直觉判断,是对风险定性和局部的管理,注重的是眼前和事后的管理,根本无法满足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日益提升的要求。风险管理需要“海量”的数据和先进的模型技术。我国商业银行要迅速按照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框架要求,借鉴国际银行业先进经验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从风险组织流程、风险计量模型、风险数据库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建立科学的、符合国际银行业标准的内部评级系统,逐步建立覆盖所有业务风险的监控和评价预警系统,进行持续的监控和评估,全面系统地为风险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3.树立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管理文化
在实践中应全面落实个人负责制和集体负责制。分析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设立支行、网点、条线(处室)三个层面的风险控制点,认真做好风险预警和提示,按部门、各网点和岗位全面把关“守口”。按专业化、垂直化的原则推进风险管理架构的调整,运用过程控制、目标管理等手段,以流程标准化为核心,加强对信用、市场和操作风险的管理,及时传递风险信号,完善全行信息共享和风险月评(报)平台,加强对宏观经济政策、产业行业动态和区域市场发展趋势的研究,修订分区域的进入退出标准、结构调整方案及风险处置预案。以规范业务流程为目标,按照横向制衡、纵向制约的原则,加强上下级、前后台、不同岗位间的监督,完善内控制度和防范措施。
4.规范信息披露、加强市场约束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将市场约束列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第三个支柱,特别强调了对银行信息披露的要求。银行信息披露既要考虑强化市场约束,规范经营管理的因素,又要考虑到信息披露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应进一步修定信息披露制度。首先,要按照新资本协议要求,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制度与程序、资本构成、风险披露的评估和管理程序、资本充足率等领域的关键信息准确核算,按照由内N~’I-逐步公开的原则,稳步推进固有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工作。其次,要积极推动会计制度的国际化,提升会计信息的一致性和可比性;银行内部稽核部门要进一步严明纪律,发挥审计检查职能,提升经营、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最后要在健全完善风险管理制度、逐步采用风险评估标准法、初级内部评级法和高级内部评级法的同时,相应地提升信息披露标准,严格披露程序,提升信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