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王妮娜申屠青南
日前公布的二月份CPI(消费物价指数)达到3.9%的涨幅,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三月份CPI的走势如何,加息压力是否走强,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和市场人士。
专家预测,三月份CPI涨幅将回落到3%左右。与此同时,专家提醒,在关注CPI涨幅的同时,房地产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将是判断央行是否加息的主要因素;二季度加息的压力将明显增大,不排除央行在二、三季度加息的可能性。
华夏证券研究所宏观经济高级分析师诸建芳认为,由于今年春节在2月份,2月份CPI达3.9%的涨幅属于季节性正常波动。实际上,一、二月份CPI累计上涨2.9%的数据,更为真实地反映了当前通胀的情况。剔除季节性影响因素,他预测,3月份CPI涨幅将回落至3%左右。
关于三月份CPI的走势,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周克瑜的结论与诸建芳一致。但他认为,由于我国是投资主导型国家,与投资需求紧密相关的生产要素价格,应比CPI更得到重视,考虑到今年投资仍然将维持在高位,通胀情况不容乐观。
谈到今年价格上涨的推动力,专家的说法不一。但大家都强调CPI涨幅不足以反映中国通胀的真实情况,因此要高度关注包括房地产价格、生产资料价格等方面因素。
诸建芳说,公共产品涨价和上游产品价格向下游传递是今年通胀的主要因素。国务院发展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生产资料价格(PPI)将是今年价格上涨的主要推动力。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认为,除了PPI外,2005年还要高度关注两个因素,一个因素是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这给价格带来的上涨压力;另一个因素是房地产价格。这二者今年都有明显上涨的趋势。他建议,央行要及早采取措施,通过加息抑制经济过热。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预计,央行的基本利率可能会在今年小幅调高,但上半年的加息压力较弱,下半年加息的压力较高,全年加息的幅度可能控制在54.7BP之内。
周克瑜则对加息作了更加具体的预测。他认为,央行很可能会在年内进行两次小幅加息,第一次在二季度,第二次在下半年,幅度会在50个BP左右。
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对是否调整利率持谨慎态度。他说,加不加息不能只看一两个月的数据;并且利率的调整是很复杂的事情,要全面考虑,而不能仅仅看CPI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