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蔡一飞
2003年6月10日,嘉士伯以2626万美元购下云南大理啤酒集团的全部股权,因此获得云南省41%的啤酒市场,加上早些时候收购的华狮啤酒,仅半年时间,就占领了云南啤酒市场半壁江山。
嘉士伯的西部战略由此锁定。
2004年2月,嘉士伯与西藏发展(000752)合资成立拉萨啤酒,并表示其啤酒年产量将发展到15万吨。
2004年7月,嘉士伯又出资1.15亿丹麦克朗收入甘肃兰州黄河啤酒50%的股份,其中包括在甘肃的3个生产厂和在青海的一个生产厂。来自丹麦官方网站的消息说,黄河啤酒在西藏市场的占有率高达95%。这次收购中,嘉士伯获得了甘肃36%的市场份额。
2004年9月,嘉士伯收购新疆乌苏啤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乌苏啤酒)34.5%的股份,乌苏啤酒在新疆市场拥有60%的市场份额。
自此,嘉士伯西部战略的版图已基本成型。有分析人士指,通过这些收购,嘉士伯麾下企业已经拥有中国西部啤酒市场30%左右的份额。
跳板
新疆以其地理和自然资源优势,成为嘉士伯今年的战略重点指向。
2005年3月1日,ST啤酒花(600090)公告称,公司股票价格已连续三个交易日达到涨幅限制。
对债务重组尚无实质进展的新疆ST啤酒花来讲,这波动非同寻常。与此同时,公司公告显示,公司2004年度的累计净利润可能为亏损。公司董事会不得不提请广大投资者注意风险,理性投资。
其实就在4天前,已经有股评指出,嘉士伯或成为ST啤酒花的策略股东。由于ST啤酒花至今尚处于债务重组阶段,这个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流传的消息,至今尚无法得到确认。但内部人士透露,嘉士伯的确有意介入ST啤酒花的重组工作。
ST啤酒花目前可以确认的重组方为四川蓝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四川蓝剑)。在ST啤酒花的重组命运中,注定将出现乌苏啤酒的身影。
根据2004年3月18日,四川蓝剑与ST啤酒花签订的《资产重组意向书》说明,在与银行等债权人达成债务和解、取得债务减免后,四川蓝剑将通过合法的方式取得ST啤酒花原第一大及第二大股东的全部股权。同时四川蓝剑将向ST啤酒花置入乌苏啤酒等优质资产。
在乌苏啤酒的身后,是嘉士伯和四川蓝剑交握的双手。早在嘉士伯收购乌苏啤酒股份的一年前,四川蓝剑就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与原新疆乌苏啤酒公司合资并组建新公司,成为乌苏啤酒实际上的控股股东。
不管是四川蓝剑或者是可能的嘉士伯,如果吃下ST啤酒花,就可以整合上游资源和产业链,这是上上之选。
同样重要的是,在ST啤酒花麾下,还有新疆市场另一大啤酒生产商――新疆啤酒。新疆市场,长期以来一直是乌苏啤酒和新疆啤酒之间的竞争。有消息说,南疆主要是新疆啤酒的天下,而乌苏啤酒则独步北疆,即使在乌鲁木齐市也是如此。新疆啤酒在南边,乌苏啤酒在北边,双方对峙,势均力敌。
早在2000年,新疆有关部门认为,新疆啤酒行业发展最好的方向是双雄联合,因此在新疆轻工业厅的协调下,双方坐下来谈判,但在谁吞并谁的问题上无疾而终。更有当地官员曾公开表示,企业一直希望新啤和乌苏联手,而且这些年也一直在向这方面努力。
乌苏啤酒一位原高层透露说,当时说服四川蓝剑重组ST啤酒花的理由之一,就是一旦整合完成,将消除新疆市场两大品牌的竞争,从微利走向暴利。
这显然与嘉士伯在区域市场占有领先地位的初衷不谋而合。其实,从嘉士伯的长远战略看,新疆仅仅是个跳板。
目的
从地理位置上看,新疆是连接中国和中亚5国之间的纽带。据新疆本地媒体援引自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新疆分会国家联络部部长马玉润的话说,中亚5国的啤酒市场,需求量远远高于中国市场。另一位行业人士给出的数据是,中亚5国人民消费中大约有50%用于酒类消费。
以哈萨克斯坦为例,该国市场每年啤酒需求量为2900万-3000万桶,而本国啤酒的年产量只有800余万桶,需要大量进口。哈国啤酒生产技术不成熟,生产规模较少,目前年产100万桶以上的大型啤酒生产企业仅有10家,而且还缺少生产啤酒的最基本原料。哈本国基本上不生产啤酒花,大麦也只有两个州可以种植。
从这个意义上说,整合啤酒花和乌苏啤酒的意义非凡,无怪乎四川蓝剑集团董事长曾公开说,如果给他一个支点,蓝剑将撬动整个中亚市场。
嘉士伯的胃口并不止一个中亚。
嘉士伯的希望是占领中国西部市场,打通中亚市场通道,将中国市场与俄罗斯甚至是欧洲市场连起来。上面提到的那位乌苏啤酒原高层说,嘉士伯在俄罗斯有3000万吨啤酒的市场。
据嘉士伯全球网站提供的资料显示,嘉士伯在俄罗斯和中亚市场的业务主要由其与英国苏格兰纽卡斯尔公司成立的合资公司――波罗的海啤酒股份公司BBH拥有。BBH占有俄罗斯市场份额的32%,乌克兰市场份额23.9%。2004年上半年,嘉士伯公司首次从BBH获利,其中俄罗斯市场销售额增长12%,乌克兰市场增长21%,哈萨克斯坦成为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销售额增长达到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