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出处:中国管理传播网 作者:高培勇
在24条当中具体描绘了十一五期间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凡是列入十一五规划建设的内容,原则上应该在十一五期间完成、启动,退一步讲是要有一个大致推进时间表的,所以五年的改革内容已经非常全面了,从合理界定各级企业的事权,到规范财政的手指体制,从调整支出结构到加快公共财政建设,从新一轮税制改革到规范土地出让制度的管理办法,我们能够想到已经看准并且亟待推进的财政税收领域的改革大体上囊括其中,财政部为十一五时期的财政税收工作做了总的思想严格界定,概括来讲包括这样几句话,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多种财税工具为手段,充分调动各级财政积极性,第三句话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第四句话积极主动地发挥好公共财政的职能作用。在这样总的指导思想描述中,有四个字非常凸现的就是公共财政,公共财政使用频率非常高我们对此并不陌生,论及中国财政税收领域的改革,能够用一个概念把所有的改革内容全部囊括,并且以此标识改革总方向就是公共财政四个字。
这是2006年布置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经济工作的大致清单,其中第六条,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06年加快推进改革的清单当中,可以注意,规定了几个方面的重点,其中一个重点以推进公共财政体制建设为重点继续深化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由此可以预期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背景之下,在继续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棋盘上,推进公共财政体制的建设,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将是2006年所可能面临的中国稳健财政政策大致图景。
为了推进改革,为了让稳健财政政策致力于改革,大体有没有一个内容上的安排呢?我们可以把这些内容做一下区分。一个进一步推进公共财政体制的完善,完善体制保障从标题上可以看到不是财政税收领域内的事情,或者在财政税收的工作视野当中不能自己把握的事情而是要从财政税收领域走出去,以财政税收领域的工作来带动和推动的种种方面的改革事项,这包括什么?第一项合理界定各级企业的事权,调整和规范中央和地方企业间的收支关系,也就是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直接相关的各个不同级次企业之间的职能格局的调整。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公共财政是一项根本性的改革,但是这改革牵动绝对不仅仅是财政收支安排本身,表面上的事情表现在收支安排上,但其深刻的实质内容,在于企业职能的调整,所以可以遇见的是有公共财政体制的完善带动企业职能格局的调整,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职能格局是财政政策要致力推动的,完善体制保障方面的主要内容。
第二领域推进自身的改革,包括内容比较直接,比如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转移支付制度在中国最初形成是在1994年之后至今不过12年的时间,关于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所要说的是在近几年,伴随转移支付的改革已经有了基本的方向,那就是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从字面上讲意思是由企业投入的提供给各个部门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应当是均等的,没有差别的,不能搞差别待遇,当听到这样说法的时候大家觉得可能吗?我们说是不可能,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实际差距太大,短时间之内,不可能拉平,但不管怎样,在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条件下,给企业提出最基本的要求是,主观目标要致力于均等化的,而且每一届企业任期之内分布各个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水平的差距不能扩大,应当缩小的,这是考评未来五年,未来几十年中国企业履行职能状况基本尺度,你任区之内统辖区域之内公共服务的差异程度。是缩小了还是扩大了。或维持不变。
新一轮税制改革重点在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改革,这两项改革期待已久,但是今天说的是增值税改革推进程度系在企业所得税改革能否出台的线上,甚至整个新一轮税制改革能否启动,在于两个企业所得税法能否合而为一。增值税的改革从来没有异议,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把增值税税基缩小,两个企业所得税法的合并基本理由从来都是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之间的税负水平不一致,相差10个百分点,但是关于两个企业税法合并是两种思路,一个如何让他们合并,一个就低不就高内资企业向外资企业的税制靠拢。另外是两个向中间靠拢,两种思路按照目前国情,中国企业取第二种思路,但由此出现一个结果,但凡提出企业所得税改革方案的时候,有人高兴有人不高兴,凡是推出企业所得税改革的时候,结果是有人哭有人笑,所以改革的难度非常大的,把它放一边看增值税改革,是所有纳税人的增值税税基都会因此缩小,这是普惠制改革,是皆大欢喜的改革,因而从改革思路设定的那一天起就决定一条要把两个税种绑在一起打包出去。看到的结果是什么?原定方案明年1月1号两个税种同时改革,基于这样思路去年7月份在东北三省一市搞了增值税改革的试点,目前改革快到一年半,下一步工作是找时机向全国推广,这事情没有耽误,另外一事情拖延了,两个企业所得税合并的问题,如果明年1月1号推出,基本举动就是今年3月份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因为涉及外资必须要在全国人大上讨论通过,今年没有如愿,我们说最好选择是2007年改革推出去,从而把增值税改革带出去,现在的情形是明年三月份仍然不能把两法合一的方案提交人代会讨论。所以我们最好期待是2008年和奥运会同年推出改革,现在留给我们悬案在两个企业所得税法不能及时推出的情况下,增值税改革何去何从有两个方案,一个等,等什么?等两个企业所得税法合并那一天一并推出,比如2008年,还有一个方案不等,率先一步推出,两个方案,各有利弊,等的结果是可以减少两个税种改革的难度,因为还是打包上市的思路。弊端是什么?增值税的改革因此拖延两到三年,增值税是链条管理的特殊税种,是用发票连接征纳关系的特殊税种,怎么可能把三省一市的改革单独封闭起来,封断和其他的联系呢?第二个不等,率先一步推出,全国企业因此得以经济发展,由此带来极大的麻烦,两个企业所得税法合并出台,再无合适时机了,对新一轮税制改革还要推动还要发出声音。
第三项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在明年1月1号,在中国土地上有关农业税的问题基本上有了一个结论,全部取消了。
第四个层次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这包括收支两条线包括部门预算,包括国库集中支付,包括企业采购改革,如果有来自企业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对此改革大家已经感受到了。
第五项规范土地出让收入管理问题是比较新的课题,很多地方的基层财政实际上是土地财政。土地出让收入的管理是混乱不堪的,甚至由此引起很多麻烦,下一步改革方向就是把它逐步纳入预算内,形成财政收入的正常来源。
还有几个相关改革需要财政政策推动,包括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包括教育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医疗卫生制度改革问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问题,这五方面虽然不赞成花钱买改革,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企业能够拿出推进改革的钱依然要依赖于财政,所以财政还要在推进这些相关改革上面继续发力。我们期待着能够在这些相关改革推动方面财政政策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