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战略管理培训 / 战略管理培训:国际化:“中国制造”的隐痛

战略管理培训:国际化:“中国制造”的隐痛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0日 战略管理培训

信息来源:中宏网

  在当今国际市场中纵横捭阖的“中国制造”一直牢牢地牵引着国人的视线,其在海外风云跌宕的经历也十分敏感地引发着民族情感的颤动。脚踩荆棘但充满着希望――“中国制造”正以自己复杂而饱满的际化过程向我们提供一个重新思考与解读的机会。

  贸易繁华的隐痛

  对外开放的中国如今已经完全进入到了国际贸易的宽广大道并在极速滑行之中刷新着一个又一个的历史记录:继2004年对外贸易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后,200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再次跃上14221.2亿美元的高峰,其中货物贸易出口总额7620亿美元。与此相对照的两个数据是,2005年中国贸易顺差创造了1020亿美元最好成绩,中国的外汇储备增加到了8000亿美元。不仅如此,令人心动的阿拉伯数字符号可能在2006年再次放大。中国商务部发布的对外贸易形势报告中初步预计,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有望超过16000亿美元“中国制造”在大跃进式地挺进海外过程中,也风风火火地将自己的国家送上了贸易大国的显眼位置。

  有人算了这样一笔账:美国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儿童玩具,商场的零售标价是100美元。这种玩具的设计商和经销商都是美国公司,生产商是中国企业。玩具设计定型后,美国公司将订单下给一家香港贸易公司,每件价格为50美元;香港贸易公司转手将订单交给中国一家外贸公司,每件价格为22美元;这家外贸公司再向广东和江苏的两家工厂订货,每件价格15美元;包括人工和原材料,工厂的生产成本是12美元;美国公司拿到玩具后,以每件82美元的价格卖给商场。粗略计算下来,中国生产企业的毛利润是每件3美元,中国外贸公司的毛利润是每件7美元,香港贸易公司的毛利28美元,美国公司的毛利32美元,商场的毛利是18美元。在此链条中,中国内地的生产商和外贸公司总共才获得了10美元,只有商品零售价的10%,而其余的90%都叫海外商人拿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这种财富的分配方程式几乎对所有的“中国制造”有解。

  那么中国企业出口贸易增长的秘籍在那里?“我们靠的是尽量压低自己产品的成本,扩大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量而撑大出口量”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以自己丰厚的阅历一语破的。在专家看来,这种十足的重商主义外贸模式已经使中国产品被许多国家当作造成本国企业倒闭、工人失业的头号杀手而遭遇无情地封堵。从西班牙火烧“中国鞋”,到俄罗斯的“清关贸易”事件,从欧盟对中国彩电强力驱逐,到美国对中国纺织品大打出手,无数的“中国制造”体尝到了贸易频繁摩擦的痛苦。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5年底,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了700余宗涉及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别调查,这些抵制绝大多数来自于家电、服装、玩具、纺织等领域,而这也正是中国制造业最发达的领域,很多行业已经牢牢占据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地位。不仅如此,国际力量施于“中国制造”的制裁手段已经不仅仅是反倾销之类的贸易方式,知识产权、绿色壁垒等非贸易救济工具正在日益成为更加凌厉的“杀手锏”。

  也许我们可以义愤填膺地谴责贸易保护主义的怪诞与凶残,但我们却无法逃脱深深的自省。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由于中国出口产品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且多为最终产品,同时,由于我国劳动力价格便宜,出口厂商在国际市场上一味竞相压价,于是客观上形成了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低价倾销的形象。还须面对,由于中国出口产品过度集中于低端领域,而且对外依存度还很高,事实上很容易出现被许多国家所替代的结果。

  制造大国的“软肋”

  如前所述,进入世界500强是中国许多企业试图成就的梦想,但在一个以资本实力说话的500强大家庭之中,围绕着争夺市场所展开的力量比拼也许还要残酷。不错,中国确实有诸如中石化那样的“国家队”种子选手已经拿到500强的入场券,而当我们进入这种一个梦寐以求的圈子中是,才强烈地感受到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以排在世界500强较前位的中国石化与排名第一的沃尔玛相比,二者不仅在作为静态值的资本竞争实力方面不可同日而语,就是在作为动态值的利润率上,后者也是前者的27倍。也许这种比较并不能令人信服。一种习惯性的做法是将中国企业自己的500强与世界500强放在天平的两端进行称量。结果还是不尽人意。以2005中国企业500强为例,我们的营业收入只占世界500强营业收入的8.4%,中国500强的资产总量占世界500强资产总量的7.0%,中国500强的利润只占世界500强利润的6.0%。在世界500强面前,中国企业500强的规模弱小程度的确令我们难以挺直腰杆。在国际跨国公司以资本规模与盈利能力控制话语权的时代,中国企业很难进入全球产业链的高端开展作业,惟一的选择就是填补低端空白,获取微薄的利润。

  低成本的劳动力的确曾是我们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而且这种资源禀赋本身也无可厚非。问题的关键在于,劳动力价格与劳动力素质、劳动条件以及劳动效率是紧密相关的,在同等情况下,美国的劳动力成本可能是我国的5倍,但其生产力、劳动效率却可能是我国的10倍。中国加工制造业的所谓比较优势正日益被周边国家、拉美国家所模仿,单纯依靠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等资源成本比较优势已经无法为中国企业赢得未来。

  当然,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低廉的劳动力供给也许是无限的,但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的供给却是十分有限的,而这才是中国制造的最大软肋。与国际上大型企业动辄将利润的5%甚至10%用于研发相比,中国企业1%左右的投入显得十分地苍白。

  问题的要害在于,由于没有自己看家核心技术,中国产品很多关键部件都要用人家的品牌,“中国制造”根本无法与洋品牌相匹敌,只好进行“贴牌”生产。重庆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举了这样一个例子,神龙富康,东风雪铁龙都是中国制造,但是法国人从来没有把技术教给中国人,更换一个螺丝钉还要交给法国人,全部技术细节控制在合资企业里面,中国制造在这样的环境中很难孵化出自己技术。

  从规模到技术,从人力要素到品牌形象,“中国制造”在经历磨难与拷问中走到了需要重新调焦与发力的关口。

  造就国际化的新生态

  作为企业的最伟大修炼之一,以技术的积累与创新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将伴随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终生。国际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企业不断追求技术创新的过程。

  中国企业必须延长国内产业链条,实现从加工贸易向服务贸易的转型升级,由“候鸟经济”转变为“榕树经济”。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在全球国际服务贸易出现“乘数”扩张并正走向高级化的情况下,中国服务贸易规模则捉襟见肘。2005年,中国贸易进出口额均位居世界排名第三,中国事实上成为了一个贸易大国,但与此同时,中国的服务贸易却出现了近100亿美元的逆差。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9%的现有水平,远低于19%的世界平均水平。由于服务贸易的极度短缺,中国企业产品出口在许多环节不得不委托国外服务贸易企业来进行,由此驱高中国产品的物流成本。根据世界银行的估算,我国出口企业的物流费用平均占商品价格的40%,而美国的物流平均只占货价的10%―20%,英国平均为14.8%。中国贸易增长方式极不平衡和成本递增状态迫切要求中国企业的贸易转型。
  不过,相对于贸易转型的艰难程度而言,造就一个又一个“中国制造”的世界级品牌可能更加浩繁与艰巨。一般说来,核心技术因素无疑是企业创牌的高级法宝,但仔细审视中国企业的国内市场布局就可发现一条意外的捷径。比如,在类似家电、PC这样高度国际化的市场中,事实上已经很难割裂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之间的关系。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过去15年中,中国基本形成了两个基本的阵营:一类是完全融入国际化的生产链,以OEM为主,如格兰仕等;另一类是在本土市场混战中胜出的“草莽英雄”,如TCL、海尔等。有意味的是,昔日的“草莽英雄”都纷纷尝试“国际化”,而已经融入国际生产链的OEM企业却都努力“国内化”――在国内建立渠道、推广自身品牌。不过,这两类中国企业都缺乏核心能力,但“草莽英雄”有很实用的品牌管理能力,OEM出身的企业则深谙国际游戏规则和国际产业链构造。由此引申出了令人兴奋的话题,即这两类企业如果融合,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未来创牌之举定会风生水起。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