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战略管理培训 / 战略管理培训:盘点2006年:高油价欲走还留

战略管理培训:盘点2006年:高油价欲走还留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0日 战略管理培训

文章来源:财经时报

学会适应国际油价的市场波动,也许对于中国的消费者和企业来说是一个挑战。

  2006年的11月初,持续下跌的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出现微弱的反弹信号,并将这种态势持续到了12月。

  总体来看,当前的国际油价仍处于相对低位。但回顾2006年前半段的油价飙升,想以置身事外的心态来面对世界石油市场的风云变幻,看来已经不够现实。

  毫无疑问,国际油价是个多方的复杂决策机制–不单单涉及到市场供求的均衡力量,也涉及到国际政治力量、种族冲突等因素的影响,甚至全球气候变化这一风马牛不相及的随机因素,也会在石油价格的波动上有所体现。

  回顾过去的2006年,国际油价呈现出先涨后跌之势。1月,国际油价高开高走,继续了2003年以来持续攀升的运行态势。到了2、3月份,油价略有回调。4月又大幅飙升,一举突破每桶70和75美元两个关口,并在4月21日,首先创下每桶75.17美元的历史最高记录。此后,则基本稳定在每桶70美元左右的平台,同时,年均价也进入每桶60美元的高位。

  7月初至8月上旬,国际油价仍旧一路攀升,并于7月14日,创下每桶77.95美元的2006

  年度新高。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欧美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出现持续高温,电力供应变得异常紧张,石油需求也随之增加。

  除此之外,黎以冲突导致中东紧张局势持续一月之久;复杂的伊朗核问题带来的不确定性;大西洋飓风天气增多可能威胁美国海湾油气生产设施等等,也都是此间油价不断上涨不可或缺的因素。

  不过,从8月中旬到10月,国际油价却开始呈现出持续回落态势,并曾一度降至每桶60美元以下。10月3日,纽约、伦敦两地石油期货收盘双双跌破60美元大关。而按照分析机构的统计,在10月间,除去有少数几天高于60美元外,国际油价形成了在60美元以下的新走势,并已挺进55美元区间。

  专家对此的一致解释不算复杂–为期一个月的黎以战斗宣布停火;伊朗核问题有望得到妥善解决;中东紧张的国际局势有所缓解等等,都确保了石油市场的正常供应。而事实上,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预期下,国际能源署和欧佩克等石油机构也都纷纷下调了其相应的原油供给预期。

  正当有人预计油价下降通道打开的时候,它又在2006年10月底出现了回弹。并且按照一些专家的分析,国际油价这种微弱的上升趋势很有可能得到继续。理由依然是:随着冬季取暖用油增加,石油需求进入旺季,加上国际政治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影响;当然,还有欧佩克的那句老话:”一旦价格低于合理水平,将考虑继续减产”。

  最有意思的,还是自2006年8月中旬油价持续回落以来,国内舆论对成品油是否应该降价的争执不休。

  以石油既得利益集团为代表的一派,主张油价不应过急下调。支持他们的逻辑很简单–国内油价本来就偏低于国际市场,应该乘着大好机会,以平衡国内和国际油价之间的差距;而以民间各方舆论力量为主体形成的消费者集团则愤愤追问,既然国内油价可随国际油价的上涨而上涨,那有什么理由不随国际油价的下跌而下跌?

  临近年末,又有媒体报道,称可能引入”原油成本法”的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已箭在弦上。不过这个既可使国内炼油板块不亏损,还可保障消费者不会成为国际成品油高价转嫁对象的改革版本,仍在遭受多方的争议。

  但无论如何,原油、成品油批发经营权已在12月11日履行了入世放开的承诺,建立一个比较稳定、但又不失合理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显然是高油价时代企业着眼的关键所在,尽管相关时间表尚不清楚。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