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战略管理培训 / 战略管理培训:索爱酷成长(一)

战略管理培训:索爱酷成长(一)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0日 战略管理培训

本文出处:《市场圈》

索尼爱立信有足够的理由抱怨,2001年10月,当它刚刚降临在这个世界时,并没有得到公正的待遇—大家都惊讶于这个新生儿过于孱弱,恐怕难以长大成人。

  手机外型设计上过于固执,无太大突破;推出新品速度缓慢;手机市场增长高峰不再;对手太强大……来自分析家的指责理由充分。甚至,当索爱辩驳说,小心翼翼是为了产品精益求精,所以新品必须推迟上市,精明的华尔街则立刻判断为,这,不过是“公司行动迟缓,文化融合不力”的明证。

  分析家用如此苛刻的标准来衡量索爱,最好的解释只能是,这位“混血儿”的父母实在过于大名鼎鼎—一方是执全球消费电子产品牛耳的索尼,另一方是顶尖的无线设备制造商爱立信。这种失望也合乎逻辑,想象一下吧,贝克汉姆与维多利亚的儿子即使是小时候,也理所当然地,比别人的孩子看上去更象一位将来的天皇巨星!

  截止到2003年第三季度,华尔街关于这位“婴儿”是否会夭折的传言还满天飞。之前,《华尔街日报》甚至引用索尼爱立信公司董事长柯德川先生的片言只语暗示,索爱如果不能很快迅速长大,获得利润,等待的将是悲惨的、解体的命运。

  不过,2003年中,索爱自己的一款T618横空出世,及时粉碎了一切怀疑。

  这台钢琴黑色,搭配银色边框的手机,依靠功能和美学上的巨大突破,帮助索爱在2003年卖出了2700万台手机,比2002年的2300万台增长甚多,全年销售额上升了12%,达到59亿美元。

  从这时开始,索爱便开始了它的崛起之路,第一款100万像素手机、第一款200万素手机、第一款Walkman音乐手机……

  杂交优势

  严格意义上来说,索爱品牌的从无到有之路确实无法让人复制。

  早在索尼爱立信成立之初,业界便分成两派,看好者自然认为是双剑合璧,威力无穷,但,观点相左者也不在少数。

  事实上,当时爱立信手机已是每况愈下。2000年出现亏损,2001年,原先威风八面的爱立信手机,市场占有率已降至7%左右,到了2002年,爱立信已经深陷亏损泥沼。

  当然是企业的本身出了问题。爱立信曾在中国市场风靡一时,但最后却因为质量和设计出了大问题,直接导致中国市场的溃败。比方,一款T28的爱立信手机,甚至被中国的消费者称呼为“病魔王”,这令爱立信原先的高端形象一落千丈。同时,爱立信也严重缺乏新品,几乎没有时尚新潮、适合中国人的手机型号面市。

  而索尼,也是市场的另一个失意者。原先生产低价电子产品而著称的韩国三星已经开始发动进攻,欲取代时尚高端的索尼。

  比如,三星建立强大的设计研究院,派出设计师和工程师到新泽西州、汉城等地调查消费者对新产品的爱好和看法。由于这些调查研究,三星成为第一家将数码相机与音乐播放器融合到手机中的企业,并在很短时间内就产生了轰动效应。

  尽管如此,尾大不掉的索尼却转身迟缓,该公司仍以昔日最伟大的品牌自居,部门条块分割严重,认为自己能够在与外界隔绝的情况下,设计出可以以溢价投放市场的新产品。

  特别是在手机行业,由于缺乏像爱立信那样在通讯领域领先的科技和丰富的经验,索尼一直未能在日本以外的市场取得成功,只有眼睁睁看着素以“赶超索尼”为口号的三星跃居世界手机第三位。

  “这是一段源于介乎渴望创新和绝望之间的姻缘。”用美国《商业周刊》的这段话来形容,入木三分。

  不过,看好者最终被证明是对的——两者杂交优势,正好基因互补。

  爱立信在传统移动通信技术和标准上长袖善舞,而索尼擅长消费类电子领域的产品策划和设计,其数码相机和音乐播放器在全球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更关键的是,索尼拥有丰富的娱乐内容资源,业务遍及全球,从电影电视节目的制作和发行到影视拍摄设施的经营无所不包。同时索尼也是世界三大游戏生产商之一。如此庞大的阵容使索尼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娱乐以及多媒体内容供应商。

  “在推广上,周星驰大哥的《功夫》,我们就能随便用,其他厂商显然缺乏这方面的资源。”索爱中国区副董事长宁述勇自豪地宣称。

  索尼与爱立信各占50%股份的平等结合,赋予了索爱这位新贵在未来最被看好的多媒体手机领域极强的竞争优势。也正是这些巨大的基因优势,使得索爱有了迅速跻身一流手机制造商的资本。

战略制胜

  市场正悄无声息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手机不仅仅只是一个通话工具,人们需要口袋里装一个可以有更多功能的“成年人的玩具”,而技术上的不断成熟也让这种设想能够一步步接近现实。显然,索尼对此更加得心应手。
 但是,欧美电子工程师文化为主导的诺基亚或者摩托罗拉,却缺乏足够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的经验,“技术人员在公司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不是市场人员。”2004年底,一位离开摩托罗拉中国的市场高级经理抱怨。

  其实,对于有经验的市场人员来说,产品一拿出来,就会知道好卖不好卖,第一感通常是正确的。

  “每个公司都要做大量的市场调研,但是面对相同的市场,相同的数据,由不同的公司,不同的人员,不同的思维来做,分析结果当然不一样。”索爱公司一位市场高层解释,为何是后发的索爱却先至,推出了第一款拍照手机,并迅速巩固了这个优势。

  音乐手机的出现就是索爱市场战略制胜的杰作。其实音乐手机的出现不难理解,难理解的只是,为何索爱捕捉到了这个机会,并牢牢把它抓住。连不是这个圈子里的比尔•盖茨都知道这是大势所趋。当他看着苹果iPod大行其道时,不无嫉妒地说道:“手机将取代单独性MP3音乐播放器而成为市场主流产品,从长远看苹果iPod产品不可能保持目前的市场优势。”另一位《PCMagazine》的专栏作家德沃尔夏克,也认为这是最自然不过的方向:“手机已经成为全球公众普及率最高的随身电子装备,每个人的口袋里除了钥匙和钱包外,只容得下手机了,于是所有新技术和新功能都被安置在了手机上。”

  在推出划时代的音乐手机之前,索爱承认是iPod给了他们信心,“听音乐的人一定比拍照的多。”索爱说。理由简单至极,既然拍照手机能成功,为何音乐手机就不会成功?
  借助索尼Walkman名气,索尼爱立信的W800c随身携带有512MB记忆棒,远非一般MP3可比的音质,再加上象牙白与橙黄色的艳丽搭配,一下子迎合了那些还没有购买iPod,却对随身音乐蠢蠢欲动的少年。

  与战略紧密相连的是索爱的市场反应速度。“我们的灵感、想法都是来自市场;继承了索尼的一套。”索爱声称。现在索爱的设计部门并不属于研发部,它们已经升格,直接归属CEO管,所有的工程师都是服务于市场和一线销售。

  “有一次我们与广东移动合作。项目递交给瑞典总部后,需要排队审批。我们马上打了个电话,强调了一句,这是拥有4000万用户的大市场,比整个瑞典人口都多。于是,OK,CEO立刻把这个文件的序列升到了第一位。”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