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出处: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预期新兴亚洲经济体将出现一股并购热潮。这一预期在2007年会成为现实吗?虽然亚太地区并购交易的数量和金额已快速攀升,但多数交易一直集中在日本和澳大利亚。
要在该地区进一步开辟战场,收购者仍面临着太多阻碍:政策风险仍然很高,泰国强行实施的糟糕的资本控制措施及孤星基金在韩国遭受的调查,都证明了这一点。
在很多行业,外资控股仍然受禁,所有权仅限于少数股份,中国和印度尤其如此;大量企业仍屈从于家族或企业所有者的意愿——摩根士丹利估计,在不包括日本的亚太地区,家族势力对40%至50%的上市公司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不过,收购方也许会更看重机遇,而非障碍。机遇也很多:企业的负债水平非常低,以印尼为例,2005年企业净债务与股本比率已从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262%回落至37%。
近年来,企业选择将产生的强大自由现金流用于偿债,而不是像危机前那样大举投资以求增长;与此同时,收入增长、成本削减和有纪律的资本支出等,共同推动了股本回报率上升到15%左右的创纪录水平。
融资渠道也很畅通。亚洲的低利率水平和狭窄的新兴市场债权价差,使并购活动的债券融资具有可承受性;亚洲多数市场的国内银行存贷款比率很低,甚至还在下降,这意味着它们正在寻找放贷机会。
当然,最后还有一点:全球有大量未投资的私人股本基金。举例来说,高盛刚刚关闭了一个65亿美元规模的基础设施基金,而且宣布打算未来几年在印度投资10亿美元。
发展中国家热切渴望更新改造其道路、港口和铁路系统,而私人股本基金正为可收购资产的不断减少而发愁。这一次,有关亚洲并购热潮的传言似乎没有那么言过其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