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
一、全球的通胀风险
几年来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已经带来了一些通胀的压力,尤其是在美国。从80年代开始通胀长期减低的趋势现在基本上已经终止了,OECD国家的CPI在75年之后基本上达到一个高点,75年之前有另外一个高点,之后,除了1987年少许波动以外,大的趋势基本上是一路下跌。但到2005已经不再是持平,而是回升上行。
为什么全球的通胀在增加?一个原因是石油价格,2005年石油价格创新高,但如果按照实际价格计算的话,还没有到70年代的最高价位。2006年石油价格虽然有可能会稍微下跌,但很可能会在高价位上波动,不太可能有大的下跌。除了石油价格上涨外,天然气的价格也在上涨,这对美国的影响尤其较大,因为美国天然气和其他国家的天然气价格不统一,而石油价格基本上全球统一。
另外一个原因是美国的个人消费从2002年开始一直处于比较快的增长阶段,并已经持续了3—4年的增长。美国的经济恢复与此有很大的关系,快速消费增长使美国面临的通胀压力在增加。
美国经济的通胀也与其生产力的提升相关。通货膨胀比生产力提升稍微滞后。2000年以后,虽然有纳斯达克崩盘,股市表现不好,但美国生产力的增长并没有由于美国股市的崩盘而有明显下降,虽然它有一定的波动。
美国的通货膨胀会比经济增长滞后一点,经济已经连续增长三年了,但是通货膨胀的压力最近才开始增加。美国的房地产也是通胀压力的一个源泉。另外美国个人对通胀的预期从2005有比较大的提升。
美国的货币政策已经开始了控制通胀压力的努力。美联储已经连续几次升息,然而美国的通胀压力仍然存在,所以2006年还可能会继续升息。美国的财政政策也是影响美国通胀压力的一个主要的变量,尤其是近年来美国财政赤字的增加。虽然美国的债务仍在增加,但是它的财政赤字从2004年后基本上是持平的,每年的赤字并没有大量的增加。
欧洲的情况稍微有所不同,目前通货膨胀不是其面临的主要经济问题。IMF认为欧洲面临的主要是结构性问题,而不是通货膨胀。欧洲主要的一些国家的通货膨胀有所起伏,但总体而言通货膨胀压力不大。
日本这次的经济恢复是明显的,从通货紧缩走向通货膨胀。但对其通货膨胀的衡量应该是百分之0.1到0.5,而不是一般国家的百分之l到10或者更多。2006年第一季度,日本的经济增长势头会更加明显。
在全球一体化的前提下看全球通货膨胀的压力当然离不开新兴市场国家、发展中国家,这里面重要的是中国和印度,尤其是中国。中国出口的产品大都是消费品,但中国的公司没有定价能力,所以中国的出口帮助美国等发达国家减低了通货膨胀。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仍将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当然其重要性可能会慢慢的降低一些。如果中国工人工资提升的话,出口成本也会增加。另外如果中国继续鼓励消费,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和档次,并从消费品逐渐转向机械电子产品,那末中国出口的商品对美国等发达国家控制通货膨胀起的作用有多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另一方面,新兴市场国家、发展中国家仅出口玩具和成衣到美国等发达国家去,其高速经济增长也带动了全球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
所以新兴市场国家、发展中国家对全球通胀的影响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中国等国出口消费品可能有助于降低全球通货膨胀压力,但是另一方面,石油和原价格的价格上涨,反过来又增加全球通货膨胀的压力。
二、全球通货膨胀对中国的影响
虽然欧洲的通货膨胀不是主要的问题,日本的通货膨胀较低,但美国的通货膨胀比中国要高出两个百分点而且上升幅度较中国快。在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日益紧密的时候,虽然中国的经济,货币政策,汇率政策与美国的关联度相当高,但是中美通货膨胀水平之间的差异越大,中国的货币政策继续依赖美联储的政策来做名义锚的合理性就越小,就越有必要增加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另外有必要进一步增加汇率政策的灵活性。这也有很多的理由。中国2005年的经常帐户顺差可能达到GDP的7.5%,在这种情况之下贸易压力变成一个越来越大的问题。另外近来美元实际上对日元和欧元升值,如果中国想要进一步改善汇率机制的话,现在可能是最好的时机之一。在美元升值的这个时候增加人民币汇率政策的灵活性应该更容易一点。
在扩大汇率的浮动性的过程中,没有必要再进行一次性升值,应该让新的汇率机制充分发挥作用,逐渐确立信誉。如果扩大人民币的浮动范围,这个过程中人民币可能会小幅升值。一个可行的做法是让人民币和美元汇率浮动区间扩大一点,比如说由现在的每日间0.3%增加到1.0%甚至1.5%,并让新区间真正工作,使人民币小幅多步地升值。同时让人民币的汇率水平反映市场供求关系,面临升值和贬值的压力,而不是一路往上猛升或狂跌。
三、产能过剩和通缩的风险分析
中国会不会出现通货紧缩?要分析中国对全球通货膨胀的影响,必须分析中国会不会有通货紧缩的风险。巴克莱的观点是认为中国通货紧缩的风险在2006年会非常小。有几方面的因素在起作用,一是中国本身的CPI已经不大准确地反映价格水平。如果CPI篮子要做一个适当的调整,那么其反映出来的价格水平可能比现在要高。这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二是中国还有一些价格控制,尤其是关于汽油价格,还有其他一些领域,这些机制是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的时候新引入的。当时的政策是为了防止价格上涨,但现在的价格上涨后面的动力和原因跟宏观调控的时候很不一样。宏观调控的问题主要是中国国内问题,现在的原材料和石油价格不是中国一国能控制的国际市场问题,而且宏观调控是由于中国宏观经济过热,现在问题不同,仍使用价格控制的机制是否有必要?如果让这些机制逐渐退出,原材料和石油价格会逐渐反映到消费价格上。
第三个因素是现在全球的环境有两个大的变化。一个是几年前亚洲国家面临通货紧缩的时候,整个亚洲都是面临同样的问题,而且美国通胀压力很小。今天的情况是亚洲其他的国家并不面临通货紧缩,而且美国现在面临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的问题。另一个大的变化是关于日本,日本这次的经济复苏是实在的。如果亚洲最大的经济体日本有一个比较良好的经济表现的话,对中国应有正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从中国进口的需求也可能会有助于中国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上升。把这几方面的因素都统筹起来考虑,我觉得中国面临通货紧缩的风险在2006年是很小的。
有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本身产能过大,导致了通缩的压力过大,而由于有通缩的压力,人民银行不应该有任何升息的举动,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通货紧缩的压力变得更大。我认为,通缩压力实际上是结构性的问题,一个主要的结构性关联是因为中国的资本成本特别低,所以就有很多的投资,很多的投资就有很多的产能,导致通货紧缩的压力,反过来要求中央银行不应该提升利息,因为升息可能会增大通货紧缩的压力。这是一个怪圈。当然结构性调整需要很长时间,但是增加货币政策灵活度也是必要的。在适当的时候合适的利率调节有助于打破结构性怪圈。
同时,我觉得产能变化是一个经济周期现象,但在中国,经济周期被人为地拉长了。中国目前由于资本市场不完善,使得大规模的兼并比较困难。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周期到尾部的时候自然也会产能过大,主要解决办法是靠公司兼并,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资本市场来完成的。目前通过中国的资本市场兼并可能比较困难.但中国需要这样一个兼并的机制。
中国一方面出口很多,另一方面要在国际上采购大量的原材料,但由于缺少龙头企业,出口和进口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分散报价的体制,定价和报价能力弱。中国应该鼓励竞争并发展资本市场,竞争过程导致强的企业扩容,弱的企业、效益差的企业被兼并掉,资本市场协助这一过程尽快和高效地完成。兼并出来的强的企业本身效益比较高,也有助于解决一些行业中可能的产能过大问题,并有助于提升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定价和报价能力。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一些在国际市场上有定价和报价能力的中国龙头企业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