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战略管理培训 / 战略管理培训:CPI和PPI是否会循环上涨

战略管理培训:CPI和PPI是否会循环上涨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0日 战略管理培训

本文出处:中国改革论坛作者:胡月晓

 2008年1月,CPI和PPI双双处在近3年来的历史高点。在CPI自2007年4月份突破3%的政策底线持续高位运行的情况下,PPI指数的持续攀升,引发了人们对CPI和PPI是否会相互推动、循环上升的通胀恶化局面的担忧。果如是,中国宏观经济将被迫采取急刹车,对经济的损害将非常巨大。但我们认为,CPI和PPI出现循环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虽然从表现形式上看,通货膨胀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即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但从其产生原因看却并不一定是货币现象,经济运行中也有可能出现因供求失衡导致的钱少物贵的现象。从本轮价格上涨的背景和实质原因看,本轮通胀在产生因素上,是不折不扣的一种货币现象。

  本轮CPI上涨是在实体经济领域供求基本平衡的情况下发生的,宏观经济运行也并没有出现结构明显失衡的现象。本轮CPI上涨更多的是一种货币现象,是货币发行过多的结果。货币发行过多引起资产价格的暴涨,资产价格上涨使得实体经济活动中融资便利性增加,导致投资上升;资产价格上涨还通过财富效应引起消费需求增加;在更深层次上,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高收入阶层占有社会财富比例过快增长,这个阶层追求财产性收入的结果,造成资产价格膨胀;追求消费升级的结果,造成奢侈品市场的旺盛,带动一般物价水平的提升。货币发行过多→资产价格上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最终表现为通胀,上述联动过程的先后顺序和时间性非常明显,从各国实践看,中外莫不如是。

  货币过剩导致对消费商品需求的增加,消费需求增加引起对生产资料等投入品需求增加,由于生产能力充足,生产资料市场于是就表现出产销两旺局面。如果货币过剩持续时间不长,市场预期心理因素没发生大的变动,在一个生产资料供求平衡的市场上,生产资料价格不至于发生大的变动,就如2007年单单消费价格上涨一样。市场价格最终是由供求状况决定的,供求平衡的情况下出现价格普遍上涨,说明市场体系外的因素发生了变化,即货币发行过多最终传导至生产资料领域。因此,PPI的上涨从根源传导机制上看,也是货币发行过多的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PPI的上涨表现为供应增长跟不上需求增长的形式。从国际上看,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真实GDP增长率连续4年超过3%,中国经济增长则连续6年超过8%,最近3年则超过了10%。经济繁荣引起了对商品的旺盛需求,对各种生产资料的需求大为增加。从供给的角度,生产资料的生产受技术、资源限制不可能和需求同步增长,经济运行过程中各部门间的结构也可能出现偏差。在货币流动性过剩充斥经济体系各个角落的世界里,供不应求的商品价格立即上涨,进而供求平衡的其它商品也会跟着上涨,最终整体价格水平的上涨就不可避免。

  通胀的根本推动因素是资本和劳动力成本。既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资本和劳动力的价格决定了一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成本水平、真实价格水平。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还将维持低成本的水平;货币流动性充裕的状态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逆转,故而资本的成本也较为低廉。在货币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市场利率的上升只能引起资金名义成本的上升。

  在资本和劳动力真实成本维持稳定的情况下,CPI和PPI的上涨就不是互为成本推动的结果,而货币发行过多导致的名义形式的上涨。因而,此次PPI的上涨具有补涨性质。

  由于本轮CPI和PPI上涨,是在货币流动性过剩情况下名义成本上升推动的结果,只有流动性回到正常水平,价格的上涨趋势才会终止,需继续加大流动性回收力度。同时,采用不对称加息,减少利差水平,可使金融机构加强投资项目的审查,减缓放贷增长速度。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