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王家春
不论是股市、楼市泡沫的破裂,还是美欧需求的急剧萎缩,都会给亚洲带来一场灾难,而现在是这两方面问题的叠加
对于中国来说,如何面对未来的亚洲和全球危机形势,从战略层面谋划应对之策,已经迫在眉睫
很多人认为当前的经济金融危机只是美欧的危机,但实际上我们所面临的是一场自工业革命以来最惨重的、几乎没有哪个经济体能够“独善其身”的全球性金融经济危机,美欧危机只是这场全球危机的序幕,而中国身处的亚洲距离一场比上世纪90年代以来更加严重的金融风暴已经为期不远。
自1990年以来,亚洲爆发过两次严重的金融危机。一次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爆发的日本金融经济危机;一次是1997~1998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我们可以将当前亚洲经济的危险程度与上述两次危机爆发前相关经济体的危险程度作简要比较。
其一,中国内地、印度、越南等经济体最近几年膨胀起来的股市和楼市泡沫,胜过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日本和90年代中期的泰国、马来西亚、韩国、印尼、中国香港等。就房价收入比、房价租金比、空置率等指标而言,中国和印度最近几年的楼市泡沫都是创纪录的。
可以这样讲,即使美欧金融经济危机不存在、他们的进口不萎缩,亚洲一些国家的股市和楼市泡沫的破裂也极有可能使亚洲上演第二次区域性金融经济危机。
其二,整个亚洲,包括该区域所有的经济体,目前所处的外需环境比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或中后期要严酷很多。美欧已陷入百年一遇的最严重的金融经济危机,这对于上世纪50年代以来逐步发展起来的、过度依赖美欧需求拉动的亚洲经济来说,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冲击。
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和欧洲经济的基本面看上去是健康的,因此亚洲经济运行所依赖的外需是基本稳定的。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东南亚新兴经济体(先有“四小龙”,后有“四小虎”)用低成本挤占了日本在美欧和全球的市场份额。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和印度又用更低的成本挤占了东南亚其他经济体在美欧和全球的市场份额。
尽管有亚洲的区域转移,而且出口能力时常超出外部需求,但美欧消费能力的基本稳定为亚洲实体经济整体上的基本稳定提供了重要支撑。可现在,美欧陷入百年不遇的金融经济危机,外需的“蛋糕”将大幅度缩小,亚洲各经济体很有可能上演一场比1997~1998年更加惨烈的货币贬值。
在以上两方面的问题中,任何一方面的问题,不论是股市、楼市泡沫的破裂,还是美欧需求的急剧萎缩,都会给亚洲带来一场灾难,而现在是这两方面问题的叠加。
实际上,韩国、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绝大多数亚洲经济体的货币已经踏上贬值的路途。年初以来,韩国、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货币的贬值幅度分别达到58%、27%、17%和15%;印尼贬值幅度达到11%。泰国货币从2007年8月就已开始贬值,迄今累计贬值幅度达到17%,越南货币年初以来贬值幅度也达到了7%。尤其值得警惕的是,近期亚洲各种货币表现出加速贬值的势头。到目前为止,人民币依然比较坚挺,但进入2009年之后,在出口下滑和资本外流等因素的共同冲击下,人民币也存在不得不贬值的隐忧。
楼市和股市就更不用说了,全面下挫的趋势十分明显。年初以来,中国和越南股市的跌幅一直位居全球前列。印度股市现有的跌幅不及中国,但赶超中国是其必然趋势。印度和越南等周边经济体的房价比中国更早表现出全面下挫的势头;但随着上海和北京这两个房价最坚挺的城市分别在今年7月和9月显露出房价环比下降,中国房价全面走低的趋势基本上已经形成。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进入下半年尤其是9月份,中国财政收入同比增幅大幅下降到3%。而亚洲其他经济体的增长速度从今年二季度开始,也表现出普遍下降的势头。
当然,从更广的视角看,亚洲大危机只是不断蔓延的全球大危机的一个局部,在欧美衰退、亚洲衰退的冲击和影响下,中东、拉美和非洲的资源出口国也将滑向痛苦的深渊。
对于亚洲经济体而言,除了前面提及的可能为了争抢美欧市场缩小的蛋糕而再度上演一场贬值竞赛外,可能导致亚洲货币大幅贬值的因素还有不少。热钱流出、内资外逃就是很大的隐患。前几年赚得盆满钵满的热钱会像潮水一样退去,一部分国内资本也会像前次危机时那样,跟着撤出。
另外,像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曾经出现过的一样,我们还要警惕在亚洲经济和股市见底之时,美欧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涌入亚洲,来一场廉价大收购。
对于中国来说,如何面对未来的亚洲和全球危机形势,从战略层面谋划应对之策,已经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