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在全球政策联动的救助下,生产率在危机期间并未下降且长期增长极具韧性的美国经济有较大几率避免大萧条式的经济崩溃。不过,程度稍显温和的经济衰退依旧不可避免。
■程实
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风高浪急,大萧条的阴影时刻笼罩在市场之上,从金融危机到经济危机究竟还有多远?数据海洋中的拾贝也许能够带来不失理性的答案。
首先必须提及的是,今年二季度2.8%的增长指标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美国经济内需萎缩的趋势。2007年三季度至2008年二季度,扣去贸易贡献后的美国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14%、0.13%和-0.13%,大大低于1975年以来131个季度平均的3.28%,而上一次该指标出现负值还是“9·11”事件发生的2001年三季度。由此可见,美国经济的内需不足其实早有端倪。
消费增长明显放缓。2008年7月和8月,美国名义消费同比增长4.9%和4.6%,不仅低于6月的5.2%,还低于次贷危机爆发13个月平均的5.18%和1991年以来212个月平均的5.58%;实际消费同比增长0.4%和0.1%,不仅低于6月的1.1%,还低于次贷危机爆发13个月平均的1.73%和1991年以来212个月平均的3.21%。
企业生产开始萎缩。2008年7-9月,美国工业产值环比增长率分别为0%、-1%和-2.8%,远低于1920年至今1066个月平均的0.29%,其中,9月的-2.8%不仅创1974年12月以来最差表现,还在近88年1066个月中排在最差月份的第44位。产量下降的同时,美国企业还在减少生产能力的使用,2008年7-9月,美国设备利用率分别为79.6%、78.7%和76.4%,不仅低于二季度末的79.7%,还大大低于1967年至今502个月平均的81.38%。
批发零售同时下降。2008年7-9月,美国商品零售环比增长率分别为-0.6%、-0.4%和-1.2%,不仅自1992年以来首次连续三个月负增长,还低于二季度末的0.1%和1992年以来200个月平均的0.41%。
就业形势不断恶化。2008年7-9月,美国失业率分别为5.7%、6.1%和6.1%,高于二季度末的5.5%和1948年以来729个月平均的5.59%,8月和9月的6.1%创2003年9月以来的新高。平均失业期则为17.1周、17.4周和18.4周,高于1948年以来729个月平均的13.52周,9月的18.4周,为2005年8月以来新高。
房产市场深度萎靡。2008年7月和8月,美国现房销售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2.8%和-10.7%,连续31个月负增长;新房销售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4.7%和-34.5%,连续33个月负增长;建筑开支同比增长率均为-5.9%,连续22个月负增长;7-9月,建筑开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2.2%、-35.7%和-29.5%,连续31个月负增长;截至9月30日,彭博美国房产指数为198.71点,同比下降16.9%。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经济指标公布较为滞后,9月中下旬次贷危机剧烈演化对实体经济产生的影响尚未体现在以上数据之中。最新的金融市场动荡及事态变化,可能通过以下渠道对美国实体经济造成进一步打击:其一,信贷紧缩的失控可能导致非金融企业现金流发生困难,进而引发利润下降、经营收缩、裁员减负的循环,给增长和就业造成负面影响;其二,金融恐慌的蔓延可能导致经济信心下降,个人消费和企业投资进一步收缩;其三,投资银行领域的急剧收缩可能导致企业兼并、债券承销等业务大量减少,进而减弱实体经济部门的活跃度;其四,市场预期的全面下调可能导致宏微观经济主体进一步减少支出,进一步恶化内需不足的局面;其五,金融危机全球蔓延导致的世界经济放缓以及金融动荡中美元币值的持续坚挺可能减小外需增长动力,削弱近期贸易对美国经济的支撑作用;其六,在美国财政状况日趋紧张的背景下,旨在缓解金融危机的救助政策可能对旨在刺激经济增长的长期政策产生“挤出作用”;其七,金融动荡中美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步大幅放松可能带来双赤字恶化、透支模式深化等长期风险,弱化美国经济的长期增长稳健性。
由于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传导具有滞后性,因此次贷危机剧烈演变的经济影响将在2009年集中显现。次贷危机由金融危机转变为大萧条式经济崩溃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其一,美国救助政策无法在四季度有效缓解信贷紧缩,货币市场完全陷入“流动性陷阱”;其二,信贷紧缩从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领域快速蔓延,非金融企业正常商业融资出现严重困难;其三,美国新总统的施政纲领和具体措施与现有救助政策风格迥异,导致政策连续性受到破坏,进而重蹈大萧条期间“企业失灵”的覆辙;其四,美国国债发行遭遇挫折,导致救助政策缺乏足够财力支持;其五,次贷危机在金融领域的风险扩散完全失控,商业银行继投资银行之后大面积出现生存困难;其六,全球保护主义广泛抬头,进一步恶化世界经济放缓背景下的贸易环境,并对国际货币政策协作产生负面影响。
从目前的事态发展来看,虽然不能排除大萧条重现的可能性,但在全球政策联动的救助下,生产率在危机期间并未下降且长期增长极具韧性的美国经济有较大几率避免大萧条式的经济崩溃。不过,程度稍显温和的经济衰退依旧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