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经济开始进入政策效果的整固期,下一步的政策重点应当强调推动宏观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从企业主导的需求,转换到市场驱动的需求。温家宝总理也多次强调,将丰富完善一揽子计划。在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国内多个部门近期纷纷出台政策调节宏观经济,多管齐下助推实体经济进一步恢复增长。
热点评述:各部门纷纷“动态微调”优化升级刺激宏观经济政策
央行方面,除了引导后续信贷投放进行结构性调整外,为了应对9月的到期资金洪峰,央行在公开市场的操作力度也明显加大。9月1日央行发行了850亿元1年期央票,较上期增加200亿元,同时进行300亿元28天期正回购,较上期增加200亿元。9月3日发行950亿元3月期央票,较上期增加150亿元。预计9月内央行将加大资金回笼力度,以保障未来市场流动性的稳定。分析人士指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已由之前的价格手段为重点逐步转变为数量控制,同时期限结构方面也有所变化。尽管央行多次强调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动态微调的大幕已经缓缓拉开。
银监会方面,近日银监会对《关于完善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做出适当调整,对银行间交叉持有的次级债从附属资本中扣除,将按照“老债老办法,新债新办法”来执行,同时,银行互相持有的新增次级债将分年从持有方附属资本中扣除。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政策将有助于优化次级债务资本工具的投资者结构,同时不会减少商业银行次级债务资本工具的发行量。分析人士认为,分年扣除的办法其实是设置一个缓冲期,使银行逐渐退出次级债发行市场,同时为保险等其他投资者的壮大赢得时间。
另一方面,为了防范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银监会近期通过监管发现个别股份制商业银行部分业务隐藏着潜在风险,增长速度较快,导致资本充足率接近8%的最低监管标准。为此,银监会已经对这些银行进行了风险提示,采取了包括限制市场准入在内的监管措施。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透露,银监会已对几家资本充足率低于9%的银行暂停新业务、新机构审批。
此外,发改委地区宏观经济司司长范恒山在近日表示,近期中央还将推出一批区域发展的政策措施,一些新的增长点,比如鄱阳湖宏观经济区,将很快提上国家政策层面。另据媒体报道称,深受民营企业主和市场关注的促进民间投资新政策,也终于有了眉目。在三易其稿后,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即鼓励民间投资20条,已于8月上旬上报国务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