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钢民政企业公司经理孙志国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提出,当前,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正在有序地进行,其中坚持理论同实际相结合是开展这次活动必须坚持的原则,如何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达到进一步求深入,见实效的目的,是目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通过近期的学习,认真思考,在快速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条件下,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做为企业进行这样的学习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孙志国说,回顾鞍钢民政企业公司二十三年的历史可算是足迹闪光、经历坎坷,然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思路或者标准评估企业进行反思,会提出诸多问题,表现在观念上、体制上、制度上、机制上、装备上等等。我认为解决这些问题是必要的,但是当务之急不是限于上述的战术问题,而是关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涉及到企业的长远的目标和规划问题,商海远航,激流险滩,方向不明会发生什么,显而易见,这就是我们在这次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中必须解决的五个问题之首要问题。(五个问题为发展战略问题、发展目标问题、发展动力问题、发展瓶颈问题、发展保障问题)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战略思想、战略管理理论逐步进入了企业经济领域。应用这一军事理论审视分析民企公司的状况,在一些企业的经营管理日常决策中,存在着抓目疏纲、顾此失彼、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捡芝麻丢西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见短视;朝令夕改、决策随意、心中无数、方向不明;无人可用、无人可信;知其然不知所以然,问题不清办法多,方向不明决心大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对企业的科学发展和有效管理十分必要而又迫在眉睫。
孙志国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在参与市场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的,因此说,要想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对企业总体目标及根本对策做出全局性(不是局部)的长远(不是短期)的谋划,而这种谋划正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企业厂长(经理)的战略思维,我们一些企业的领导者正是由于有了这种正确的战略思维,确定和实施了企业战略管理,使企业调整了航向,走出了低谷,得以很好的发展。在全公司建立学习型企业、实施开放型经营、模拟民营型管理;把市场做大,产品做强,机制做活,管理做实,形象做好;打造实力的民企、活力的民企、品牌的民企、魅力的民企、和谐的民企。”‘三型’、’五做’、’五个打造'”的总体战略确立实施后,各企业厂长(经理)应站在更高、更长远的角度审视企业,着手根据产业特点、环境、资源等实际情况制定出分级战略(对本企业而言就是总体战略)。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在战略决策上减少失误。鞍钢实施主辅分离后,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正在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当前在战略管理上首先应提升认识,认清我们民企所处的环境。
一是来自于政策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过去民企依附在鞍钢主体厂矿,资源问题、市场问题都有优惠的待遇,现在大厂办小厂,小厂吃饭靠大厂已成为过去,国家所给予的税收减免政策也发生了变化,原有的优惠的政策,优厚的待遇,优越的条件已所剩无几。二是来自于市场竞争带来的挑战。站在市场经济的新视角,重新审视民企,会发现在技术力量、装备水平、研发能力、人员素质上都存在与环境不相适应的问题,让我们本来很很熟悉的企业一下子变成了陌生。另外,冗员过多、负担过重的问题也凸显出来。三是来自于企业内部体制机制弊端带来的挑战。象我们这样的集体福利企业全国为数不多,一方面谋求企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更要保证其残疾职工的生活稳定,企业在适应市场经济规律、优胜劣汰,提升效率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障碍,象民营企业那样建立起适应市场要求灵活的用工制度、分配制度、人事制度,还需要一个过程。
孙志国认为,综上三点是民企公司每一个企业概莫能外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回答和要解决的问题。”等、靠、要”的思想,悲观的情绪,埋怨的情绪,都是要不得的。分析和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资源进行整合,实施战略思维和战略管理,确定战略指导思想,制定战略目标,抓好战略重点,打造一个全新的企业是我们适应环境变化,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应该说就战略管理而言,总结起来民企公司在参与市场竞争中,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经过几年的努力、探讨并结合经营管理实际,确立了经营发展战略,较好地实施了战略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主要表现为:
一是确立了战略指导思想。为适应快速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坚持依托鞍钢面向社会,建立学习型企业,实施开放型经营,模拟民营型管理,在用活用足优惠政策上狠下功夫,充分挖掘企业潜力,资源进行整合,明确提出把企业办成全国最大、最强、集工商贸一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民政福利企业集团。
二是确定了战略目标。把市场做大,打造活力的民企。确立10项主导产品,经过三年的努力已经实现营业收入八亿元。把产品做强,打造品牌的民企。实现了产品收入占总收入的60%以上,每年新产品收入占总收入的10%以上,所有产品全部”贯标”,部分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把机制做活,打造魅力的民企。建立了激励与约束机制,坚持人事、用工、分配制度市场化原则,招聘能人,攀高结贵,激活生产要素,盘活了存量资产,强化了无形资产的管理。注重了外围环境的建设。把管理做实,打造实力的民企。落实了资产责任,增加了企业积累,强化了财务管理,压缩了不合理成本、费用实施绩效管理,信息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提升了劳动生产率和收入利润率,人均收入实现20万元。把形象做好,打造和谐的民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知名度,厂长(经理)知名度、产品知名度,创新员工的价值理念,形成共同价值观,实施了企业制度重建等七个课题的研究,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过硬的团队、过硬的管理、优秀的项目、优秀的企业,”两优两硬”建设深入人心,成果显著。
确立战略目标激励人心,实施扶残解困温暖人心,强化企业文化凝聚人心。实现在岗职工工资不欠,下岗职工养老金不断,企业员工的工资水平逐年提升。
三是确立了战略重点。实施了科技创新工程。依托鞍钢面向社会,抓好人才资源管理,制定实施产品开发规划,形成核心竞争力,每年平均开发出新产品3-5项。实施了精细经营工程。落实了资产经营责任,强化了绩效考核管理,确保了资产保值增值,加强了财务监督与管理,降低了生产成本及费用。实施了引资引智工程。多渠道融资,多层次引才,多形式合作,多方位交友,打造人脉环境。挖潜血缘、地缘、学缘、乡缘、事缘资源,企业的活力不断增强。人力资源管理已纳入到议事日程上来,一批年青的骨干日渐成熟。
经过近几年来的努力,全公司的总体经营形势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在鞍钢集体企业中形象已经显现出来,在强调企业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前提下,进一步明确公司总体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推进各企业分级战略的制定、完善和实施,包括企业的远景计划、模式、定位,特别是内外部的可利用资源,回答解决企业面临的三个问题:第一发展方向;第二经营范围;第三竞争优势。通过识别和鉴定企业现行的战略,对企业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测定和评估企业自身素质,评价和比较战略方案,做出战略决策,是十分重要的和非常紧迫的任务。
孙志国提出,在战略决策上:要注意处理好战略同策略的关系问题战略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策略具有局部性和短期性,战略指导策略。战略目标要通过各种各样策略予以保证和实现,策略服从战略,为战略服务。在日常经营决策中要解决企业事无巨细、抓不住主要矛盾,管理经营不得要领。在战略制定上应特别注意这一点。同时各企业在制定分级战略时应注意体现五个特点。
应体现出全局性的特点。各单位都要根据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在研究把握企业内外部环境资源条件,以及企业生存发展全局性指导规律的基础上,对企业的总体发展及其相应的目标与对策进行谋划,不论是人财物,还是产供销,都要涉及到企业的全员性、全厂性和全过程性。
应体现长远性的特点。公司所确定的战略规划三年为一个周期,今年是收关之年。做为基层企业的领导班子应当从企业更长远的角度来思考谋划分级战略的管理,应注重企业长远的根本利益,而不是暂时的眼前利益。鼠目寸光、急功近利、短期行为都是与企业战略要求相违背的。
应体现抗争性的特点。企业战略是企业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谋求生存发展而制订的。市场的法则是优胜劣汰,市场的需求、价格、竞争决定着企业成败,”时间是金钱也是费用”,”员工是资本也是成本”,企业要以比对手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服务、更优的产品取胜。企业战略的正确与否至关重要。战略正确,就能取得优势地位,战胜对手,才能使企业不断兴旺发达。战略失误能造成误导,会使企业蒙受损失,甚至导致失败。
应体现稳定性的特点。企业战略一经制订,必须形成全体员工的共识(大家想到一起),共鸣(大家说到一起),共振(大家做到一起),成为企业远航的方向,这就要求领导班子(决策者们)在对企业日常管理中把握好、控制好,力求相对的稳定性,禁止朝令夕改。
应体现开放性的特点。免税政策、有价值的经济信息、人脉、技术专利、用户,这些都是企业的无形资产,盘活开发利用好这些资源,必须以开放的理念,开放的经营,开放的市场获取更广阔的生存空间。通过学习掌握了技术便成了专家;攀高结贵与巨人同行,你就是巨人。企业经营只靠一个关系、一个产品、一个市场,必然一个结果—-死亡。
孙志国认为,所有企业都应制定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分战略。不同的企业,情况不同,因企而异,可以从产品战略、技术开发战略、人才战略、低成本战略、开放型战略、企业文化战略来考虑,坚持实事求是正确把握方向,合理利用资源,准确评估企业优劣,搞好合理定位。这一点将是我们在办企业的思路上,管理企业的方法上,经营的理念上都要重新思考和自省,特别是各企业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所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问题。
总之,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解决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俗语道”不谋全局者不可谋一域、不谋长远者不可谋一时”,实施战略管理正是站在历史新的起点上,挑战自我,运筹帷幄,要回答企业会不会发展、能不能发展、怎样发展的大问题。通过学习实践达成共识(想到一起),共鸣(说到一起),共振(做到一起),实现可持续长远发展的目标。制定、完善并实施好企业的战略(对公司而言,是总体战略框架下的分级战略),是我们必须完成的重要管理任务,也是商战中取胜的关键,如同部队打仗,战略出了问题,兵败如山倒,不可救药,残局不可收拾。通过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能够把全公司的战略管理推进一步,将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也是开展这一活动不可多得的重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