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能够享有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需要人类世世代代的共同奋斗。现在是从传统增长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转变时期,因而最近几代人的努力是成功的关键。必须从现在做起,坚定不移地沿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道路走下去。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迅猛发展,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的繁荣,也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对此,人们产生了盲目乐观情绪,好象自己已经成为大自然的主人,可以长期掠夺资源而不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然而,这种掠夺式生产已经造成了生态和生活的破坏,大自然向人类亮起了红灯。
人类的明天将是什么样子呢?悲观主义者描述了世界末日的景象,向全世界敲响了警钟。人们承认面临的严重危机,但是可以通过共同的努力战胜它,寻求新的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初步成果
70年代以来,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引起了各国人民和企业的重视。通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在确定新的发展目标,开发新的清洁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尽管前进的道路上还有许多困难,只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就能克服这些困难,战胜新的挑战。人类社会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已经迈出了最初的几步,人们必将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政策和策略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来自113个国家的1300多名代表聚集在一起,第一次讨论全球环境问题及人类对于环境的权利与义务。大会通过了划时代的历史性文献–《人类环境宣言》,该宣言郑重申明:人类有权享有良好的环境,也有责任为子孙后代保护和改善环境;各国有责任确保不损害其他国家的环境;环境政策应当增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潜力。会议确定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要求世界各国每年的这一天开展活动提醒人们注意保护环境。会后,尽管一些工业国在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但区域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仍然日益严重。为此,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了“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大会回顾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以来全球环境保护的历程,敦促各国企业和公众采取积极措施,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作出共同努力。会议通过了关于环境和发展问题的《里约热内卢宣言》。还通过了《21世纪行动议程》,具体规定了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
绿色浪潮
绿色产品,就是不仅产品本身的质量要符合环境、卫生和健康标准,其生产、使用和处理过程也要符合环境标准,即不会造成污染,也不会破坏环境。因为绿色是象征生命的颜色,代表着充满生机的大自然,公众就把这类与大自然相协调的产品统称为绿色产品。绿色产品提醒消费者,购买商品时不仅要考虑商品的质量和价格,还应当考虑有关的环境问题,这就使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注意保护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使对环境有害的产品逐渐退出市场。绿色行动,许多国家的企业和公众为保护环境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以“保护环境,崇尚自然,促进可持续的发展”为核心的“绿色时代”。荷兰率先征收“碳素税”,以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征税对象,谁排出的二氧化碳多,谁就要多交税。法国环境部长发起了一场“绿点”标志运动,要求生产厂商保证对商品使用后留下的包装进行适当处理,避免人们将这些包装物直接扔到垃圾箱里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绿色和平组织”,十分积极地宣传和提倡保护环境运动。瑞典的孩子们则将出售废品的钱筹集在一起,购买了中美洲哥斯达黎加一片面积达6.5万公顷的原始森林,严加保护,不准任何人破坏,这一举动表明,民众团体保护环境的行动已经跨越了国界。
人与生物圈计划
生物圈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底部在太平洋最深处,大约为海平面以下11千米;顶部大约在大气层距地面18千米的地方,总共不到30千米。这里有水、空气、土壤和阳光,温度比较适中,能够维持生命。生物圈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基地,它不仅构成人们生活的环境,还是资源的主要来源。人类要在地球上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保护好生物圈,珍惜现有的各种资源,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让资源能够有效的循环使用。
自从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人与生物圈计划”以来,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这项计划。20多年来,先后有10000多名科学家直接参加了研究工作,研究课题数超过1000项。世界各国建立的具有不同代表性的生物圈保护区已经有200多个,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生物圈保护网。计划的实施,将增进人类对整个生物圈的了解,加强对各种区域生态结构和功能的系统研究,帮助预测人类活动将如何影响生物圈和资源,而生物圈和资源的变化又对人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研究成果将为合理利用和保护生物圈资源,保存遗传基因的多样化,以及改善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国土治理与绿色造林工程
国土整治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首先,企业制定了一批总体规划,如《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全国海洋开发规划》、《中国七大江河流域综合规划》等。其次,组织开展国土资源开发与环境整治,以及能源、水资源等与国计民生有重要联系的课题研究。第三,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例如,到1995年,70%以上的耕地得到了有效保护,综合治理沙漠375.9万公顷,全国森林面积达1.34亿公顷,建立了14处各类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中国管辖的大部分海域水质及周围海域生态环境基本保持良好状态。
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让人类子孙后代能够享有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需要人类世世代代的共同奋斗。现在是从传统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转变时期,因而最近几代人的努力是成功的关键。
绿色之风
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产品绿色革命已成为国际潮流,这种产品绿色革命是环保科学和技术工作者互相协作、共同努力的结果。绿色产品的蓬勃兴起给环境日益恶化的地球带来了一线生机。比如无氟冰箱已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瑞典研制了一种风力冰箱,其压缩机由装在室外的风车带动。法国生产了一种用日光辐射作能源的冰箱,以甲醇和活性炭作制冷剂。我国科技人员正在研制一种以氨、水、氢作介质,在热力推动下使介质不断循环而制冷的吸收式冰箱,液化气、煤气、沼气、煤油等都可以作其热力能源。
绿色电脑在美国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和我国台湾省的宏基公司已研制成功。这些绿色电脑的能耗只有目前同类电脑的1/4,制造电脑元件的过程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这种电脑能够防止电脑辐射从系统中逸出。电脑一旦陈旧,可以回收,再次利用率很高。渴望绿色、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愿望。
高科技描绘美好的未来世界
未来世界是美好而充满希望的,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带给人们新奇、舒适、健康的物质享受和极大的便利。
农业生产将实现高梦想。农作物的所有生长发育因子,包括空气、光照、水质、温度、湿度及养分统统由计度工厂化,利用设备完善温室大面积种植农作物不是算机进行严密控制。所生产的农产品不仅色、香、味俱全,营养价值高,而且完全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是高质量的无公害食物。海水灌溉将成为现实,从事农业工作将成为令人神往的职业。
人们创造丰富多采的物质世界的目标是”返朴归真”,每个人都在为回到蓝天绿地、青山碧水的大自然而努力工作。人们乐意骑一种健身自行车,既增进健康,又接近大自然,还节约能源。人们不仅钟情绿色清新的植物,还成为良禽益兽的朋友。在花园般的庭院中不仅有分类齐全的垃圾收集处理器,还会有自己精心制作的鸟巢。越来越多的人会在舒适、清洁的办公室中进行工作。即使原先在嘈杂车间中工作的生产工人,现在也只需在办公桌旁就能完成生产。未来的办公室将一改以往刻板、沉闷的气氛,而是十分注重环境的美化和协调,酷似大自然的环境。都市中将涌现出一片片绿洲,以“联想自然,表现自然”为基调的“绿色”建筑成为房屋建筑和市容建设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