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战略管理培训 / 战略管理培训:狭路相逢 樊纲暗指朗咸平不懂得宏观经济

战略管理培训:狭路相逢 樊纲暗指朗咸平不懂得宏观经济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0日 战略管理培训

“现在通胀的压力被夸大了,有些说法过于耸人听闻。”昨日,知名经济学家樊纲在厦门移动“全球通VIP讲堂”上表示,现在关键是要防股价、楼价等可能带来的财产通胀。一向对中国经济乐观的他表示,中国的经济复苏明年不会“掉链子”。
三因素可遏制通胀

  与郎咸平总是唱衰中国经济相比,他的“老冤家”、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昨日乐观地表示,中国、世界经济基本企稳。

  “现在有一些经济学家,动不动就批中国经济哪里哪里生病了,其实他是不懂宏观经济学。”尽管没有提到具体人名,但现场观众还是悟出樊纲指的是谁。

  针对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各国经济刺激计划带来的货币过剩,以及国内肉蛋价格反弹等可能会引发新一轮通货膨胀的论调,樊纲称这是后遗症,但还不必过于忧虑通货膨胀。

  “经济学从来就不承认有十全十美的政策,就是要在众多选项中挑一个最优的、后遗症较小的政策。”樊纲表示,目前全球产能普遍过剩,在供过于求的背景下,要产生物品价格的通胀很难;其次目前国内夏粮、秋粮丰收,猪粮比价整体比较稳定。而农产品价格的稳定有助于稳定劳动力成本;第三,虽然随着需求上升,全球资源价格上涨,但企业通过效率的提升,还是可以抵掉大部分成本。

  “因此,要产生物品价格的通胀很难,现在要防止的是财产的通胀。”樊纲说,流动性增加最容易导致的其实是财产的通胀。一个是股价、一个是楼价,以及未来预期上涨的资产价格,这就是最近资产价格猛涨的原因。

  谈及此,樊纲表示,2007年9月,当时骂声不断,但要不是当时中央果断对楼市进行宏观调控,在这一轮经济危机中后果不堪设想。明年“保8”没问题

  由于巨额财政投入,使得今年GDP增长中多了浓浓的财政贡献的成分。明年怎么办,还会不会有如此巨额的财政资金投入?

  “我觉得温总理日前在天津谈到财政刺激对GDP贡献时,有一个词特别好,就是‘自然减少’。”樊纲分析,今年3%的财政赤字是在去年“0”的基础上产生的,从简单的计算来看,这一举措对今年GDP的贡献就有3%;明年若财政赤字继续控制在3%,由于今年GDP基数增长了,对GDP的贡献很难达到1%。

  尽管如此,樊纲还是认为,今年不支撑经济增长的一些因素,明年会做出贡献。首先是房地产投资,因为去年的楼市调整,今年新建的楼盘比较少。而今年楼市又升温了,明年的地产投资肯定会增加。明年房地产投资恢复到20%-30%是可能的,而房地产投资占整个固定资产投资比例的30%,可以替代一部分今年企业投资的功能。

  其次,创下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低点的企业投资,在企业政策的引导下,今年底明年初也会有所恢复,而企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40%左右。

  “还有,金融危机后大家更喜欢买便宜货,中国产品高性价比优势会更明显。”樊纲表示,现在出口是负的20%,但到了明年很容易正增长。

  “这三个因素,再加上企业的支持还会持续下去,因此明年8%的增长还是可期的。所以说中国的经济不是W型,最多是V上的一小撇。”樊纲说。

出言谨慎的国家智囊

  两星期内,樊纲两次来到厦门。相比郎咸平以自由学者身份不断“放炮”的风格相比,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家智囊等名头,让这位帅气的经济学家出言极其谨慎,在回答听众提问时总是点到为止,并强调只是个人看法。

  问:这次金融危机号称是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但现在各国都谈危机快过去了。怎么看待这两个有点矛盾的现象?

  樊纲:现在可以说,世界经济已经企稳。这次危机避免了经济大萧条,很重要一点就是有了宏观经济学。1929年那次危机开始爆发时,还没有宏观经济学,因为宏观经济学是在1936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后开始的。

  可以说,现在各国解决危机的智慧和能力提升了。比如说,大家认可现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这次世界经济危机中的作用,很巧,他学的就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又恰好是如何面对大萧条,这直接促使了他快速要求美国财政部门出台有关财政刺激政策。当然,由央行行长直接要求财政部出台政策,在中国不可能出现,这是越权了。

  问:和去年的“哀鸿遍野”相比,现在华尔街的高管们不少又开始谈论高薪了,这是不是可以说明世界经济已经快速复苏?

  樊纲:美国银行公布的今年盈利数据很漂亮,但有一点大家不能忽视,因为这时美国改变了一个会计制度:只要债券没到期,价值就先不论。

  事实上,现在坏账、有毒证券还很多,但这一块先被放在一边,没被计入亏损。原来如果暴跌,10元资产跌成1元,那么多出的9元要冲掉;而现在这些资产只要还没到期就可以不冲抵利润。所以表面上看大家都盈利了,但是那些不良资产还在总资产内,所以问题远没有结束。

  今年美国有80多家中小银行倒闭,年底可能到140家。因此看来,美、欧、日三大经济体会有3-5年的零增长、低增长,甚至负增长都是有可能的。

  问:中国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在增加民营企业家强势的同时,却导致民营企业的部分退出。怎么看待这种“国进民退”现象?

  樊纲:其实我们有时候也要换位思考,试想这么多钱,如果一下子拨给私人企业,你们会怎么想,会不会有对官员产生腐败的嫌疑?从现在看,将资金投给国企确实比投给民企压力小,很多钱确实只能先拨给民营企业家。

  当然,虽然民营企业家搞大型项目发包时,民营企业应该也能拿到一些项目,但这确实是需要改善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刺激民营经济的复苏,面向中小企业的贷款,还有待促进。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