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连续几年的快速增长后,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首次出现了下行趋势。今年前5个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8.1%,而CPI的增长也促使东部沿海部分小品牌热水器纷纷倒闭,另一个方面,国内的热水器市场也面临着进一步洗牌,以海尔品牌战略为首的国际化厂商凭借强势品牌实力,继续做大市场,整个热水器行业的品牌集中度将进一步加剧。
三大因素冲击热水器企业
自去年以来,从珠三角、长三角到环渤海地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三个发动机连续发生了中小热水器企业倒闭事件,过热的经济往往伴随着紧缩的危险,目前国内的热水器市场也面临着来自几方面的多重施压。
一方面,由于CPI的增长,过去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三季度至明年都将减速。首先,由于楼市和股市财富大幅缩水以及负利率延续,居民未来的消费增长将减缓,特别是由于房产市场的交易额减缓,造成了家电需求的降低,这对很多热水器厂商可以说是致命的打击;其次,由于原材料价格和能源价格不断上涨会导致家电企业利润增速出现下降,企业自筹投资需求下降,同时从紧的货币政策又导致企业资金成本加大,相对来说,缺乏强大资本的中小热水器厂商并没有能力来打这场“持久战”;最后,由于全球经济的减速、人民币升值的累积效应、能源和环保等社会成本的不断上涨,将导致出口增速下降,这也使得一些过去依赖于出口国际贸易的厂商生存压力增大。
强势品牌做强做大国内市场
与中小热水器企业在通货膨胀压力下不堪重负的境遇相比,目前国内的一些大型企业,如海尔等厂商,反而呈现出强劲的抗压能力,据最新资料显示,在电热水器市场,海尔的市场份额4月份已经突破了40%,进一步巩固了第一的位置;同时,海尔燃气热水器也成功闯入了前三甲,进一步显示了海尔热水器的综合实力。尤其令人关注的是,海尔热水器销量的增长,是建立在防电墙、3D、无线通、恒温数码等高端产品销售迅猛增长的基础上。
一直以来,“高端战略”都是外资品牌在华的竞争制胜“法宝”。近年来,海尔坚持走高端化路线的战略变化也让其在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压力下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长,高端市场利润丰厚,相对而言消费群体也更加稳定,同时海尔品牌战略中还强调了品牌形象的建设,据海尔市场部负责人介绍,海尔的高端战略不仅意味着更高的产品品质,更重要的是强化企业对消费者需求的关注度,以更好的产品满足用户的需求。在海尔看来,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才是企业的努力方向。海尔在防电墙技术和3D动态加热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中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通过分析海尔品牌战略在通货膨胀压力下逆势而行的表现不难发现,在防电墙技术被写入新的国家标准之后,海尔热水器一直着重致力于整体品质的提升。目前,海尔热水器在消费者关注的性能、外观上都有了明显的变化,而最值得一提的是,与打价格战的中小企业相比,海尔已经形成了一个实力强劲的体系作为后盾,这一体系包括了优秀的研发力量,高素质的管理、市场、营销人才等。
由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在高通胀背景下,企业要想生存并且发展,需要拥有强大的整体实力作为保证,专家表示,未来的热水器市场将摆脱过去低端化竞争的态势,CPI的增长另一方面也对整个市场起到了过滤作用,在中国房地产和家电市场不断向精品化、时尚化、舒适化方向发展的同时,以海尔品牌战略为首走高端化路线的家电厂商将迎来更大的市场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