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战略管理培训 / 战略管理培训:混沌状态下的公司战略选择

战略管理培训:混沌状态下的公司战略选择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0日 战略管理培训

混沌状态下的公司战略选择

一、公司战略定义的演进

20世纪60-70年代,在企业外界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下,肯尼斯·安德鲁斯将公司战略一词用来描述决定、选择、实现公司目标的原则与政策以及定义公司将要从事的业务范围的决策模式,实际上是一个企业的整体思维模式,更确切地说,这意味着公司战略将处理公司所面临的任何一个问题;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外界环境的飞速变化,仅仅从整个公司层面上来考虑公司战略已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了,于是在20世纪80年代,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与他的一些同事将公司战略分成两个层面,即业务层面和公司层面的战略。其中业务层面的战略主要解决如何在一个具体的、可预测的市场上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问题;公司层面的战略是指一家多角化经营公司的总体计划,这种区分带来了许多分别适用不同层面的战略的、价值的重大分析框架和技术的产生,这虽使原本混沌的状态变得相对清晰,但却阻碍了两个层面战略中相互重叠的许多重要领域的重视,以及两者的整合。接着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所有企业都没法逃出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公司战略选择,公司都处在一种混沌状态,如何走出混沌状态已成为很多公司迫在眉睫的事情。为此,大卫·J·科利斯(David·J·Collis)与辛西娅·A·蒙歌吗利给公司战略一个更加个论的定义:所谓公司战略,就是公司通过协调和配置或构成其在多个市场上的活动来创造价值的方式。这个定义强调了创造价值作为公司战略的最终目标;同时对公司的多个市场范围给予关注。而且还既承认选择公司战略的重要性,也承认执行公司战略的重要性,这个战略定义虽然强调多市场范围即混沌状态,但他并没有提出在混沌状态下公司如何选择战略。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目前的混沌状态加以分类,并选择相应的战略。

二、混沌状态的类型

为了使公司在混沌状态下保持清醒的头脑,走出混沌,我们有必要对混沌状态进行分类,这种分类不是简单的分类,他是一种层层剥离、逐步递进的关系,目的是为了人们能够把复杂的混沌问题简单化,具体地说,是根据混沌状态的复杂程度可将混沌状态分为如下几类:

1、单一混沌:未来环境比较稳定,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即剩余不确定性很少,或它与战略决策的制订无关。在这种状态下,公司在预期目标明确的条件下,可以收集到相对稳定并需要的信息,采取传统或先进的战略手段,选择出对确定性战略足够精确的单一预测。

2、随机混沌:未来环境会出现一些变化,但不是很复杂,预期的目标也有几种可能,且可能的结果是离散的。这种状态下,公司可以对收集的资料采用各种决策分析模型、选想评估模型、博弈论方法来确定各种可能结果出现的概率,但无法确定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而且“如果结果是可预测的,战略中的一些要素(即使是不是所存的)就会发生变化”。这样战略的价值就主要取决于竞争对手的战略以及那些不被观察和预测的因素。

3、范围混沌:预期的结果在一个范围内,且这个范围由一些有限的变量确定的,但实际结果可能在范围中的某一点,不存在离散的情景。

虽然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如潜在需求调查、技术预测、未来情景规划来确定预期的结果,确定混沌的边界。但即使结果是可预测的,如果某些战略因素或者也可能是所有的战略因素都改变,就会导致战略的重新修订,像一般新兴行业或进入新地区市场的企业,以及技术驱动型的公司就会遇到此类状况。

4、全面混沌:预期结果无法确定,混沌状态内的各部分相互作用,使得环境实际上是无法预测的。主要是没有预测的情景基础,这种状况很难见,他通常持续的时间也不长,他们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向基础阶段的情况转变,但他们又确实存在,因此,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如类比、类似确认、非线性动态模型等方法来尽可能地降低决策的困难。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