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战略管理培训 / 战略管理培训:洞察中小企业发展战略

战略管理培训:洞察中小企业发展战略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0日 战略管理培训

  一、经济学对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理论研究

  近年来中小企业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所显示出的强大的生命力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使经济学家开始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问题。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中小企业作为生产方面的基本单位,被假定处于市场、技术、成本的约束下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用生产函数为分析工具来分析其投入产出功能。由此导出规模经济理论,即随着中小企业规模的扩大,生产的平均成本递减,亦即收益可以随规模扩大而递增。同时,人们还发现,中小企业的长期成本曲线可以在中小企业规模增大的一个范围内随规模扩大而增加,于是又有了适度规模的概念。规模经济与适度规模的概念是大中小企业具备市场竞争优势的理论基础。

  经济学家们对适度规模的进一步研究又为中小企业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解释。经济学家们发现,适度规模具有不同的情况。有的产业其平均成本随经济规模扩大,在一个很大范围内处于下降趋势。这种产业很容易出现超级大中小企业与产生垄断。但是,更多的情况是在某些产业中,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可以在相当规模方面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间。这样,规模不同的中小企业都可以实现经济效率最佳。同一行业内不同规模的中小企业可能都是适度的。

  经济学家的进一步研究指出,不能仅仅以既定的物质生产条件来考察经济规模。经济的适度规模除了技术、市场、成本约束以外,还要受到难以度量的因素的制约。如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政策的影响、市场需求、技术进步的要求与趋势等。

  另外,研究还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在很多产业中,中小企业的利润率与其市场占有率之间存在一种U型关系。这一关系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可以以目标积聚战略或产品差异战略与成本领先战略为主的大中小企业同样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

  二、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现状分析

  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现状一、中小企业管理意识模糊

  不少中小企业经营者长期以来重战术、轻战略,哪个赚钱干哪个,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只注重生产技术层面的管理,对经营理念、经营战略等重大问题要么忽视,要么不懂。有时为了眼前利益,甚至违反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缺乏长远打算和扩张动力。经营的盲目性、投机性、随意性特点突出。这些中小企业往往经不起诱惑,追逐”热点”,而跌入多元化陷阱。

  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现状二、经营活动的范围狭窄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素质偏低,其产品技术含量低、质量差、成本高。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主要面向国内市场,难以开拓国际市场,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市场完全开放,各类经济制度和法规逐步完善,中小企业间平等竞争的机制正在形成,以”低、小、散”起家的中小企业的生存”夹缝”已越来越小,可钻的”空子”越来越少,在资金筹措、市场进入、信息获得等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中小企业的活动范围和发展空间将面临大量跨国公司产品的严峻挑战。

  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现状三、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失误较多

  由于中小企业创业型的比较多,经理人来自不同阶层,很多不是职业经理人,没有受过正规的工商训练,加上社会认识和待遇的偏差,难以吸引到高素质人才,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故经营管理中的失误较多。

  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现状四、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部分地区、行业市场秩序较混乱我国一些地方企业为维护本地区局部利益,实行地区封锁政策,造成地区之间产业结构雷同、重复建设、投资分散,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低下,落后中小企业往往得到特殊照顾等一系列问题。入世后,外国产品和资本将面对统一开放的全国市场,而国内中小企业却仍受制于地区壁垒,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不畅。进入地区外市场,尤其是跨地区投资和资产重组,依然阻力较大。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严重,造成部分地区、行业,市场秩序比较混乱。

  三、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思考

  在新经济条件下,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如果单凭创业初期的经验则难以应付未来的挑战。因此,必须在充分分析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主、客观环境的基础上,根据自身能力,确定今后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当前,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确立明确的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管理意识和战略意图

  中小企业要生存和发展,需要确立明确的战略意识和战略意图。这是因为中小企业在变化的环境中与大中小企业相比更显脆弱。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市场形势和竞争格局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主流产业已基本进入成熟期,市场空白已微乎其微,影响因素复杂多变。如今中小企业已进入了战略型经营阶段。战略的正确与否,决定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生存与发展。

  经营者一要考虑自己所面临的竞争因素,分析自身所拥有的竞争力要素,明确自己的优势与弱点,从而确定本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目标。

  二要考虑转变经营观念,将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立足点从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不仅要关注国内市场的竞争对手,而且要关注国际市场的竞争对手,制定面向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战略。并付诸行动于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

  三要创新改革,加快技术创新,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淘汰落后的生产设备、技术,引进新产品、新技术。

  四要考虑运用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品牌战略。

  良好的品牌商标就意味着市场,意味着消费者的认可,意味着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前景。能否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上夺得一席之地,知名品牌的塑造与培育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2、提升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

  中小企业应尽快完成向现代化中小企业制度的根本性转变,明确法人治理关系和产权归属,真正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营机制和管理模式,提升中小企业决策水平和决策效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即指只有我拥有,其他中小企业所没有的排他性的独占力,它既可以是反映中小企业整体实力的核心竞争力,也可以是在技术、品牌、服务、人才、顾客等某一方面核心竞争力。对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讲,由于受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限制,要拥有整体核心竞争力较为困难,而拥有某一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是完全有条件可以做到的,也是必须做到的。否则,中小企业只能被淘汰。

  3、中小企业发展战略需要加强中小企业间相互协作与联合,提升规模效益和抗风险能力

  企业要采取必要措施打破条块分割和地方保护,创造一个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引导中小企业之间的横向联合。中小企业可通过以小补大、以小搞活、以专补缺、以专配套、以精取信、以特取胜来获得发展,创造别具一格的经营风格。在此基础上通过联合,打造”航空母舰”建立”联合舰队”,提升规模效益和抗风险的能力。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