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战略管理培训 / 战略管理培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

战略管理培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0日 战略管理培训

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在对明年经济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时提出,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实现内需和外需有效互补,同时提出把增加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专家指出,拉动内需、扩大居民消费已成为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点。

  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员祁京梅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一系列刺激消费政策的带动下,今年我国居民消费增长迅速。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今年1-10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达到17.2%。“与以往相比,我国的居民消费和内需拉动今年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需要指出的是,与30%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相比,消费增速仍然相对较慢。”

  祁京梅说,从消费拉动与投资拉动的比例来看,我国的居民消费增长还是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在出口没有明显回升的前提下,扩大内需,扩大居民消费对于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解决产能过剩、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也有重要的影响。”“中国经济战略增长目前面临的困境是民间投资的复苏和消费的增长以及产能过剩的加剧。”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拉动居民消费对于提升增长质量、提升经济内生动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祁京梅指出,今年居民消费增长与几年来国家在收入分配领域的战略调整和改革有着直接的关系。明年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首先还是要加快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围绕着切实提升普通劳动者和中低收入阶层收入水平的中心进行调整,综合利用税收等经济战略杠杆,让这部分居民的生活有较大的改善。

  从“保增长”到“促转变”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长达7.7%,全年保增长目标已经无虞。但经济增长90%以上靠投资拉动,经济战略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说:“在保增长取得重要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有条件转变发展方式,这将是今后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根本点。”

  2010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从公布的会议内容看,关于宏观经济政策,明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会议也进一步释放出加大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微调的信号。

  以宏观经济政策中的财政政策为例,会议强调明年财政政策在加大民生投入的同时,要保持投资适度增长,重点用于完成在建项目,严格控制新上项目。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中央严控新增投资显示了加快结构战略调整的意图,下一步新增投资应重点用于在建项目。

  信贷政策也将重点向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转移。会议强调:明年要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战略形势变化,“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显示出今年可能逼近10万亿元的信贷增长明年将会放缓脚步。“当前中国应防止因信贷过快增长引发通胀,从下一步信贷政策支持重点上,可以看出国家在关注通胀预期的同时,借助信贷工具调整经济结构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说。

  外需市场的持续萎缩对中国传统外向型经济提出严峻考验。从转变发展战略方式的重点来看,扩内需和保民生成为明年经济政策的支持重点。

  “针对性和灵活性”将成未来政策调控关键词

  祁京梅说,与我国工业增速长期保持的18%到19%的经济增长率相比,今年工业增速基本维持在12%左右的水平,同时物价水平也仍保持在负增长的区间,产能过剩等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依旧存在,虽然年内我国经济回升速度很快,但必须看到经济回升的基础仍然不牢固,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同时显现。同时,从外部环境看,在全球经济出现复苏趋势的情况下,部分国家制定实施了相应的经济战略刺激计划退出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从目前的情况看,效果并不理想,经济增长出现了反复,这给我国的宏观调控提供了借鉴。

  祁京梅认为,今年我国的经济虽然能够实现8%的增长战略目标,但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9.8%的平均增速相比仍有差距,说明通过宏观经济调控的话,经济增长仍有空间。在这种财政情况下,中央提出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从全局出发作出的正确决策。“这显示了管理层对国内经济回升基础的巩固尚持谨慎态度。”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说,一年来,在国际金融严重动荡、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我国及时调整方向实施了一揽子计划应对危机。时至今日,我国经济回升向好趋势不断巩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着成效。尽管明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不少有利条件,但我国也面临不少困难和矛盾,进一步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巩固经济回升基础的现实也要求宏观经济政策必须具备连续性和稳定性。

  上海银监局局长阎庆民对记者表示,目前国际经济趋势仍不确定,比如欧盟最近声称其银行战略体系风险还没有完全暴露,美国全额有毒资产未及时处理,还有最近发生的迪拜债务危机等。在这种情况下,明年我国有必要防止信贷“急刹车”,坚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把握好信贷规模的量及调控的时机,延续“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非常必要。

  专家普遍认为,尽管措辞基调未变,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重点或将发生微妙变化。“针对性和灵活性”将成未来政策调控的关键词。

  建设银行研究部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表示,强调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升宏观经济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就是要根据财政战略情况而不断调整宏观调控的目标和对象,目的是保持财政和信贷经济的平稳增长,既防止经济过热又防止经济重新陷入衰退。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