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深入研究了中国企业战略理论和多个企业、案例的基础上发现中国企业战略存在很多问题。不过有下面几个是最为致命的。
1、不能在独裁和民主之间很好的寻找到平衡。
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根本谈不上战略,他们的战略就是老板的点子,无数的”老板”就因为自己的一个”独特”的想法,就将整个公司的资源投向自己根本不熟悉的业务,但是做了之后才发现团队对整个业务模式根本就是一知半解,实际操作的时候漏洞百出,运营成本居高不下,产品和服务根本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到最后只能以亏损告终。
其实,笔者认为类似问题本质上的原因是,中国企业战略系统的混乱甚至是无知。下面我就先谈一谈我所研究的战略系统的概况。
中国企业战略尤其是核心战略的来源是企业内部的所有人共同努力工作得来的,绝对不可能是某些领导或个人仅凭天才的想象能完成的。
我认为一个新的中国企业战略的形成应该有以下几个过程。
(1)企业内部人员(注意可能是任何一个人员或团队)提出一个新的想法(可以是新业务、新的管理模式等公司内部任何事宜),并且深入的研究与讨论和初步的实验,然后形成系统的执行方案。
(2)将执行方案提交给公司的审核评价体系通过固定的流程研究,如果得以通过,公司就将一定的资源投入该方案,并且将该方案立项,成立项目组,放入公司的种子战略业务系统。在大规模的实验的基础上如果发现该项目的确是能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和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基本吻合,就继将该项目进入下个步骤作为未来战略培养。
(3)在未来中国企业战略运营系统中,我们可能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甚至成立一个中小规模的子公司,在完整的公司运营体系的基础上,在市场中通过实战来检验,不过由于是一个未来战略,所以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在市场中如果发现该未来战略的确能够逐步茁壮成长,自然而然到一定的时间,它就会成为公司的核心战略。
(4)通过对未来中国企业战略系统中的未来战略选择,找到公司的核心业务,就将公司的绝大部分资源投入到该战略中。将它培养成公司的现金流的最重要来源。
这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周而复始的过程,只要公司存在!
通过对中国企业战略运营系统的初步概述,我们基本能了解到以下信息:
(1)中国企业战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生产出来的,绝对不是某个人凭空想象出来的。
他是有公司所有人的无数艰苦的创意在经历严格甚至是苦难的培养和选择后成长起来的。
(2)中国企业战略是试验出来的,绝对不是为了把握所谓的”机会”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就将大量的资源砸进去。
由于这个原因导致公司失败的案例简直是太多太多,笔者就深入接触了很多,其中艰辛与痛楚不是一个没有实践经验的人所能体会,我现在想起来还是欲哭无泪。实验的思想是西方文化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也是中国公司普遍缺乏的基本能力之一!
(3)中国企业战略系统是有层次的,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核心战略系统:他是公司现在正在使用的业务或管理系统,他们是公司有巨大现金流的直接来源,是公司市场竞争中最为关键的手段与依靠,所以在公司新的战略没有完全成熟之前,无论什么原因都不能做出损害公司核心业务的举动。
未来战略系统:他是公司在可以预见中短期的未来的核心战略系统,他是公司的持续的现金流的保证,是公司得以持续的直接保证。
种子战略系统:就是未来战略系统的初步的形式,就如自然系统中,植物会播下无数的种子,但是最后只有其中的很小一部分能够成长成树苗。
据我观察,中国所有企业现在正处在一个由独裁向民主、科学的制定中国企业战略的转变之中,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只要这个过程没有走好,或者是不如其它公司–甚至是国际跨国企业,那么这个公司被淘汰只是迟早的事情!包括华为、联想、海尔之类的所谓大企业!
2、中国企业战略根本的来源是客户价值而不是对于利润的追逐
纵观所有成功的中国企业战略决策都是在于比对手更为准确的把握了客户的变化和需求。其实这很容易理解,企业本质上就是将资源转变成产品和服务,然后将产品和服务卖给消费者,消费者付给企业合理的回报,但是消费者总是在变化的,他们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变化的。如果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没有跟得上客户的变化,客户就会选择那些能够跟得上的。这样自然公司就会没有回报!就会陷入困境!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但是,有多少企业,连这个最为基本的道理都不明白。搞的自己陷入困境。
这里就要涉及到中国企业战略的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问题,我痛心的发现现在中国企业连最基本的价值观都没有,甚至是把顾客看成是随意玩弄的对象!比如:娃哈哈的”啤儿茶爽”饮料,我可以不用调查就断定这个产品就是娃哈哈的墓志铭。坦诚的说在我喝了这个饮料后发现它既不像啤酒也不像饮料,口感怪的要死,而且我在买饮料的时候发现我边上的一个客户买了一瓶只喝了一口就皱着眉头扔了它!那种自以能够把握消费者的广告词”你OUT啦”,我认为它不但不能起到引导客户文化的作用,而且会让客户产生严重逆反心理。”你说OUT就OUT啦,我偏不喝!”而且,客户试喝后发现难喝的基础上,更加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在这里娃哈哈的中国企业战略犯了几个严重的价值观层次的错误:
1、中国企业战略的客户文化是用来尊敬和适应的,不是用来引导的。
当娃哈哈对着客户大叫”你OUT”的时候客户也对他说”你去死”!所以很简单,娃哈哈就逐渐走向衰弱!
2、企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客户的某个需求的,都是追求客户最为美好的客户体验,不是随意发挥中国且有战略想象力的舞台!
娃哈哈自以为是的”创新”了一个四不像的”啤儿茶爽”,而不顾客户的内心体验,这就是典型的将自己的工作凌驾于客户之上的文化!用白话对白来说就是”客户,你看我的产品多有创意,真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哈哈!””什么东西?难喝的要死,你要创意可以,但是如果它不能让我喝的爽,我绝不会买单!”结果可想而知,娃哈哈不死是基本不可能的!
娃哈哈这样的企图随意玩弄消费者的文化绝对不是偶然发生的,当年他的起家就是这样的模式!拿着一瓶口感稍好的牛奶,就敢说自己能提升食欲,通过大量的广告宣传,在客户没有选择的情况下,硬塞给客户。但是就这样的做法居然就能成功!这一次他们只不过是企图翻版以前的成功,不过时代变了,现在时充分竞争的年代,客户决定企业生死的年代,公司如果不能怀着一个信仰的心态去面对客户价值,那么等待他的只能是淘汰的命运!
再比如对于品牌的认识,我在和很多企业沟通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公司就是以为品牌就是能将价值10快的产品或者服务买成15快,以为跨国公司拿的完全就是暴利,所以大面积的民营企业家就成天吵着要创品牌,但是如果问他们为什么要创品牌,他们只会傻傻的说,品牌能卖高价格,有高利润。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说只能是”很傻,很天真”。
品牌是什么?品牌就是客户对公司和公司产品的映像。这个映像是通过合乎中国企业战略品牌形象的宣传,中国企业战略通过为客户提供合乎甚至是超过自己品牌形象的产品和服务让客户不断的加深对公司品牌的映像。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投资的。品牌绝对不是暴利,而是代表了高投入,广收益!
看看世界超一流的企业,他们都是在追求客户价值的基础上,明确的告诉客户:我们能为您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然后在不断的在产品和服务中追求自己的承诺,让客户知道:的确这个公司是这样的公司!所以,在不断的消费中,客户对公司的映像就越来越深,甚至深入客户的习惯中,最后就是一个强大的品牌。但是仅仅几句话,谁又能体会在坚持客户价值这个原则的过程中要抵住多少诱惑,要损失多少?我是深有体会的,很多企业就是受不了诱惑走向歧路,走向死亡!
所以,中国企业战略在追求客户价值的基础上,给自己定好位,然后不停的朝这个方向努力,品牌自然就会形成,没有其他任何捷径!任何对消费者不诚实和不尊重的想法都会付出沉重甚至是生命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