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战略管理培训 / 战略管理培训:浅析地方工业发展战略

战略管理培训:浅析地方工业发展战略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0日 战略管理培训

要充分认识当前工业经济发展环境的几个变化

  近年来,宏观环境、工业地位、企业职能、资源紧缺等工业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要求我们具体做工业发展战略的同志在考虑工业经济的发展时必须要有前瞻性。我认为,当前搞工业的工作环境明显地出现了三大变化:

  第一个变化,宏观环境的变化,要求我们工业部门传统抓工业的理念、工业发展战略方法要转变。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地把工作的落脚点转到集约发展上来,那种大干快上、处处点火、到处冒烟的粗放发展局面要永远成为历史。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利益格局的调整使我们面临更多的国际竞争和随之而来的国际贸易摩擦,迫切要求我们从集约发展,特别是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上下工夫,从而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宏观调控从紧,逼我们加快发展模式的转型。建设和谐社会,更是要求我们思考工业时必须跳出工业想工业。要进一步认识工业为主导不是工业比例越高越好,关键是结构的合理性。工业内部之间的结构要合理,工业与农业、服务业的结构更要合理。

  第二个变化,这次的宏观调控,中央提出三个闸门要关紧,这就意味着下一步工业发展战略的宏观面将更加从紧。

  我的理解是越是这个时候越是显得工业的重要,显得抓工业的部门重要。工业部门要有强烈机遇意识,不仅是对当地的工业发展要有较强的机遇意识,更重要是工业部门如何发挥作用,如何有更好的舞台,要有强烈的机遇意识。纵观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几轮宏观调控的事实,每一轮的宏观调控都会带来一轮新的经济发展。何况,这一轮的宏观调控落脚点是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增长,不是经济过热的急刹车,核心是如何科学发展。对此,我们搞工业的同志一定要冷静、清醒,要坚定信心,全力做好为工业经济服务的工作。同时,经济发展越困难的时候,工业经济的发展就越重要,这对搞工业的部门就提供了进一步发挥部门作用的机遇。作为企业的组成部门,要将部门的作用和这一轮宏观调控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这一轮的宏观调控,既要使当地的工业经济有个又快又好的发展,又要使工业主管部门的作用发挥得更好。有作为才会有地位。

  第三个变化,就浙江台州而言,工业总量已经达到了接近4000亿元的规模,要在此基础上有个新的增长,就必须要创新工业发展战略模式,

  转变企业服务经济的手段。新的发展阶段要求有新的发展模式和新的发展思路。在服务的领域上要从国内服务到国际,工业部门要为企业迈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参与国际投资、参与国际联合兼并等提供进一步到位的服务环境;在服务的重点上要从生产环节服务到流通环节,当前的经济已经出现一个明显的现象,那就是从生产主导型转向流通经济型。工业部门要转变服务理念,克服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在服务内容上要从破解硬生产要素制约服务到软要素的培育上,注重软实力的提升,尤其要重视经济服务化。经济服务化是工业化高度发展后产业结构的一种转变过程,在工业内部表现为生产型服务性活动与重要性的增加,从而改变单纯生产的特点,形成生产-服务性体系。当前全球的信息革命与国际化浪潮,使企业面临瞬息万变的技术环境、需求环境和竞争环境,研究开发、金融、信息、管理咨询、营销、广告等生产性服务业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单纯生产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机结合是我们今后工业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关键。

  跳出工业抓工业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面对当前工业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我认为只要利用这次调控,融入这次调控,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必将取得竞争优势。要做到跳出工业抓工业,我认为关键是要做到跳出工业想工业,立足全局看工业,围绕创新抓工业。

  首先是要跳出工业想工业发展战略。

  工业发展战略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综观人类文明史,实际上是工业文明不断向前推进的历史。然而一方面人类对自然资源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利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创造了灿烂的工业文明。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消耗的过度增长,导致了全球性的资源危机,引发了一系列相关的全球问题。人类进入21世纪,特别是在我们浙江,在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的今天,思考工业发展战略就不能纯粹地局限于工业的本身,要从更高的层次、更宽的领域去思考工业,要跳出工业想工业。

  一是切实把工业发展战略置身于全球的背景去思考,尊重工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把握工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既要尊重工业化中期的基本特征,又要认真吸取发达国家走过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中的经验、教训,扬长避短,发挥后发优势;

  二是切实把工业发展战略置身于与社会、环境协调的背景去思考。将工业增长方式由过去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粗放型增长转变为以“提升效益、节约资源、减少废物”为特征的集约型发展上来。

  三是切实把工业发展战略置身于当前我国的国情、省情发生变化的背景去思考。当前工业发展正进入一个高成本、高约束的阶段。必须改变原来的抓工业经济的粗放手段,把宏观环境的变化作为一种“倒逼”机制,以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为核心,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加快增长方式转变,努力形成资源节约型、生态环保型的工业发展新格局。

  其次是要立足于全局看工业发展战略。

  一是要看到工业在全局发展的核心作用,抓经济主要就是抓工业。工业落后了,那全局就会很被动,优先发展工业的决心要毫不动摇。浙江要突破,必须突破工业;建设浙江,必须优先发展工业。二要从工业与城市化、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发展战略来看工业。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工业和扩大城乡就业、转移农村人口、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相辅相成关系。努力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工业促进三产发展的良好格局。

  第三是要围绕创新抓工业。工业发展战略有赖于各方面的创新,这里包括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服务体系创新、布局创新等方面,尤其是布局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创新。

  1、布局创新。过去台州市工业发展战略布局基本上是沿路、沿江为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这些地方再发展工业就显得拥挤了,再加上和谐社会的要求,宏观政策的变化,征地拆迁的困难,如果不再跳出现有空间,发展工业就显得十分的困难。因此,退一步天地阔,充分利用台州海岸长的地理优势,充分利用滩涂、海涂资源,把工业的空间布局从沿路、沿江转为沿海开发,迎接滨海时代的到来,这就成为台州的必然选择。以沿海产业带建设为契机,在发展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积极培育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船舶制造业,努力构建新的产业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2、技术创新。创新是产业升级的基础和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建设先进制造基地,必须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并把最新创新成果运用到制造业中去,与产品的更新换代紧密地结合起来,全面提升产业的竞争力。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