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战略管理培训 / 战略管理培训:中国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

战略管理培训:中国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0日 战略管理培训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信息化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数字鸿沟突出,并呈现出日益拉大的趋势。而且中国的工业化发展仍处于中期阶段,工业化的任务远未完成。面对机遇和挑战,中国不能再走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那样的发展道路,即先完成工业化的任务,再进行信息化建设。现实的选择是“两化并进”:在继续完成工业化任务的同时,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提升信息化,发挥后发优势,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一、研究中国信息化发展战略的背景

  信息化发展战略是当今世界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关系到经济、文化、政治和国家安全,已成为国家或地区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为了在日益加快的全球信息化进程中趋利避害,各国企业纷纷进行多方面的战略性调整,以期适应和应对这一新的发展趋势。世纪之交,中国企业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及时地做出了“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大战略选择。之所以做出这一战略抉择,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

  1.从世界发展趋势看,信息化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式,已经引发并在推进全球性的产业革命

  20世纪下半叶,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直接催生了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这两大巨轮正成为驱动世界经济的主要驱动力量,使全球信息化由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全球信息化发展战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成为新技术革命的带头者。20世纪下半叶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作为新兴生产力的突出代表,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信息技术发展已不仅仅是一次技术革命,它已开始演变为一次产业革命和社会革命,推动着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并引发体制上的变革,改变着现实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2)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在许多发达国家,信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信息产业作为高技术产业的代表和核心,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又具有高渗透、高效益、智力密集和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是发达国家巩固和加强其战略优势,发展中国家实现其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信息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新兴支柱产业。同时,信息产业已跨越其产业边界,向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发展等领域扩散、渗透,并对传统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管理体制、思维方式及决策观念等产生了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在全球信息化的环境下,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以信息技术为主要驱动力的新经济阶段。全球信息化所造成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不断加大。信息技术的创新能力、网络性能、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已经成为衡量各国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和主要标志。因此,世界上为数众多的国家都将推进信息化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从国内现实看,在没有完成工业化的情况下,又面临实现信息化的重大使命,这是未来中国的一项持久性的任务与挑战

  中国工业化发展正处于中期阶段,继续完成工业化的任务还十分繁重。在进入新世纪的时候,中国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的突出表现就是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生活的客观现实和必然趋势。在中国的三大产业中,工业是最先开放最先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产业,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中国工业将首当其中率先进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之中,其发展空间和运行环境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在新世纪,中国工业发展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工业结构演变和调整的方向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过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争取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中国信息化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几乎与国外同步,但由于种种原因,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数字鸿沟比较突出,呈现出日益拉大的趋势。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信息化发展战略尽管已取得明显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1)对推进信息化的战略性、全局性、紧迫性仍然缺乏足够的认识;(2)体制改革尚未到位,垄断现象仍然存在;(3)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信息化发展战略的环境亟待改善;(4)信息化产业在总量上虽有相当规模,但质量并不高;(5)信息产品制造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产品附加值低;(6)信息资源结构不合理,开发利用滞后,共享程度低,已经成为信息化发展战略的瓶颈;(7)信息创新体系尚未建立健全、创新能力严重不足;(8)适应信息化发展战略要求的人才普遍短缺,人才外流问题有增无减。据测算,中国信息化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

  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中国未来的信息化进程该怎么推进?发达国家是在完成工业化之后才开始信息化的,中国要实现现代化,不可能再沿着发达国家的路子亦步亦趋,而必须利用后发优势,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赶超之路。

  以上国外国内两方面情况表明,要抢抓战略制高点就必须大力推进信息化,而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就是要加强对信息化发展战略的理论研究,由此运用符合中国实际的战略理论指导中国信息化的发展,以更快更好的发展中国的信息化。进一步而言,研究新时期中国信息化发展战略,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国外研究情况

  国外对信息化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内容包括:(1)信息化概念。1963年,日本学者在《论信息产业》一文中首次涉及到“信息化”这个概念,此后,信息化一词便逐渐流行开来。随着实践的深入,对信息化涵义的理解在不断丰富,不少学者就此进行了专门研究。(2)信息化的一般规律。美国学者诺兰把信息化的一般规律概括为初始阶段、普及阶段、发展阶段、系统内集成阶段、全社会集成阶段与成熟阶段。(3)信息化发展战略模式。信息化发展战略模式主要考虑的是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企业处于何种地位和发挥何种作用。根据这一标准,学者们将信息化发展战略模式一般分为“市场主导型”与“企业主导型”两种。市场主导型模式是指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主要取决于市场调节,国家只是通过间接手段从外部引导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企业主导型模式是指国家直接参与信息化的发展过程,直接调控信息产业运作的全过程,包括:确定产业目标、制定产业政策、调整产业布局、协调产业组织、实施产业保护策略以及产业国际化策略等。(4)信息化的测度方法。一种是马克卢普法,1962年马克卢普教授在他发表的《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一书中提出了一套测算信息化规模的方法;另一种是波拉特法,1977年波拉特在出版的《信息经济》一书上建立了一个以信息部门占GNP比重为指标的测算体系;第三种是国际电联评价法,1995年国际电联提出了一套评价信息化发展战略程度的指标体系,包括6组指标:电话主线、移动电话、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有线电视、计算机、每10万人中拥有的国际互联网主机数、光纤光缆公里长度、光缆公里的年增长数。

  2.国内研究情况

  中国完整意义上的信息化研究工作是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信息化建设的起步而逐步展开的。但在这之前,已有初步的信息化理论萌芽和实践准备,如建国以来一直方兴未艾的电子工业的发展以及初步建立的比较完备的电子工业体系,使信息化技术和信息产业有了初步的基础,为开展信息化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和实践准备。

  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在我国受到空前的重视,信息化开始起步并取得了初步的发展,一些新兴信息行业从无到有,填补了以往的空白,有的开始形成规模。由于我国信息技术相对较落后,而信息化在发展的初期更多的依赖于信息技术的提升,因此,这一时期信息化研究更多的关注信息产品、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等领域,比如,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编程、网站建设和维护、病毒防治技术等。1986年,吴建民等翻译了T·斯托尼尔的《信息财富——简论后工业经济》一书,随后,袁君时等翻译了M·波拉特的《信息经济论》,何宝玉等翻译了K·阿罗的《信息经济学》,从经济的角度研究信息化开始引起学术界和企业的注意。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向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渗透,信息化研究只偏重技术层面的状况已表现出诸多弊端。信息化的发展固然离不开技术的进步,然而,制度的作用也至关重要,尤其是从宏观上确定信息化发展战略无疑能为决策的科学化提供依据。

  到目前为止,中国信息化研究仍存在许多缺陷,主要表现在:(1)如何为信息化发展战略提供市场、机制、体制、政策和制度保障等方面的研究明显不足;(2)缺乏对一整套推进信息化的宏观决策方案——信息化发展战略的研究。在信息化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的今天,进行信息化战略研究并重视制度安排是当前亟需要解决的一项开拓、创新的工作。

  三、中国信息化的发展变迁与现状分析

  1.信息化的发展变迁

  中国是信息化起步较早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着手发展航空工业和原子能工业。然而,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只能在解决温饱、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条件下,才能大规模地发展信息化。有专家指出,从一定角度而言,中国的个别信息技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算太大,有的相差不过十几年,极个别技术只有几年而己。这表明,中国信息化发展战略己具有相当的程度。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应该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所以,在如何划分中国信息化进程上显得比较温和,不像城镇化、工业化那样针锋相对,纷繁复杂。除了从工业发展角度划分信息化的历史跨度较长外,大多数学者都只是对近20多年的信息化发展战略进行划分:有的将信息化划分为两大阶段,有的将信息化划分为3个阶段、4个阶段或7个阶段。究其原因是依据不同、所采取的角度不同。

  种种文献表明,关于中国信息化进程的划分,至今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的说法。笔者以为,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信息化端倪难现,大多只停留在个别特殊企业、特殊行业或少数实验室,不具有普遍性。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信息化才开始纳入议事日程,并由低到高渐次发展。因此,笔者在这里重点仅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信息化进程进行研究,且认为划分4个阶段为宜:

  (1)1978~1983年为信息化酝酿阶段。该阶段标志性的会议是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标志性文件主要有:《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科技、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1980.12)》;《中国电子和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等。

  (2)1984~1992年为信息化起步阶段。该阶段的标志性文件有:《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国务院批准的《关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的报告》;《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等。

  (3)1993~1997年为信息化全面推进阶段。该标志性工作有:1994年4月,NCFC工程通过美国Sprint公司连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首次开通,实现了中国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Internet的国家。1997年12月底,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实现了与中国科技网(CST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的互联互通。该标志性文件主要有:《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应用示范工程实施办法》、《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办法实施办法》等。

  (4)1998年至今为信息化加速发展阶段。该阶段标志性工作主要有:1999年中国网络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中国电信改组、中国联通重组,中国通信领域进一步打破垄断,竞争格局逐步明朗化。1998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通过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验收,开始试运行。1998年下半年,中国企业完成了邮政与电信的分离及电信的政企分开工作,有力地促进了邮电与电信的市场化。1999~2000年,中国联通互联网、中国网通公用互联网、中国移动互联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先后开通使用。2000年1月,中国国家重点企业电子商务网络启动;2000年2月,银行卡互联工程启动;2000年5月,中国最大的建筑企业中建总公司与中国第二大电信企业中国联通就联通接入网工程达成全面合作共识;2000年6月,经过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4个进出口口岸试点运行,被称为中国“电子口岸”的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在中国各口岸全面运行;2000年7月,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在上海浦东软件园揭牌;2000年5~7月,中国电信公司、中国卫星通信公司、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先后成立。该阶段标志性文件有:《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金融机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暂行规定》;《电信网间互联管理暂行规定》;《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十五”信息化发展重点专项规划》和《信息产业“十五”计划纲要》等。

  2.信息化发展战略的现状分析

  (1)取得的主要绩效

  ①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升。“九五”以来,中国信息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一些关键领域技术取得新的突破:数字移动通信产品、DWDM(密集波分复用)、SDHC(同步数字序列)、ATM(异步转移交换机)、核心路由器等关键性技术取得群体性突破,HDTV(数字高清晰度电视)功能样机系统研制成功;自主开发了当前世界先进水平的巨型银河计算机、曙光系列共享存储多处理机系统及大容量数字程控交换机;基本掌握了TFT-LCD、超大屏幕彩管、大屏幕投影显示管等新型元器件的生产技术。信息技术应用日益普及,水平也越来越高: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不管是机关还是企业,几乎处处都可以见到“电脑、网络、计算机”的身影。企业、学校、科研单位及企业机构的内部网和外部网建设快速推进;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电子远程教育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中国目前已建成以光缆为主体,以微波通信、卫星通信为辅助手段的传送网体系。国家信息化重大工程取得明显成效,1998年以来全国金卡、金关工程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到2002年,配额许可证系统、进出口统计系统、出口退税系统、进口付汇和出口收汇核销系统等应用系统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③信息产业成为增长最快的产业。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增长迅猛,已成为引人注目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据统计,近20年来,中国信息产业以年均20%以上的发展速度增长,近几年来则是以30%左右的发展速度向前推进。改变了长期以来依靠消费类电子产品支撑产业发展的局面。

  ④信息网络迅速崛起。互联网发展速度惊人:2000年底,国内网上中文站点达26.5万个,互联网用户2250万户。2002年,中国网民达5910万,约占全球网民6.55亿的9%,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2002年,中国网络使用量居全球第二(6.63%),分别比日本、英国、加拿大、德国高1.39、2.69、2.7、2.99个百分点。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远程教育等开始进入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电子商务的服务范围涉及到各行各业,服务水平正逐步提升,支付方式也呈现多样化,初步形成了机械、图书、日用产品、体育用品及通用物资等商品门类的电子化交易体系。

  (2)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信息产业在总量上具有相当规模,但总体规模小,质量并不高。在经济发达国家,信息产业已成为第一、第二大产业,而中国信息产品制造业在全国工业行业中仅排7到8位。中国信息产业的总量水平也较低,目前仅接近于20世纪90年代前后的新加坡、英国的水平。在全球电子信息产品市场份额中,美国占30%以上,日本占20%以上,而中国仅占3.5%。

  ②总体技术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差。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信息技术水平相比,中国技术水平的差距主要是技术创新能力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极为不足,信息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中国VCD产量虽然居于世界第一位,但VCD的关键元器件解码芯片和机芯却都需要进口;中国彩色电视机的批量生产国产化率已达95%以上,但芯片和显像管的技术却掌握在外国企业手里。此外,中国国产集成电路生产水平不高,产品档次很低,市场上占有率仅为20%,高档产品无力生产,也只能依赖进口。到目前为止,芯片、软件、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核心软件等一些关键技术,仍由发达国家所主宰,也已成为制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发展的主要瓶颈。

  ③信息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结构性矛盾仍然未能从根本上得到缓解。电信支撑网建设和业务发展滞后于通信能力发展;通信产品制造业发展又滞后于网络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发展协调不够。邮政的资产结构、业务结构不合理,基础业务增长缓慢,业务拓展和市场开发比较薄弱,网络布局及服务手段、管理体制及经营机制还不适应市场需要。电子行业结构性矛盾仍然较突出。由于缺乏有效宏观调控,一些地区和部门争上热门产品、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的现象屡禁不止。特别是近年来,在VCD、移动通信、手提电脑等制造设备方面,存在品牌过多、分散经营、产品雷同、重复生产的不正常现象,既浪费了有限的资源,也不利于企业竞争。

  ④出口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低,营销能力较弱。中国信息产业出口从总体上看,仍处于粗放型和劳动密集型阶段。虽然近几年中国信息技术产品在不断优化,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未从根本扭转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的不利局面。目前的两难境地是:出口电子产品多数属于低档次的、低附加值的产品,而进口的电子产品则多数属于高档次的、高附加值的产品。1998年,中国出口的有线电话机平均单价为12.23美元/台,而进口电话机平均单价则高达190.35美元/台,进口平均单价是出口平均单价的15.56倍。与境外的信息企业营销能力相比,中国信息营销能力还有很多不足:营销体系不健全;进出口权还受到很大的限制;市场占有的层次较低。

  ⑤信息技术发展相对滞后,开发能力明显不足。中国基础信息技术产业和软件产业技术水平还很落后,不少产品设计技术与生产技术要依赖进口才能解决。有相当比例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还处于引进和模仿阶段,自主创新生产比重还相当低;致使一些尖端产品与美国、日本相比至少落后10年以上,一般信息技术要相差2~3个发展阶段。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加大了电子信息产品投入,但开发能力仍然严重不足。研究开发经费的比例偏低,严重制约了中国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阻碍了电子信息产品档次的提升和附加值的增加。此外,电子信息产品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也很低:一般发达国家都在75%以上,而中国目前的转化率仅为15%。

  四、加快中国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

  1.指导思想与基本方针

  (1)指导思想

  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举措。要紧紧抓住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机遇,进一步增强加快信息化进程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基本方针

  1993~2002年,中国企业共制定过5次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基本方针。这表明,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方针一直是不断变化的。未来信息化发展方针应为:统筹规划,资源共享;面向市场,需求主导:技术创新,竞争开放;安全可靠,务求实效。这一发展方针突出了统筹性、应用性、市场性、网络性、共享性、创新性与竞争性等特征。

  2.发展战略与发展模式

  (1)发展战略

  中国信息化目前正处于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如何确定信息化的发展战略成为一种必须予以解决的大问题。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信息化应实施“信息化强国战略”;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国信息化应实行“先工业化再信息化”战略;第三种观点认为,中国信息化应实行“先信息化再工业化”战略;第四种观点认为,中国信息化应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发展战略,即带动跨越式发展战略。上述第一种、第二种和第三种观点显然不符合发展规律,也不符合中国的发展实际,不利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第四种观点虽然支持的是跨越式发展战略,即赶超战略,但只是单向性,强调的是带动性,很显然,有诸多缺陷。笔者以为,中国信息化应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推动信息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发展战略,即互动跨越式发展战略。该观点与第四种观点不同,它既强调了带动性,又强调了推动性,同时突出了双向性、互动性,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2)发展模式

  信息化发展模式主要考虑的是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企业处于何种地位和发挥何种作用。根据这一标准,信息化发展模式一般可分为4种:“市场主导型”模式;“企业主导型”模式;以企业主导为主,以市场调节为辅的模式和以市场主导为主,以企业调节为辅的模式。中国信息化发展战略应采取哪种模式,直接关乎政策的制定与效率的提升。有的主张采取“市场主导型”模式;有的主张采取“企业主导型”模式。笔者认为,中国信息化发展模式,应在遵循信息化发展方针与发展战略的基础上进行确定,总的来看应采取混合发展模式。事实上,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所采取的发展模式都不是单一的。未来一段时期,中国信息化发展模式应采取以“企业主导”为主,以“市场调节”为辅的发展模式,类似于日本的中观产业干预模式。到2010年前后,当中国信息化发展战略到相当程度时,可采取以“市场主导”为主,以“企业调节”为辅的模式,直至过渡到有条件的“自由放任为主”的发展模式,类似于美国的“间接调控与自由放任”模式。

  3.发展原则与发展重点

  (1)发展原则

  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坚持市场牵引,企业调控的原则;坚持政企分开,有序竞争的原则:坚持维护主权,保证安全的原则;坚持军民兼顾,专通结合的原则;坚持产用结合,自主发展的原则;坚持重视人才,强化创新的原则;坚持讲求实效,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以法治业,加强管理的原则。

  (2)建设工作重点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主要是:①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②扎实推进电子政务;③引导推广电子商务;④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⑤加大信息化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步伐;⑥深入开展信息化规划研究。

  五、加快中国信息化发展战略措施

  1.充分认识加快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同时也要看到,全球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都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清醒地认识我国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用面向全球的宽广眼界,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高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推进信息化具有3方面的意义:

  (1)推进信息化,有利于从战略上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

  发展信息产业,可以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产品和服务,满足由温饱进入小康的家庭对计算机、通信、网络、数字化消费类产品以及各类信息服务的巨大需求。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进一步打破条块分割,重组和优化配置资源,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抓住信息化、网络化与经济全球化结合的机会,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全面发展开放型经济,争取在国际分工中占据比较有利的位置。

  (2)推进信息化,有利于加速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在现代经济中,信息不仅是可以重复使用的资源,而且使用越多,创新越多,边际效应越大。据估计,农业经济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依赖程度约90%,工业经济约为60%,而信息经济可将这种依赖程度降低到不足20%。中国是一个高耗能、高耗原料的、经济比较落后的消费大国,目前主要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指标分别比发达国家高出2~10倍。通过加快推进信息化,完全有可能大幅度降低中国经济发展对各种资源、能源的消耗,实现节约增效,提升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和水平。

  (3)推进信息化,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改造传统产业,运用信息技术大有可为。目前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己在全国30多个省市、10多个行业得到推广应用,在工程设计单位的普及率达80%,使2万多家大中企业甩掉了图板,不仅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价值,而且改善了经营手段,提升了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至关重要。通过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产业化和面向市场需求生产的各类信息产品,可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成长壮大,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

  2.正确处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互动关系

  工业化与信息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其协调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动力。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必须处理好6大关系:(1)要正确处理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的关系;(2)要正确处理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3)要正确处理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的关系;(4)要正确处理企业引导与市场机制的关系;(5)要注意正确处理信息化与国家安全的关系;(6)正确处理发展虚拟经济和发展实体经济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尤其要处理好两大关系:(1)要正确处理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的关系,偏重于引进而忽视开发会削弱经济发展的持久性,也会受制于他人,不利于本国技术的创新与突破;(2)要注意正确处理信息化与国家安全的关系。中国在加快推进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妥善处理好发展虚拟经济与发展实体经济的关系。要重视发展虚拟经济,但必须扎扎实实地发展实体经济。既要充分发挥虚拟经济对国民经济的积极促进作用,又要防止和化解其消极影响,趋利避害,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健康发展。

  3.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速发展信息产业,提升牵引力,增强支撑力

  加速发展信息产业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近期主要目标是: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建设带动各个产业领域的发展,把信息基础设施作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通过网络化的教育培训提升全体人民的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通过电子政务促进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的调整,通过网络化服务的试点探索加快社会发展、提升生活水平的新路径。

  信息化是中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根据中国基本国情及由此决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特点,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必须坚持“市场引导、统筹协调、前瞻求实、体制创新、实现跨越”的发展方针。这个20字方针,是指导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行动指南。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可以保持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快速发展,可以加快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使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物质和能源的消耗,转变为依托信息和知识的推动,从而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新的推动力,可以大大提升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质的提升,使经济保持可持续的快速增长。(2)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有助于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的优化主要通过两方面来实现:①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将信息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支柱和主导产业,提升信息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这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方向;②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这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点和核心。

  信息化发展战略带动工业化的关键问题有3个:①农业、就业和经济结构调整问题关系中国未来发展,三者密切关联,必须综合考虑;②无论从生产还是消费的角度看,中国工业化的水平都还很低,工业时代基础设施还很不完善,具有明显的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移的特征;③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完成观念的更新和制度的跃迁不容忽视。

  4.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信息化进程,提供发展源动力,增强技术创新力

  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核心内容之一。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既是实现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推进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主要方向,体现在3个方面:(1)要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传统产业的产品换代、品种增加、质量提升,增加有效供给,创造新的需求;(2)要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工业生产的高加工度、高附加值和自动化,降低成本,节能降耗,加快资本周转,减少或防止环境污染,提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3)要采用信息技术,使传统产业结构优化、技术升级、管理改善,提升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使信息化与工业化融为一体,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具体改造方式”,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要坚持技术创新,增加产品的知识、技术含量;(2)要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企业设计、生产流程进行再造,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敏捷化生产将成为制造业的发展方向;(3)要对传统企业的组织管理和经营方式进行改造和创新,要突出全球化、网络化、知识创新化的组织管理方式,转变传统经营方式,建设企业信息网络,广泛开展网络商务活动。

  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主要工作重点为:(1)用信息技术武装农业:建设农产品市场信息和商品交易专用网,发展网上交易,促进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结合,推广精准农业技术,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2)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引导企业实现生产制造过程和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推进企业利用电子商务,融入国内、国际竞争格局;(3)鼓励发展信息化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多种形式和内容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平台,鼓励发展面向社会的网络维护、数据库建设、信息技术培训等服务性实体;(4)用信息化带动相关产业:适应电子商务需求,建设农产品配送中心,以邮政网为主建设覆盖全国的物流配送系统,运用电子商务扩大业务,增强竞争力;发展与信息产业配套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其他新兴信息服务业,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

  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要注意两个问题:(1)要处理好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与加速发展信息产业的关系;(2)要不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培育推进信息化的技术优势。

  5.以工业化推动信息化,提升信息化质量,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良性互动

  “以信息化发展战略带动工业化”与“以工业化推动信息化”一样,都是实现工业化、加快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工业化的发展,提升工业化的水平;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加快发展信息产业,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而“以工业化推动信息化”的目的则是为了促进信息化的发展,提升信息化水平;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良性互动,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信息化发展战略需要条件,没有一定的工业化基础,信息化是很难实现的。反过来看,工业化的发展也需要信息化,没有信息化的工业化是不完整的工业化,离开了信息化工业化就失去了提升和改进提升的源动力。

  以工业化推动信息化最重要的是振兴装备制造业。中国目前的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居世界第四位,但问题不少:总体水平不高,国民经济建设和高技术产业所需装备已经形成依赖进口,条块分割以及地方、部门保护依然严重,民营企业笨重过小。大力振兴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既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实现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振兴中国装备制造业,要以数控机床、重要基础件为重点,增强重大装备的开发能力,推进机电一体化,提升装备工业智能化水平。要依托重点技术改造和重大工程项目,为各行各业提供先进和成套的技术装备。要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同时要处理好装备制造业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系。中国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与高附加值产品短缺并存,使大型装备制造业发展滞后,极大地约束工业潜力的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在过去一个时期,大规模建设的需要和装备制造业落后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被大量进口产品和生产线的大规模引进掩盖了。中国加入WT0后,无疑给中国工业发展带来新的、更大的挑战。落后的装备制造业既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制约因素,也是工业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的主战场。应着眼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速提升和发展装备制造业,加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力度和步伐。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推动信息化,形成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良性互动,是工业化与信息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所谓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良性互动,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为先导,以基础产业和传统产业为支撑,使工业化和信息化相辅相成,协同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突破性、跨越式的重大带动作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良性互动主要有3种形式:(1)个别互动:这是在微观的企业层次上展开的;(2)局部互动:这是以个别互动为基础,在中观的产业层次上展开的;(3)全面互动:这是宏观层次上的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良性互动。

  工业化和信息化良性互动的实质就是技术创新、组织创新、产业创新的系统集成。要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良性互动,需要着重采取4条措施:(1)立足于企业发展,奠定良性互动基础;(2)着眼于产业整合,构建良性互动平台;(3)以应用促发展,建设互动应用范式;(4)制定政策,形成良性互动机制。

  6.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发展战略的体制政策环境,把发挥企业的作用与发展市场的作用结合起来,促进信息化更快更好的发展

  (1)加快信息化管理体制改革,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顺应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不断深化信息化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垄断,规范市场行为,形成有序、有效的竞争环境,建立竞争性体制框架,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政企分开。适应WT0和经济全球化,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十五”期间通过频率、卫星轨道、电信网码号等通信资源的分配,对市场主体和格局进行调整。分阶段引入有偿分配通信资源的规则,促进数量有限的通信资源的合理利用。加强资源管理的信息库及管理检测系统的建设。

  健全国家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更好地制定信息化发展战略和重大方针政策,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积极推进科研事业单位等机构的改革,增加对企业支撑科研的力度,为企业决策的科学性提供有效的保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及消费者组织等机构的作用,提升企业管理决策的民主参与度和透明度,推动行业自律。

  (2)加快企业改革力度,有效增强企业的竞争活力

  加大民营企业家改革力度,是两化并进的基础。要依据有进有退的原则,合理确定民营企业家的产业分布及改革进程。

  大力改革通信民营企业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推进民营企业家的改革和发展;转变投融资机制,扩大融资渠道,降低负债风险;根据市场发展状况,对民营企业家进行资产重组,鼓励企业采用合理集中和集约化发展方式,进行兼并、联合,推动现代化大生产新产业机制的形成。

  全面改革电子民营企业家: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明确产权关系,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成公司制改制;推进民营企业家战略性改组,加大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力度,坚持优胜劣汰,鼓励企业实行兼并重组;建立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加速新产品开发,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发展规模经济,加快产品结构升级;加大对重点民营企业家的支持力度,对确认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实行优惠税收政策;营造促进民营企业家发展的政策环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市场监管,创造公平、规范的竞争环境,避免不正当竞争,打击走私,反对倾销。

  (3)抓紧制定国家信息化规范和标准,建立信息化法律法规体系

  加快制定国家信息化测度方法与认证的规范和标准,逐步完善电信技术体制和广播电视技术体制。积极促进电信和广电运营商、系统集成商、电子产品制造商之间技术的协作与联合。加强条码和代码等信息标准化基础工作。鼓励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系统,增强国家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快信息化立法进程,重点制定电信、广播电视、互联网、软件、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法律以及相关实施措施。完善电子商务安全交易、网上知识产权保护、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网络管理、数据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修订相关法律和相应程序法,预防和严厉打击计算机犯罪和网络犯罪。积极参加国际信息化组织,促成和参与信息化发展国际公约的谈判与制定。

  (4)加大对信息产业科研的资金投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

  信息产业是高投入的产业,又是一个高风险的产业。经过近十几年的加速追进,中国信息产业虽有长足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很大:经济效益不高,关键性技术相对落后,结构矛盾仍很突出。其原因之一就是科研投入严重偏少。因此,国家应进一步加大信息技术科研的投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要尽快建立国家信息产业风险投资基金,以保障信息产业快速发展,推动核心技术的突破;引导企业加大对科研开发的投入,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力促进企业与科研院所、院校的合作,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建立若干基础电信公司,探索网络经营与信息服务经营相分离的发展模式;加强同世界著名信息技术企业的战略合作研究,尤其是提升对关键性技术研发吸收能力。

  (5)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加快人才的开发、培养与培训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推进信息化最重要的因素。中国要在激烈的全球人才竞争中取胜,必须实现分配制度、教育制度和人事制度的创新,在吸引、培养和使用人才方面取得大的突破。要在全社会推广和普及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在中小学统一设置计算机知识、网络技术基础等信息技术必修课程,着眼于未来培养人才。对高等院校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加快复合型信息化高级专业人才培养。加强对各类在职人员、企业公务员的信息化技能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吸引高素质的信息技术和管理人才,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加大对贫困地区信息技术普及的扶持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加快培养西部地区信息化人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对企业领导人和科技骨干实行年薪制和股权、期权制等办法,稳定人才队伍,形成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建立人才竞争机制。

  (6)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信息化发展战略和网络与信息安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信息化水平越高越要重视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要坚持一手抓信息化,一手抓网络与信息安全。要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产品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强网络与信息管理,进一步完善网络与信息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防范机制,全面提升国家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实施。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