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理论自80年代引入中国,在物资、商业等部门经历了多年物流业务管理的实践,在传统经济体制的束缚下,物流理论在中国的实际运用受到很大制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客观上要求破除区域、部门割据的局面,从而使物流从业务管理为主走向物流战略管理,完成这一转变的基础工作,就是要面对全球化的物流链管理时代的到来,勇于创新,构造起适应未来竞争需要的物流战略管理体系。道路运输企业(集团)将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1物流的战略涵义
1.1物流进入交通领域的背景
物流理论在90年代中期才进入面向全社会物流、客流服务的交通运输领域,其原因也正是物流的战略实质和实现物流战略管理的大背景已初步形成。这一大背景的要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生产需求的推动和市场需求的拉动已经开始形成合力,推动并促进社会物流合理化的进程。例如,JIT(准时生产制)的战略思想及生产方式已经从第二产业广泛进入第三产业,它将以观念上的创新导致物流链管理产生划时代的变革。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物流业务在更大范围的运转提供了广阔市场,也为物流经营者运用市场机制更好地实现物流功能创造了前提条件。
(3)现代高新科技,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已经达到成熟阶段,能够广泛投入物流信息系统的实际开发与应用,为物流网络组织结构的运行提供相应功能及技术支持。
(4)现代法人财产制度的确立,使物流经营者在产权清晰的前提下,有了更强的自主经营能力,自我发展动力和机制,并为不同法人间的合资、合作经营物流业务,完善运行和控制机制奠定了基础。
社会物流链管理关系到国民经济许多部门及其经济运行中的诸多经营者,关系到社会物流总费用的节约,进行物流战略研究是基础工作,必须具有超前性。应用最新研究成果引导物流链管理在实践中不断向合理化方向发展,这一思想已经开始被具有远见的企业家们所接受。
1.2物流及物流的战略涵义剖析
物流一词的术语源头“logistics”和“PhysicalDistribution”,虽各有重点,融合其内涵与外延,它涵盖了从原材料的最初供应者到产品生产者——进入了生产过程、从产品的生产者到最终用户——进入了消费过程,以及其间所包含的流通过程在内的全部物品(产品、商品)的运动过程。现行体制下,强调物流的战略涵义,关注于物流业务管理到物流战略管理的转变基于以下的认识。
(1)物流正在跨出单一企业范畴寻求更大的物流链管理的运作范围,如:区域物流、全国物流和国际物流。其所追求的目标是社会物流合理化——是通过更大、更高层次的系统优化来追求物流系统总费用最低,而这种从物流全过程合理化追求物流费用节约的影响力,是长远而深刻的,也是相对稳定的。
(2)物流系统在中国的运作正孕育着技术上的突破,广泛运用高新技术成为竞争制胜的秘诀。及时把握电子信息技术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直接影响到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方向和服务质量水平。
(3)物流服务质量依赖于支持原材料、物品等从最初供应者到最终用户间运动的网络组织结构,必须具有驱动这一组织运转的动力和相应的经营机制。现代法人财产制度的确立,使经营者能够真正成为具有微观乃至中观投资能力与资产经营能力的主体,具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经济责任与自我发展的动力和条件。
(4)物流体现的促进和协调工作追求的是协同运作效益,即整个系统效益目标的实现,及各组织单位成员效益目标的实现。组织单位成员是物流战略经营单位或者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物流战略经营单位。
物流理论使人们认识到,迎接竞争国际化的大环境到来,必须在物流链管理中增强创新意识、创新动力和创新实力,从而利用技术创新把民族经济推向世界竞争的大舞台。
2物流战略管理的构成
2.1物流战略的基本内容
物流战略的基本内容包括:物流系统的宗旨(使命)、物流战略目标、物流战略导向、物流战略优势、物流战略类型、物流战略态势,以及物流战略措施和物流战略步骤等内容,其中物流战略导向、物流战略优势、物流战略类型和物流战略态势又称为物流战略的基本要点。
2.2物流战略的设计
物流战略的核心内容是物流系统的宗旨(又称为系统使命)和战略目标,其中,物流系统宗旨的确立,直接影响到道路运输企业(集团)参与物流系统设计与运营的任务、目的(aim)和目标(objective)。
2.2.1物流系统的宗旨与战略目标
物流系统的宗旨主要指该系统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承担的责任或主要目的。
物流系统的战略目标是由物流系统宗旨引导、表现为物流系统目的并可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量化成果或期望值。物流系统战略目标对物流战略基本要点的设计与选择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物流战略规划中的各种专项策略制定的基本依据。在物流战略管理过程中,道路运输企业(集团)制定物流系统战略目标主要包括:服务水平目标、物流费用目标、社会责任目标和经济效益目标等内容。其战略目标应体现纲领性、多元性、指导性、激励性、阶段性等基本特点。
2.2.2物流战略的要点
物流战略要点是物流战略系统基本方面的设计与选择,对道路运输企业(集团)而言,重点内容是要将传统概念上的两点(城市、货运站、运输枢纽等)之间的货物位移与两端点上的延伸服务(如订货、取货、分拣、包装、仓储、装卸、配送、咨询及信息服务等)紧密结合为一体,使货物(物品)从最初供应者到最终用户间各个物流环节成为完整的物流链管理。在此基本思想指导下,道路运输企业(集团)的物流战略要点主要包括在物流战略导向、物流战略优势、物流战略类型和物流战略态势之中。
(1)物流战略导向,指的是物流系统生存、成长与发展的主导方向。物流战略活动领域中的服务、市场、技术、规模、资源、组织、文化等方面都可能成为道路运输企业(集团)经营的物流系统生存、成长与发展的某一主导方向。
(2)物流战略优势,是指物流系统能够在战略上形成的有利形势和地位。构成物流系统战略优势的主要方面有: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地理优势、技术优势、组织优势和管理优势。道路运输企业(集团)研究物流战略优势,关键是要在物流系统成功的关键因素上形成差异优势或相对优势,这是取得物流战略优势经济有效的方式,当然也要注意发掘潜在优势,关注未来优势的建立。
(3)物流战略态势,是指物流系统的服务能力、营销能力、市场规模在当前的有效方位及沿战略逻辑过程的不断演变过程和推进趋势。它反应了道路运输企业(集团)参与社会物流系统运作时,在客观上的物资、人力资源表现的竞争能力积聚与实力,以及在主观上智慧谋略表现的动态组合运作状况。
(4)物流战略类型,是指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物流战略作的划分,以更深刻的认识物流战略的基本特点,进一步完善物流战略规划方案。道路运输企业(集团)物流战略类型可参见附表。附表物流战略类型的基本划分划分依据物流战略类型服务项目准时货运集散战略、快速货运集散战略、整车货运集散战略、成组货运集散战略、专项货运集散战略、国际货运集散战略等发展方向物流服务导向战略、市场需求导向战略、专有技术导向战略、规模经营导向战略、资源优化导向战略等战略行为扩张型物流战略、稳定型物流战略、收缩型物流战略等战略重点物流系统生存战略、经营战略、发展战略等。
2.3创新是物流战略管理形成及设计的关键
物流战略设计要突出创新在战略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所谓创新是指物流战略实施主体以质量优于现有状态的新行为作用于物流过程,以期收到预定目标效益的创造性活动。这主要包括:产品(服务)创新、市场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等内容,其中,技术创新是最核心的内容:它是指从一个创造性的构思出发到市场成功实现为基本特征的层次性经济活动全过程,包括了新构思的产生与形成、研究与开发、应用与扩散三个紧密联系的基本环节,道路运输企业(集团)在进行物流战略设计中必须予以特别重视。
3物流战略管理
3.1物流战略管理的主要过程
物流战略管理是物流经营者在物流系统过程中,通过物流战略设计、战略实施、战略评价与控制等环节,调节物流资源、组织结构等最终实现物流系统宗旨和战略目标等一系列动态过程的总和。从更一般的意义讲,道路运输企业(集团)物流战略管理的实质就是运用战略进行社会或区域物流链管理。
在战略形成、战略实施、战略评价与控制中,物流战略形成是物流战略管理的首要环节,指导并决定了整个物流战略系统的运行,战略评价工作渗透在物流链管理各个阶段之中,从物流链管理组织结构分析,道路运输企业(集团)一般可以划为:企业层、事业层和职能层。在物流战略管理过程中,各个组织层次沿物流战略逻辑过程运行,高层组织的物流战略管理决定并指导着下一层组织的物流战略管理。
一般情况下,物流战略引导并决定物流系统组织结构,在进行物流战略管理的初期尤其是这样,但在特定条件下,物流组织结构也会对物流战略提出修正与完善等要求。
3.2物流战略管理的原则与运行机制
3.2.1物流战略管理的基本原则
道路运输企业(集团)在拟定物流战略时,要结合企业资源情况、获取资源的途径与能力等特点综合分析,并按战略协同,寻求优势,有限合理等基本原则指导物流战略管理系统的运行。
3.2.2物流战略管理的组织运行机制
强调物流的战略涵义,就在于它能够提醒人们站在社会物流合理化的角度进行物流链管理,有利于形成区域、甚至是更大范围的经济圈,各级企业也应当予以关注与重视。道路运输企业(集团)应根据其战略活动领域和组织活动特点,设立或者划分若干物流战略经营单位参与物流业务服务,或者以集团企业形式参与所服务的企业物流项目,以协同有序的战略活动实现物流战略目标的要求。物流战略系统的运行机制应当有这样几个特点。
(1)物流系统可以将服务对象纳入物流经营系统之中,例如,道路运输企业(集团)为用户设计专项物流服务项目,使得道路运输企业的固定设施、移动设施能与用户的物流链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互惠体系。
(2)物流经营主体可采用集团化方式建立内部组织机制,物流经营者之间原先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交易关系可以转化为企业(集团)内部调节关系,从而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节约物流总费用。
(3)充分发挥物流战略经营单位的作用,突出道路运输企业(集团)专业化协作运作机制。物流战略经营单位(SBU)是企业值得为其制定一份战略计划的最小单位。战略经营单位有这样的特征:有自己独立或相对独立的经营业务,如仓储包装或者储运业务;这些关联企业之间有共同的特点与要求;掌握了能够独立或相对独立经营的一定资源,如货运站、仓储运输基础设施;是划小了的经济核算单位,有很强的战略经营动力,能主动地提升效率和效益水平。其组织规模要适宜,善于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提升专业化协作水平,在取得优质服务质量的同时也相应提升了行业进入壁垒。
(4)道路运输企业(集团)内部应有在根本利益一致的条件下的适度竞争,企业(集团)内部的协作应当建立在有偿协作的基础之上;企业(集团)内部各个战略经营单位之间的利益冲突,可以通过建立企业(集团)内部工作标准、内部协作标准等方式,用战略制度化的方式来解决。
为了实现预期目标,站在整个物流系统的高度,通过集团战略经营活动的标准和制度规范各战略经营单位之间的战略活动行为和相关利益划分是十分重要的物流战略管理工作。
4结语
道路运输企业(集团)要冲破传统的运输观念和经营方式的局限,根据网络组织结构及区域物流情况,开展各种技术创新活动,谋求企业(集团)实施物流战略的优势,在巩固核心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大力扩展延伸服务,以谋求市场份额的增加和企业发展,这是提升物流战略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