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战略管理培训 / 战略管理培训: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转向了吗

战略管理培训: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转向了吗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0日 战略管理培训

此次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针对新年刚开始银行体系信贷大量投放的,也是中央银行明确提示市场的一个信号:市场流动性不可以像2009年一季度那样“过度”。此次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在银行体系流动性仍然比较宽裕的情况下实施的,并不会导致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紧张。今年央行仍然会继续保持市场充裕的流动性,保持货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央行12日决定,从2010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自2008年10月以来央行首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此次调整远快于市场预期。那么这,对货币政策、甚至宏观经济政策是否有重大变化?笔者认为,在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特殊背景下,实施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仍然是必须的。但是,2010年可能的变化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仍然不改初衷,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是名副其实真正“适度”,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配合名正言顺。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配合名正言顺

  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两大宏观经济政策配合模式中,选择双紧或者双松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均是力度最大的,也是经济金融形势最为严峻的时候实施的。例如,当不仅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而且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时,就可能选择双紧政策。反之,当社会有效需求严重不足时,就可能选择双松政策。包括财政增支减税,和降低利率、扩大信贷,增加货币供应量等。2007年开始并在2008年达到高峰的金融危机实际上就是全球经济金融面临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全球性的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就是必然的选择。相对而言,中国采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际上就是最大力度的宏观经济政策配合。但是,货币政策被冠以“适度宽松”一方面反映中国货币政策留有余地,例如中国也是属于没有实施“超低利率、甚至零利率”国家,货币政策确实留有一定的政策空间;另一方面,从实际上实施的结果、例如2009年中国极高的信贷投放考虑,已经不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是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这虽然符合中国货币政策的实际情况,但确实有一点名不副实。

  2009年,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作用下,特别是两者积极配合下(例如财政政策是扩大投资和支出效应,货币政策是扩大市场流动性),对经济产生整体的扩张效应是十分明显的。2009年的中国经济从增长率上已经不是什么“企稳回升”的问题,几乎是重上高位。显然,今年的经济情况就很不一样。不仅有所谓的通货膨胀预期升温的问题,而且有客观上经济重新过热的问题。今年再次实施过度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空间和政策效应就存在一定的疑问。当然,在国际经济整体上仍然没有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实施中性的财政货币政策组合,保持财政收支平衡和货币供应量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也是存在同样的风险。即经济增长可能出现反复。当然,就更不可能采取紧货币松财政的配合,以及或者松货币紧财政的政策配合等。

  因此,综合国内外宏观经济政策形势,仍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现实的,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的“适度”应该是真正的“适度”。即在财政政策仍然非常“积极”的情况下、保持对经济整体的扩张效应。同时,货币政策是适度的,即中央银行对银行体系和市场流动性的保持在可控范围,但是绝不会使市场流动性过度紧张。所以,当前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配合名正言顺了。或者说,2010年宏观经济政策仍然是宽松的。

  积极的财政政策仍然不改初衷

  首先,2010年财政支出总规模不仅仍然增加,而且在2009年增长率还要提升,预计可能超过8万亿元。同时,根据2010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信息,2010年的财政收入增长率11.7%,比2009年的8%(计划)高了3个百分点。同时,2010年又是财政收支“紧张年”。这就意味着财政支出增长率还要上升——只要增加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在可承受范围。数据显示:2009年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仍然在3%以内,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在20%左右,仍然在当前综合国力可以承受,总体上是安全的。特别是前些年财政赤字逐年减少,给财政赤字特殊性增加留下了空间。

  其次,2010年投资、尤其是企业投资仍然是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一方面,2008—2010年安排的四万亿投资计划中2010年的“份额”将在今年继续发挥重大的作用。另一方面,2010年还将有新的重大举措,巩固经济增长,防止经济增速放缓。其中不仅有产业振兴计划的延续和扩大,也有新的区域发展规划的实施,还有“十二五规划”的大量前期准备等。财政支出政策仍然将继续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增加企业投资和支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再次,扩大收入宏观经济政策范围,提升收入效应。2010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中收入政策的作用还会继续发挥。不仅要直接通过结构性减税政策、降低企业和个人税负等,增加收入;而且要通过积极的财政支出政策,提升低收入群众保障水平,继续提升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优抚人员抚恤标准、低保群众的低保水平等,直接拉动居民消费。同时,今年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扩大收入政策范围,提升收入效应。包括进一步地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农民工以及城镇居民在这方面的保险,切实解决群众在消费上的后顾之忧。这些作为这次积极的财政支出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不仅不会有重大变化,而且实施收入政策范围不断会扩大,收入效应也会不断提升。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是名副其实真正“适度”

  首先,此次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针对新年刚开始银行体系信贷大量投放的,也是中央银行明确提示市场的一个信号:市场流动性不可以像2009年一季度那样“过度”。虽然,2009年第四季度对中国银行家们有点难熬——信贷没有按照规律“大放送”。但是,新年一过,商业银行的行长们(也包括市场的方方面面)不仅“预期”2010年一季度信贷的再次大投放,而且实际上也这么做了。据报道,新年第一周银行信贷规模大幅攀升,可能达到五千亿元。同时,12月份出口转正又使银行放贷信心更足。显然,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局面,银行一旦过度放贷,那么银行流动性就很快转化为市场流动性。这就可能导致市场流动性失去控制。因此,本次提升准备金率主要是针对新年开始信贷过快增长,警示商业银行不要在年初冲信贷。这应该也是对“适度”的一种解释。

  其次,此次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在银行体系流动性仍然比较宽裕的情况下实施的,并不会导致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紧张。在2009年天量信贷,除了高速的信贷增长中除了没有流入实体经济外,即使流入实体经济的也没有完全发挥作用,其中典型的就是企业存款的异常增加。在大部分企业利润增长不力情况下,企业存款同比大幅度增加。显然存在信贷资金的“转存”现象,而且可能数量不小。同时,这些企业存款又“创造”了新的银行存款,即放贷能力。因此,由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被“压缩”银行放贷能力仍然有很大的潜力。或者说,0.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对银行实质性影响很小,远远小于数字上的影响。

  再次,今年央行仍然会继续保持市场充裕的流动性,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一是,央行应该会通过货币政策努力释放已有的市场流动性,继续保持市场充裕的流动性。根据中国近几十年经济与信贷增长的简单的数量关系,2009年9.5万亿的信贷增长与8%的经济增长率反映高速的信贷增长率并没有带来“完全”的经济拉动效应。如果能够使得那些没有发挥作用的信贷逐步进入实体经济,就可能成为下一阶段的实体经济及经济增长会产生新的拉动效应。因此,央行应该会通过货币政策努力释放已有的市场流动性,继续保持市场充裕的流动性。

  二是,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信贷规模的支持下,引导金融机构合理增加信贷投放;科学安排公开市场工具组合、期限结构和操作力度,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市场资金供求,保证货币信贷总量满足经济发展需要。除了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市场资金的宽松外,货币信贷政策还会调节信贷投放。包括对各个银行间信贷投放的不平衡、大型民营企业家,中小企业融资之间信贷投放的不平衡、行业之间投放的不平衡、地区之间信贷投放的不平衡进行可能的调整。这种货币政策结构调整是属于温和调整、必要的调整。这种调整并不改变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同时又保持了市场流动性的充裕。

  三是,中央银行为了应对外部宏观经济政策金融形势的变化而留有货币政策调整的充足空间。因为,在中国经济迅速回升、尤其是出口逐步恢复的情况下,中国可能再次成为国际资本新的理想投资地,不排除短期国际资本的流入加快,从而实际上又会导致货币供应的增长,市场的流动性将会增加等。因此,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就是如此不断调整。

  因此,今年央行将在现实宏观经济政策形势下和金融管理体制没有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保持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保持市场充裕的流动性。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