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产业发展战略的回顾
(一)改革开放以前的”自力更生的工业化产业发展战略”
从1953年的”一五”到改革开放,我国产业发展实行的是自力更生下的工业化战略、也是一种在较为封闭的状况下的全面赶超战略。该战略的基本内容是通过计划经济方式实行高积累并将国内的社会经济资源向重工业倾斜。这一时期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特点是:
1.重积累轻消费
”先生产后生活”的高积累政策是改革开放前指导经济的主导思想。国家通过计划手段重点发展生产资料工业和基础产业,国有工业获得快速发展,而群众的生活水平提升缓慢。
2.重工业优先发展
重工业是当时落后的中国实现工业化和赶超的基础和关键,因此重工业的发展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经过20多年的时间,我国经济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基本建立了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的比重由1952年的17.6%上升到1978年的44.3%。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上升到1978年的56.9%。
3.依靠自我积累,提供自力更生
我国的对外贸务发展缓慢,到1978年我国出口和进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6%和5.2%。而且,一直坚持”不用西方世界资金”。
历史已经证明该模式不是经济落后国家实现产业赶超的最佳发展模式。我们也应该承认,在当时特殊的国际和国内政治环境下,该发展方式在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在封闭环境下完全依赖自我积累和自力更生,乃是当时政治条件下的必然选择,而且当时的经济全球化程度也较低。通过计划体制,将资源配置向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倾斜,在当时一穷二白的条件下,有利于加快中国工业化的步伐。现在,我们也已经认识到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低效率,以及长期重工业优先造成的国家产业结构失调的危害。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开放的全南越战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产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内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被打破,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对外开放从70年代末开始试点,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全面推进,到现在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党领域的开放格局。这一时期我国的产业发展战略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成就也是显着的。本时期我国产业发展战略的基本特点是:
1.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国内产业结构的总体平衡
产业比重结构的合理化调整基本时期的重要特征。从70年代末期开始,在过去长期偏重重工业的政策造成产业结构失调的背景下,国家开始重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对轻工业在计划上予以优先考虑.对农村在全国推行承包制。以8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家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加大投资力度,消除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另外,国家对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放松管制以及后期出台的鼓励措施实际上也极大地促进了轻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2.对重点产业的倾斜与扶持国家对基础产业、支柱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采取了多种手段进行支持。主要的方式有:优先贷款、资本市场融资、减免税负、科技攻关、支持合资合作、建立开发区等等。
3.在较高的对国内产业的保护下逐步扩大对外开放
通过引进国外资金设备技术提升国内的产业技术水平。中国每年实际利用外资由改革初期的不足30亿美元上升到1998年的586亿美元。外资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不仅扩大了中国的资本总量,同时也带来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口特别是先进设备进口的快速增长,是提升国内产业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
利用比较优势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在20年时间里,中国的贸易依存度由9.8%快速上升到33.7%。在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的比重由1980年的50%以上下降到10%左右,出口商品的增长几乎全部来自于工业制成品。另一方面,加工资是对于中国贸易的增长起着重要作用。加工贸易的比重逐步上升,从1996年开始其比重就超过贸易总额一半以上。中国的贸易竞争力主要是依靠在劳动力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
坚持对国内产业的保护。通过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减少国内产业在对外开放中受冲击的程度,是中国渐进式开放政策的重要内容。同时,随着国内产业的成长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还不断地调整对国内产业的保护结构和保护程度。
总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的产业发展战略仍然继承了改革开放前的全面赶超的思想,是在逐步对外开放条件下实行的全面赶超战略。它是在对国内产业进行保护的前提下,积极引进外资,发展对外贸易。该产业发展战略既维护了国内产业体系的完整,又提升了国内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该产业发展战略吸取了我们过去的经济教训,又学习了亚洲成功国家和地区的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的产业发展战略是卓有成效的。针对产业结构失调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并且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群众的生活水平。对外开放政策对本阶段中国的经济增长、就业和产业结构升级起着难以估量的积极作用。
该产业发展战略的实行首其历史背景:首先,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比较完善的产业结构体系的大国。其次,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全球贸易持续快速增长,私人资本的跨国投资也发展迅速,中国的国际政治环境逐渐改善。在此背景下,中国选择了渐进开放和全面赶超战略,极大地促进国内产业的全面进步。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体制转轨过程中,中国企业的许多创造性政策措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过去我国产业发展的历程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产业发展模式受到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和体制因素以及国际环境等条件的影响。我们在选择产业发展模式和产业政策时,产业发展战略必须充分分析这些因素的变化状况。
二、我国产业发展战略面临调整的压力
在我们致力于工业化和全面赶超的过程中,世界经济结构也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知识经济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经济全球化已经使得每一个国家难以置身其外。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加入到这一潮流中,无疑要承担巨大的竞争风险。但是,它也为发展中国家分享全球技术进步和全球化带来的效率的提升提供了机遇。如果不加入其中,发展中国家将会更加落后。因此,积极迎接这一潮流,发挥后发优势,是发展中国家的唯一选择。中国积极谋求加入WTO,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作出产业发展战略的明智选择。
(一)知识经济初视端倪
知识经济在发达国家已经和现轮廓。知识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其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知识成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要素;2.产业结构中,提供知识和信息服务的产业占主要地位。产品成本中,用于知识的费用占主要比重;3.劳动力结构中,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人占少数,而从事知识生产和传播的人占绝对多数;4.生产方式由工业时代的标准化和集中化转变为非标准化和非集中化,生产组织的重点转向研究开发、销售和职工的培训。
(二)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
科技进步导致的交通通讯成本的下降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条件。经济全球化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际贸易量使递增长。1948–1997年的50年间,世界货物贸易增长率为6%,大大高于世界产出的3.8%的增长速度;2.大量资本跨国流动,世界金融市场日益一体化;3.把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速加快,其中跨国公司的影响越来越大;4.促进经济全球化的组织和协议越来越多,这些组织和协议将对各国企业的政策和行为范围进行约束。
(三)中国产业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虽然我们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我国的产业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产业发展战略主要特点是:
1.产业结构水平低三次产业结构中,农业占相当比重,工业主要集中于低技术低附加值的中间产品生产,服务业发展不足特别是知识型服务业比重低。
产业发展的整体技术水平低。中国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在相当差距,企业创新投入也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
农业劳动力比重病是中国产业结构发展水平低的最显着特征,1998年,中国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高达49.8%。
2.企业竞争力不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弱。非民营企业家成长时间短,企业的规模偏小。具
3.市场经济不完善,产业发展存在制度方面障碍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未建设完善,制度性的障碍仍广泛存在。金融体制、税收制度、行政性市场垄断、消费政策、所有制歧视等等方面不完善和不合理,是制约中国产业发展和升级的重要因素。
(四)新形势下现行产业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积极争取加入WTO,并取得了重要进展。WTO成员国要遵守的一般性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互惠原则、透明度原则、关税减速让原则、取消贸易数量限制的原则、反补巾反倾销原则等。对新加入WTO的成员而言,具体的政策调整义务还包括在市场准入谈判中所作出的承诺。目前尚不清楚中国加入WTO实际要进行的全部政策调整。从中美两国达成协议的内容提要看,主要有以下内容:农业在短时间内将平均关税降到14-15%;工业在加入后的5年时间内显着降低平均关税。一些重要产品如汽车、石化、医药等还有具体的关税下调时间表。大部分信息技术产品关锐在2005年前降到零;5年内取消几乎全部工业品的配额。给予外商工业品贸易权和分销权;服务业要在保险、银行、证券、运输、旅游、法律、会计、电讯等方面扩大开放程度。另外,在贸易体制、外商直接投资、知识产权等方面,中国都有承诺。
在加入WTO之后,我们过去的”全面矗赶超战略”将难以为继。在开放条件下,由于我国产业发展水平低,全面赶超必然要求全面的产业保护。加入WTO后我们的政策受到WTO规则的限制,过去实行的对国内产业的全面保护政策难以继续维持。
过去在全面赶超思想下,我国为了维持产业体系完整,发展和维持了一批不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低效率产业,在加入WTO之后,这些产业必然面临强大的竞争压力,部分产业将在竞争中收缩调整,将资源转移到其它产业中。因此,过去的”完整的产业体系”目标也无法维持。
实际上,全面的产业保护也不利于中国产品特别是下游产品参入国际竞争。加入WTO同时也为我们在全球市场配置资源创造了条件。过去全面的国内市场保护,实际上也极大地限制了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如果中国企业局限于国内的技术和资源,中国的企业就难以与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外国企业竞争。总之,”全面赶超战略”必须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