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两年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后,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已经被广泛地认知。包括中国保监会在内的许多国家的监管机构,在这方面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广大保险企业也在充满热情地推进全面风险管理的建设。然而在具体的构建与实施过程中却往往存在着一些误区,而这些误区会降低相关工作的效率、影响实际达到的效果,更有甚者,会使得整个的努力偏离正确的方向。在本期文章中,我们结合近几年工作中的所见所闻,就这些常见的误区做一个概述。
忽视(风险管理的)基本面。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深刻教训之一就是,基本面是至关重要的。单纯追求构建复杂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却不辅之以有效的识别风险的流程和减轻运营风险的机制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对于保险企业来说,务必要高度重视内部的核保控制、数据质量、产品定价、准备金计提等基本的方面。在这些基本功还没有做扎实的情况下去追求一个“高、精、尖”的全面风险管理系统就如同在沙滩上建塔,形式上也许美观,但是其实用性与可靠性是难以经得起检验的。
缺乏广泛的参与。全面风险管理需要一个企业内的所有部分的支持。对于风险管理的最具价值的认识往往来自于基层部门。而并不少见的是,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努力主要是由高层管理团队来承担,然后下层的员工只需遵令而行。这种方式有两方面的问题:首先,管理层未必像基层那样对于重要的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其次,有效的风险控制和减缓需要基层的员工的努力。而对于基层员工来说,去机械地执行来自高层的指令可能不足以使他们得到足够的动力;相反,如果他们有机会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献计献策,那么执行起来也就更有动力。
不能很好地控制期望值。全面风险管理是非常复杂的流程。那些风险管理做得好的企业,一般来说都是能够在全公司范围内打造出一种风险认知的文化的企业。企业文化的转变是需要过程的,很难在短时间内就实现。管理层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全面风险管理的建设是需要经年累月的。试图在风险管理方面一蹴而就是很难取得成效的。
对于全面风险管理的收益的沟通存在欠缺。构建风险管理往往需要员工改变业已存在的工作模式,而这看起来像是为了满足合规的要求而作出一些改变。有的企业花费了巨大的精力来构建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建立风险识别系统、实施风险控制,但是之后却暂时搁置,直到下一个合规期间才又拾起。这就容易使得员工将风险管理与合规混淆起来。正确的做法应当是进行持续的沟通交流,让员工明白风险管理带来的收益(包括所避免的风险和所探求的机遇等等),这样才有助于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而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是全面风险管理建设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妥当地将“零差错”设定为证明全面风险管理的有效性的指标。往往管理层将(全面风险管理的)成功定义为流程的执行没有出现偏差或是标准的遵守没有出现例外。而实际上,更多的时候,“零差错”所表明的是现存的风险识别标准存在不足或者是风险容忍区间太过宽松。系统总难免有出错的时候,而一个风险管理系统的有效与否在于它是否能够在差错变得更大更严重之前能够发现它。
对复杂的模型太过信任。经济资本模型的确是全面风险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保监会的相关文件也指出经济资本模型应该逐步成为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量化手段。然而,任何模型都有其缺陷,而这次的全球金融危机也给我们上了一课:模型的复杂不一定就意味着模型会精确。经济资本模型的质量必然受以下因素制约:所使用的数据的质量、模型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建模所基于的公司运营状况的稳定性,等等。有效的风险管理需要在定量分析工具和定性分析方法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对模型的局限性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有必要测试模型对于其假设的敏感性。
在构建模型的初始阶段,对于是选择一个复杂的模型还是一个简单的模型一定应该有仔细的论证。技术人员容易倾向于增加模型的复杂性,因为这是他们所受的职业训练使然。额外的复杂性也许是有用的,但这要基于这样的前提,即额外的复杂性会导致模型被更经常地应用、在更大程度上能够改进建模分析的结果。可这在实际上往往是相悖的。而选择简单的模型往往意味着更好的实用性。更多的人可以使用它,结果也更容易分析和比较。这样就可以促进对模型的使用、对分析结果的兴趣、对以模型输出结果为衡量指标的风险管理水平的有益的竞争。而这些,最终会带来真正意义上的风险管理水平的进步。
总的来说,根据我们近年来与客户在经济资本模型方面互动的经验来看,那些精确性低一些但是可用性强的模型对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帮助更大,在体系构建的初期阶段尤其如此。而一开始就试图将模型做得“完美”往往会适得其反。
构建一个有效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需要企业在考虑其自身的经验与需求的同时也考虑和其具有可比性的同行的经验与教训。我们这期的文章与大家简要地分享了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帮助众多客户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欢迎大家指正、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