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事件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常态,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应对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各级各类企业和企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任务。可是,由于我国对公共危机的认识程度不够,缺少相应的综合性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机构,疏于协调和配合,缺少相关的法律制度,在处理危机事件时不能到达理想的效果。而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讲,他们早已经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公共危机管理模式,这是值得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机构学习和借鉴的。了解我国公共危机,找出我国公共危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加强公共危机管理意识,做好公共危机的预防工作,并能根据危机管理的原则、程序、妥善处理各种危机事件,积极探索公共危机管理的新思路、新手段和新对策,对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公共危机的特点
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是不定性的突发的,总的来说都有共同的特点,即突发性、破坏性、传播性、资源严重缺乏性、不确定性、。无论是哪个特点,如果处理不好都会使企业、企事业在社会公众面前的形象受到严重的伤害,诸如严重的意外灾难、重大伤亡事故、大规模的事件纠纷、组织的信誉危机等。
1.突发性
公共危机的爆发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造成危机的因素是一个积累渐进的过程,通过潜伏期的隐藏和埋伏后,如果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就会继续膨胀,就会爆发公共危机事件,并迅速蔓延,产生连锁反应。一个组织突然爆发了危机事件,事实上都是有原因的,无论是来自主观,还是自然的,都是组织平时疏于防范的结果。一次突然的食物中毒,往往是平时不注意严格把握细节造成的;由于来得突然,又有很强的力度,往往使组织措手不及,给组织造成很大冲击,使组织有面临泰山压顶之感,如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就具有这样的突发性特点。
2.破坏性
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事实上都会对社会起破坏作用,如地震、洪水、泥石流等。影响生产和生活,给国家和个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应尽力防范和阻止。认识危机事件的破坏性,就不会掉以轻心、麻痹大意,就会采取主动姿态,沉着冷静而满怀信心地面对危机。
3.传播性
公共危机总是在短时间内猛然爆发,具有很强的急迫性,一旦爆发会造成巨大影响,又令人瞩目。它常常会成为社会各界和舆论关注的焦点和讨论的话题,成为新闻界报道的内容,成为竞争对手发现破绽和线索的机会,成为主管理部门检查批评的对象,在社会中迅速扩散开来,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冲击,令社会各界密切关注。因此,若控制不利,必然导致严重后果。所以必须牢记“兵贵神速”这一兵法格言,强调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方案的时效性。
4.资源缺乏性
危机事件的突然发生,造成交通中断、通讯不畅、指挥系统混乱等。导致资源供应系统被打乱。缺乏充足的物资资源和训练有素的人力资源应对危机。
5.不确定性
危机是否发生,什么时间发生,发生条件是什么,发生地点在那里,发生原因,是否继续扩展,是否会引起其它灾害等都具有不确定因素。特别是自然灾害的不确定因素更大,5.12汶川地震就是明显的例子。
二、我国公共危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公共危机的特点决定了公共危机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公共危机管理是指危机事件的应对机构在危机意识或危机观念的指导下,依据管理计划,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进行监测、控制、协调、处理的全过程。公共危机处理是指危机应对人员在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和原则的指导下,运用相应的策略、措施与技巧,来改变因突发事件而造成的危机局面的全过程。
由于我国公共危机管理认知程度不够,当危机事件发生时无论是组织或个人都存在非理性的选择,恐慌心理、从众心理、封锁信息,小道消息蔓延、隐瞒不报等现象,使危机事件往往不能及时妥善的处理,影响了危机的时效性,不利于危机事件的处理。纵观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和成因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企业意识薄弱,缺乏预警机制;
“危机意识是这样一种思想或观念,它要求一个组织的决策者、经理人和社会成员从长远的、战略的角度出发,在和平发展的时期,就抱着遭遇和应付危机状况的心态,预先考虑和预测组织可能面临的各种紧急的和极度困难的形势,在心理上和物质上做好对抗困难境地的准备,预期或提出对抗危机的应急对策,以防止在危机发生时束手无策,无法积极回应,而遭受无法挽回的失败。”8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危机意识可以说在近年在人们的脑海里刚刚浮现,缺乏预警机制。相对于企业的经理人而言,有的对危机这个概念甚至一无所知,不考虑预防,没有忧患意识。一度的认为处理好危机事件才是他们的工作。由此导致往往危机发生了才寻求解决办法。这一缺陷在现行各级各类企业中表现的都十分突出。“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引发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根据相关法规条例,环保部门可对造成重大水污染事故的单位处以最高100万元的罚款。环保总局在分别通知吉林石化分公司、吉林省环保局和吉林市环保局后,直接对造成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吉林石化分公司实施了处罚。”9简简单单的100万的处罚,对水污染的责任者划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如果我们的企业有忧患意识,加强预警,在污染前就把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搬迁,就不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损失。究其原因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在黑龙江省的上游,而吉林石化分公司黑龙江是管不到的,不影响吉林利益吉林省又不管,国家又没有专门的人员协调,这是造成灾难的主要原因。
2.问责制不健全,法律管理制度不完善
“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2005年11月27日黑龙江七台河煤矿爆炸(死亡171人)))2005年12月7日河北唐山矿难(死亡74人)、2005年8月7日广东梅州特大透水事故(死亡123人)、2005年2月14日辽宁孙家湾煤矿发生矿难(死亡214人)。一系列的矿难表明,我们企业的问责制不健全。即使有相关法律,有些人总能游离在法律的边缘。甚至在偏远的矿区,地方企业管不着,行业又盲目追求利润,有的即使发现违法也熟视无睹。
健管理制度和法律是进行公共管理和企业执政的有力依据。曾几何时我们的国家安全办主人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开骂娘,但下面只不过是洗耳恭听一时罢了,因为安全办主任早晚要走的,他不会永久住在一个地方监管。如果我们的问责制健全给他们天大的胆子,他们也不敢胡作非为,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矿难发生。如果我们的法律制度完善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违章作业,而不是违法作业。因此,构建一套健全的公共危机管理制度或法律,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客观要求。
3.缺少公共危机管理综合机构,虚设机构协作机制不灵活;
缺少公共危机管理的综合机构,这里所说的综合机构是指企业常设的具有决策指挥性质的危机管理机构。我国企业目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机构不是长设机构,是以各级各类单位一把手主抓的临时工作机构。对外称工作小组或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危机事件发生时,全员其上,统一归领导小组管理。而我国现行干部管理制度,无法左右临时工作机构的工作人员,致使临时公共危机管理部门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各部门和单位之间协作不灵活,分工不明晰。不能第一时间制定出行动方案。
“2001年12月7日,北京一场小雪,使得整个北京交通陷入瘫痪,造成交通事故300多起,近200名市民骨折。灾难的原因不在于北京没有足够的融雪车,而在于融雪机构政出多门,分工过细造成事实上的权力分割,使得协调成本大大增加,不能形成整体合力,从而导致融雪车无法及时有效融雪,这实在使人惋惜。”出现问题时往往相互推托责任,办事效率急低。致使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留下不良的形象。
4.信息反馈控制薄弱,不能及时总结危机管理经验,防范未然。
当公共危机事件解除时,应及时反馈危机控制效果,评价与测定危机事件处理的全部过程,是全面验证公共危机管理实施情况必不可少的工作。及时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寻找问题,并写出相关的总结报告,为以后危机管理工作准备可借鉴的历史参考文献。而这往往也被各级各类企业或危机管理部门忽视。其主要原因是:其一,没有专门的公共危机综合单位,危及结束后,各单位抽派的人又回到了自己的本质工作。其二,对追求政绩为人生使命的各级各类干部来说无疑是费力不讨好的工作,信息反馈控制工作基本上就是无人做。因此不能及时总结危机管理经验,防于未然。2003年湖南衡阳的“11″3”火灾,开始大火已被扑灭,由于缺乏警惕,几小时后,大楼内的暗火重新燃起,消防官兵再次进行灭火,但此时大楼突然垮塌,造成20名官兵牺牲的惨剧。如果消防单位在第一次灭火结束后,能及时总结危机管理经验,制定出下不预案,防止死灰复燃,就不会出现上述的惨剧。
综上所述,任何企业和单位都有可能遭遇各种各样的危机,危机管理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企业和单位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作好危机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相关法律,建立预警机制,成立专门的有决策权的综合性公共危机管理机构,搞好行业和部门间的协调和沟通,做好公共危机事件的信息反馈控制和评估工作防范未然,处理好各级给类突发危机事件,有利于提升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发展机遇。
新时期新形势下,做好企业危机管理工作,促进民营企业家改革,促进社会和谐,要求我们的企业干部不但要掌握现代管理技能,成为有能力、有魄力、有执行力、有影响力的领导者,更应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成为具有战略管理能力的领导者。特别是当前中国经济与社会正经历着转型的阵痛,风险与机遇从未如此同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中国企业面临着极为严峻的竞争和挑战。作为首都企业决策咨询中心的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紧扣时代脉搏,面向广大企业的迫切需要推出执政能力再造高级研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