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危机生命周期理论下的企业危机管理策略

企业培训师观点:危机生命周期理论下的企业危机管理策略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0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在对我国企业面临危机时的反应研究中发现,尽管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巨大,但许多企业往往对此缺乏准备,即便是做出回应的那些企业,要么对于危机事件置之不理,要么片面否认危机的存在并拒绝承担责任,在信息披露上出现前后自相矛盾的说辞。企业要反思如何采用正确的危机管理策略和措施,在危机爆发当下将危机的损害减少到最低限度,化解危机,甚至转危为机,从而实现新的发展。这对于每一个发展中的企业都有着生死攸关的决定性意义。

  (一)危机潜伏期阶段的危机预防。

  任何危机都有一个潜伏的过程,在危机的潜伏期,虽然企业处于正常运营状态,但看不见、摸不着的危机因子却可能在酝酿、积聚和成长。这一阶段危机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识别和预测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中存在的,将来可能产生潜在危机的一些薄弱环节和不确定因素,采取有效行动和手段预防企业危机的发生。对处于潜伏期阶段的危机进行预防管理是危机管理策略中的重点。

  1,树立全员危机意识。科学家做过这样一项实验:把一只青蛙放到盛满凉水的大锅里,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没有感到温度的慢慢升高,一直在水中欢快地游动。随着水温逐渐增高,青蛙的游动渐趋缓慢。等到温度升得很高时,青蛙已变得非常虚弱,无力挣扎,慢慢而又安乐地被煮死。第二次科学家把一只青蛙放到盛满开水的大锅里,这只青蛙一人水,便立刻感觉到环境的变化,迅速挣扎,蹦跃出水,虽受轻伤,却避免了被煮死的命运。两只青蛙的不同命运耐人寻味:没有危机意识的第一只青蛙对生存环境的变化浑然不觉,危机中丧失了应变能力,最终难逃被煮死的命运;而那只警惕的青蛙,时刻警觉内外环境的变化,在危机到来之前,即时跳出。

  企业经营的市场环境变幻莫测,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处处都有可能出现导致企业危机的危机因子,企业危机事件究竟何时、何地出现难以准确预料。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如此,企业发展也不例外。企业在寻求发展的同时,应始终保持对危机的警觉,树立全员危机意识。企业经理人要强化危机管理策略,保持高度警惕,把危机管理与平时工作相结合;加强对危机管理策略的宣传,增强员工的危机意识,形成正确的危机理念,并将这些根植于企业文化之中。

  2,建立高度灵敏的危机信息收集和监测系统。我国大多数企业尚未成立危机信息监测部门,导致企业危机信息反馈严重滞后。现代企业置身于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需要全面、系统地收集来自于政治、经济、科技、市场、竞争对手、消费者等多方面的信息,并进行分析、研究和处理。建立高度灵敏的危机信息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或现实的危机因素,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起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将危机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

  3,组建危机管理委员会。危机管理委员会不仅是企业危机管理策略的领导机构,也是企业危机日常防范的重要责任机构。危机管理委员会的成员应具有较高的素质和才能,如处事冷静、决策迅速等特征,危机管理委员会负责人通常由企业主要领导担任,成员应该包括市场部、公关部、人事部、财务部等部门的主管及企业的第一线员工,第一线的职员由于每天直接面对客户,往往能比高级职员更早地发现危机的征兆。该委员会至少每月应召开一次会议,不断分析危机情境,重点分析危机信号,把握危机先兆,定期进行危机管理的模拟训练,从而使企业危机管理策略融入日常管理之中。

  4,超前决策,预先制定危机管理预案。为有效防范企业危机,企业在掌握及时、准确、可靠信息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引发危机的因素,特别是发生概率较大的危机,预先制定周详的危机管理预案,为处理可能发生的危机作好准备,一旦危机发生,可以尽早处理,避免决策的慌乱,减少危机对企业的不良影响,控制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和恶化。

  (二)危机发生期阶段的危机应对。

  企业危机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任何防范措施都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企业危机一旦由隐性状态转变为显性状态,就进入了危机爆发阶段。如前所述,危机发生后,企业应快速启动危机管理策略,协调人、财、物等各种资源,果断采取有效措施。

  1,快速反应,沉着应对。危机一旦爆发,企业应以生存为宗旨,及时采取灵活的应对措施,快速行动,尽可能扭转不利局面。危机爆发初期是有效控制和解决危机的最佳时期。在危机爆发的初期如果不立即处理,危机可能进一步升级,甚至可能危及企业的生存。管理层应以最快的速度对已经到来的危机果断地采取措施,千万不能抱着侥幸心理被动等待,以免贻误时机,酿成大错。企业迅速启动危机管理策略,危机管理小组也应即时行动,全面细致地调查危机事件的前因后果,制定危机应变计划,控制危机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2,建立高效的信息传播系统,争取媒体的支持。现代社会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越来越离不开媒体和社会舆论的支持。当企业陷入某种危机后,事件就很可能变得众所周知,这时否认已经存在的危机,可能使企业陷入更糟的境地。危机发生后,企业应尊重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建立高效的信息传播系统,本着坦诚、公开、负责的态度与公众进行沟通,及时向公众介绍危机的具体情况,表明企业的立场及目前和将来的应对措施等内容。媒体是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传播广泛、及时的特点,是企业与社会沟通的桥梁。企业发生危机后,应主动与媒体联系,争取媒体的理解与支持,借助媒体的力量,对危机事件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澄清事实真相,避免公众的各种无端猜疑及谣言的传播;以低姿态随时接受媒体的访问,表明态度,博取舆论的同情;以实际行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勇于承认错误,争取社会公众的谅解支持。

  3,充分发挥公证机构或权威性机构对解决危机的作用。危机发生后,企业应积极邀请公证机构或权威人士辅助调查,参与危机管理,利用权威机构在公众心目中良好形象,赢得公众的信任。企业机构、质检部门、权威人士等的参与,往往对危机的处理有决定性的作用。上世纪70年代许多消费者把快餐食品与巧克力、土豆片等零食一道列为有害健康的“垃圾食品”,这一消费潮流的变化对麦当劳的经营带来巨大的冲击。麦当劳总部立即委托一家独立的研究所对汉堡包、炸薯条和奶昔的营养价值、所含的热量进行研究,其研究结论很好地证明了麦当劳食品的营养和价值。

  4,选择适当的危机管理策略。面对危机,企业如能本着坦率、诚实、负责的态度,并采取适当的危机管理策略,就有可能有效控制事态的发展。甚至有可能将危机转化为生机。如危机中止策略、危机排除策略、危机利用策略等。危机中止策略是指根据危机发展趋势,主动承担危机造成的损失,如停止销售、收回产品,关闭有关工厂、部门等;危机消除策略是指根据既定的危机管理策略,迅速有效地消除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危机利用策略是指在危机中寻找和发现转机,利用危机,将危机变为商机。

  (三)危机总结阶段的分析与危机管理的改进。

  危机总结阶段是在平息后对企业危机发生的原因及危机爆发前没有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危机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企业危机管理的薄弱环节进行改进。危机总结是危机管理的重要一环,危机总结可以提升企业预防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危机总结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分析引发危机的成因,对危机管理策略的全过程进行调查和分析评价,评估危机管理的结果,为今后企业危机管理提供参考;二是找出危机管理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正和改进措施,改进企业的危机管理工作。

  (四)危机平息阶段的企业形象重塑及战略调整。

  危机平息阶段企业危机管理的目标是在危机中学习吸取教训。要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防止未处理完的危机因子的再生,重塑企业形象,重新取得消费者、企业、新闻界及社会公众等方面的信任,弥补由于危机而产生的各种负效应。如针对危机过程中的企业形象受损程度,企业可开展一些能弥补企业形象缺损,恢复企业形象的公共关系活动。通过新闻媒体向公众传达企业的信息,以实际行动表明企业重振雄风的决心和期待公众支持的愿望。

  危机事件虽然对企业形象和声誉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但通过妥善处理危机,不但可以成功化解危机,而且可以在危机管理中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产品和服务的特色、企业文化等进行广泛的正面宣传,扩大企业的正面影响,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企业也可以把危机事件作为调整企业战略的契机,通过对产品、市场、顾客、竞争者、技术、政治和法律等内外环境的分析,利用危机发生后企业变革的习惯阻力大大减少的有利时机,适时修改企业发展规划和战略,寻求企业发展的新机会,使企业尽快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