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公布的11月份国民宏观经济报告主要指标数据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2%;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6%(上年同月为上涨2.4%)。1-11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68634亿元,同比增长32.1%,房地产开发投资31271亿元,增长17.8%。
2009年11月份个别指标统计数据
表一:
指标
11月
1-11月
绝对量
同比增长
绝对量
同比增长
(%)
(%)
一、工业生产总值
汽车(万辆)
144
100.8
1280
43.2
其中:轿车(万辆)
77.6
87.4
671
40.4
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
…
168634
32.1
其中:房地产开发
…
…
31271
17.8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1339
15.8
112733
15.3
粮油食品、饮料烟酒
470
16.3
5250
13.7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
476
24.7
4096
18.4
金银珠宝
63.3
11.6
729
15
中西药品
199
22.6
2026
21.2
文化办公用品
77.2
13.4
756
5.9
家具
44.3
41
384
35.2
汽车
1096
61.5
10176
29.5
建筑及装潢材料
45.6
43.3
398
24
四、居民消费价格
…
0.6
…
-0.9
分类别
食品
…
3.2
…
0.3
烟酒及用品
…
1.3
…
1.5
衣着
…
-1.2
…
-2.1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
-1.1
…
0.3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
1.6
…
1.1
交通和通信
…
-2.2
…
-2.5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
-0.6
…
-0.7
居住
…
-1.2
…
-4
从上表看到,11月份轿车产量增长了80%以上,增幅较大。消费总量同比也在高速增长,尤以汽车,家具、建筑装潢等项目的增速颇为显着,均超过了40%。而价格因素中11月份单月的数据显示,除食品,医疗保健类同比增长为正外,其他均为负增长。值得关注的是投资仍然维持高位,明年中国宏观经济报告是否能顺利从高投资拉动的宏观经济报告增长转而进入消费增长的快车道呢?也许,消费形势会呈现出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景象。本文将对消费的现状进行战略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议。
(一)宏观经济报告政策战略引导下的合理消费有助于促进产业发展战略
刚刚闭幕的中央宏观经济报告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明年中国宏观经济报告工作的重点,包括提升宏观调控水平,保持宏观经济报告平稳增长,加大宏观经济报告结构调整力度,扩大内需增长空间。同时针对部分产品消费的扶持宏观经济报告政策战略延续其“适用期”:汽车购置税减征宏观经济报告政策战略继续实行,将减征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宏观经济报告政策战略延长至2010年底;汽车以旧换新的单车补贴金额标准提升到5,000元至1.8万元。
不可置否,在宏观经济报告政策战略的刺激下,家电下乡拉动的消费增长和汽车销量突破历史记录均呈现出国内消费市场的美好远景。从表一看到,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汽车占据了半壁以上的江山。在今年全球汽车业低迷的背景下,中国汽车市场大放异彩,中国车市从今年3月开始止跌回稳,并且连续八个月的月度销量过百万。今年汽车产销预计将达到130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35%,增势强劲。同时,中国在全球汽车市场所占的比重,也由上年的13.3%一举提升到20%以上。中国消费者的购车热情被宏观经济报告政策战略性的点燃,这对于后危机时代中国的产业结构布局和人民的消费结构变革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为现代主流强国的支柱产业,汽车行业的强盛,对于国家实力起到巨大的作用。美国是第一个在汽车产业拉动下崛起的大国。到1929年,美国汽车产量超过500万辆/年,占到当时世界汽车总产量的84%,成为当时美国国民宏观经济报告的第一大产业。在汽车工业的推动下,1929年,美国制造业的产值占世界总量43%,一举取代了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截止到2008年,汽车产业占中国整个GDP只有2%,相对美、日、德等国,未来潜力巨大,逐步合理的发展战略汽车工业任重道远。近期有媒体公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宏观经济报告政策战略》修订稿称,届时中国自主品牌轿车应占有国内汽车市场40%的份额,指导宏观经济报告政策战略中还呼吁在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等关键零部件的新组合资企业里,中方股东持股比例不应低于50%等一些上下游产业发展战略的具体事项。
回顾中国这快速发展战略的30年,无论是传统的“存钱”文化,还是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现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这些因素都让我们的储蓄率从1996年的36%增长为2007年的51%。存放在银行里的纸币在成就了许许多多个投资项目后也推动中国宏观经济报告步入快车道。同时国人消费习惯的粘性和企业、企业部门的储蓄行为又重新把增长得来的成果带回到高储蓄之中。过去,企业真正用于消费性的花费并不多,依旧更倾向于进行投资性支配。在过去12个月中汽车消费的爆发让我们看到,正是企业减免税收间接达到了消费的目的,从而来影响储蓄率的降低,推动消费率的提升,同时也起到振兴汽车产业的崛起与高速发展战略的作用。就像是一部剧目,其中的喜剧成分总是能得到更多的肯定与鼓励,尤其是与接下来要分析的“悲情”成分相比较之。
(二)过度的负债性消费是个布满风险的陷阱
(1)房产拉动了短期的消费,却透支了民众未来的消费力
从社会现实出发,80后正在迎来强大的新婚潮。权威数据统计,在新婚夫妇首次购房潮的推动下,楼市讲迎来稳定的需求,每年新婚夫妇的购房面积将达到4.5亿平方米,约为在建面积的16%。据官方估计数字,婚庆产业规模目前已达4000亿元,约占GDP的2.5%。2008年约有1000万对新人成婚,数字增加10%,而婚庆消费额上升了20%。同时在表一的数据中我们观察到,与房地产相关的家电,家具,建筑装潢在社会消费品中增长幅度较为突出。2009年下半年房产交易量的井喷式增长,不仅是现房的销售,很大一部分是期房,这部分房产在未来的六个月、一年这样的时间段里面将逐渐交房,也就是说对于相关产品的消费拉动还将会持续一段时间。我们认为,婚庆消费额的大幅增长和房屋交易量的爆棚,以及带动的相关产品消费迅猛增长有诸多原因构成,不能单纯用市场说明。因为买房人并第一不是支付货币的人,双方有可能有4个家庭支持一个小家庭买房子,这样就扭曲了支付能力和价格。这在宏观经济报告学叫第三者买单,和“公款消费”心理如出一辙。需要担忧的是老人们未来的保障连同按揭款都压在了两位年轻人的肩膀上,它实际是把三代人一生的积蓄都用来买房,长期的消费力和保障都变得更遥不可及。也许这是一种生产生活文明不断进步下人民生活的变化,但更多的是源于某些恐慌性的思想影响下带来的陷阱。当房产已然成为通往婚姻之路的必要条件时,不得不让人觉得这是一种被迫的非理性选择。
(2)为抵御通胀买房需要细思量
12月16日,央行公布了一份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四季度,有近七成(67.2%)的城镇居民认为当前房价“高,难以接受”,这一比例较上季提升2.1%,连续两个季度攀升。与此同时,居民的投资意愿却持续上升,房地产、基金和理财产品、股票分列前三位。有机构对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房地产行业进行调查后得出结论,这些大城市的房屋空置率已经远远超过10%的国际警戒线。除了一部分真实性需求的消费外,在高的离谱的房价下,通货膨胀是否构成抢购房子的主要理由,这点很值得商榷。消费者提前透支了未来至少10-15年的消费能力,至少在还清贷款之前是这样的。而当初购买房子时候的高昂溢价也许已把未来抵御通胀的空间挤占,更进一步来讲我们认为这抵御通胀的空间也是买房人对企业继续推出房产行业宽松宏观经济报告政策战略的臆想。虽然08年底万科(000002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积极顺应危机下的市场采取降价行动,时隔一年,反倒是当初捂盘惜售的开发商赚得满盆彩,宏观经济报告政策战略成为了他们的救命稻草,但是在宏观经济报告情况逐渐好转的未来,稻草还会再次拯救这个泡沫四起,危机渐现的行业吗?我们无法给出答案,可以肯定的是在高房价时候购房防通胀似乎远没有看上去那么美好。
我国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948亿元,超过市场预期。其中居民户贷款占比高达近81%,想必这其中有一大部分构成了庞大的房贷市场。迪拜事件的爆发告诫我们依赖高负债的房地产业,终究要有现实击破泡沫的一天,更重要的是迪拜大兴土木主要依赖于外来债务,连锁反应直接波及的将是其海湾兄弟、欧美盟友;而中国的债务却主要是“内生”债务,一旦信贷充斥的环境继续助推房地产价格高歌猛进,国有银行的潜在坏账率将成为主要风险。看来,负债性的过度消费将会落入透支未来消费力,无法真正抵御通胀,银行坏账等一系列布满风险的陷阱中。
(三)技术进步是提振消费的源泉动力
技术进步是在讨论人类进步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如果说人民收入的提升是振兴消费的内在动力,那技术进步一定是提振消费的主要外在力量。技术是涉及多领域,多层次的问题,在这里我们依旧以汽车发展战略为例。
(1)打造世界品牌需要提升汽车制造技术
在中国进入全球1千万辆级俱乐部的背景下,众多汽车企业,纷纷加大了在中国市场的扩张。例如宝马、华晨双方共投资50亿元人民币,在沈阳建设新厂房,华晨宝马的最终产能将达到40万辆。而目前宝马全球产销量只有100万辆,未来的汽车市场不可小视。不过,从目前来在品牌知名度、国际竞争力、汽车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中国汽车产业与欧美、日本等汽车强国,还有着明显的差距。今年前十月销量排名前十的国产轿车品牌中,只有两款是自主品牌,分别是比亚迪F3和奇瑞QQ,其他都是外国品牌。中国缺少强势自主品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期的“以技术换市场”的合作模式,使中国汽车企业对国际巨头产生强烈的依赖性。国产轿车的核心部件和平台技术,大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许多关键零部件还需要大量进口。
汽车是一个国际化程度很高的产业,高昂的研发费用需要通过全球市场来分摊。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产生一家本土跨国汽车公司。目前中国汽车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平均水平为1.8%,福特为4.55%,通用为3.5%,丰田为3.6%,大众为3.1%,韩国现代为5%,相对而言,中国汽车企业的研发投资非常之少,难以开发核心技术。汽车大规模出口是汽车强国的重要标志,中国出口国外最高的是7%,日本是60%,德国是76%。上述数字足以看出我们来汽车强国的差距。
(2)能源环保技术的高低决定了汽车消费的长期走向
科技部有关专家指出,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用不了多久,中国道路上行驶的汽车数量将超过1亿辆。汽车保有量的大量增加使中国几乎所有大城市都面临着严重的交通拥堵,中国的原油需求亦将大幅增长,二氧化碳排放量急剧增加。毫不夸张的说,未来影响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的根本问题是解决能源问题。按照目前的油耗水平,2020年中国的汽车用油将达到2.5亿吨,届时燃烧石油所排出的二氧化碳,将逐步成为全球关注的环保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坚持汽车节能和能源转型。争取将汽车平均单车年油耗降低到一吨以下,同时大力发展战略替代燃料和混合燃料汽车。有一组数据显示,假如中国在汽车消费水平上赶上美国,那么需要两个地球的资源才能维持生存;而全球各国的汽车消费赶上美国,则需要11个地球。
当道路上的车辆超过1亿辆,平均每13个国民中就有一个拥有汽车的时候,客观条件的限制将降低大家对汽车的购买欲,所以只有当汽车的制造技术和能源环保技术都都得到提升的时候才是对消费最深远的刺激与影响。不仅汽车如此,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手机也是很好的例证,以及一些在技术不断更新下的产品,更新的速度的加快对人们消费力是一种很强的外在刺激。
回顾过去的十年间,中国的消费一直呈现年均约15%的稳定增长,其对宏观经济报告的增长的贡献并不如美国人民曾经的过度消费下引致中国贸易顺差大幅上升的效果良好。但在后危机时代的今日,美国人民的节俭让我们不得不通过加速“内循环”来促进宏观经济报告持续稳定增长。总体来看,农村的消费依旧需要宏观经济报告政策战略扶持,鼓励;汽车消费在产业整合,技术进步的带动下,将呈现长期良好的发展战略趋势;而房地产业对相关产业的消费拉动作用是短期的,有限的,人们对待高昂的房价应该有理性清醒的认识,以防止过度的负债性消费。逐步提升人民收入,不断运用技术的进步与创新,让生产力和消费力更好的为宏观经济报告发展战略服务。正如此文的副标题所言,消费上演的是一部悲喜交加的正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