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引进模仿起步,历经微创新、错位创新、越位创新、包容创新、巨创新、塔尖创新等过程。
这是一个自主创新的时代,也是一个跟风模仿的时代。这是一个微创新的时代,也是一个巨创新的时代。创新好像活力四射,创新似乎杂乱无章。中国管理到底有没有创新?
中国企业的管理创新,或先后,或同时历经7个不同的层次:扎根中国传统文化(儒道法墨)的土壤,中国管理从引进模仿起步,到微创新,到错位创新、越位创新、包容创新,再到巨创新,甚至已经开始世界前沿的塔尖式创新。我们称这七层为“塔式创新”。
第一层:模仿层
中国管理创新,始于引进与模仿,始于引进一些管理技术层面的东西。然而,生搬硬套,生吞活剥,并不能包治中国企业百病。方太集团董事长茅忠群感叹:无论企业规定了多么完善的规章制度,还是阻挡不住有的员工盗窃,于是还得回归搞孔学堂,教化员工向上向善。“中魂西制”,这是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王利平教授总结出的中国式管理之道—我们只能借鉴西方的一些能帮助企业提升效率的技术、工具、流程,但这些“制度”解决不了企业的根本问题,还必须依靠企业的价值意义系统,也就是“魂”来指引企业;“魂”则须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管理创新的基础是中国管理传统文化—儒道法墨,所有的管理创新,无论道还是术,都离不开这一创新的“塔基”。
第二层:微创新
对大多数没有强大创新能力和强大资源实力的企业来说,模仿并不是最佳出路,因为模仿依葫芦画瓢,很难模仿到精髓。微创新可能是这类企业的最好出路。微创新,就是集中核心优势,从小处入手,单点突破,狙击单一小蓝海,满足客户最揪心的需求,做大公司可能不屑于做的事情。例如,快书包只卖少数畅销书,保证一小时到货,只做北上广三大城市的核心商务圈。李开复投资的点心网,只做Android的本地化,让本地用户有更流畅的使用体验。
第三层:错位创新
错位创新,又称逆向创新—我的打法跟你完全相反,你往东来,我却往西去,你说黑好,我说白靓,正如相反车道的跑车,尽管都在同一条公路上,但永远不可能碰头。
本研究报告的重点案例美特斯邦威,高举新国货营销旗帜,就是很好的错位创新思维。熟悉服装行业的都知道,不少服装企业明明是中国人运作的,却要去国际上注册洋名称和洋公司,声称是“意大利品牌”、“法国品牌”,等等,迷惑消费者。美特斯邦威敏锐地发现,当今90后群体,已不再盲目崇洋媚外,因此,在市场普遍对国货失去信心的时候,喊出了“新国货”口号,推出新品牌MTEE,倡导“中国风格”。同样,当别的国际国内化妆品公司都在高呼国际元素的时候,上海家化(600315,股吧)反其道行之,来个中草药的中国元素,也属于错位创新的成功示范。
第四层:越位创新
越位创新的基本思维,就是要以跨公司、跨产业、跨产业链上下游的视角,分析和判断市场变化带来的商机。尤其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战略的创新,其边界往往大于单一公司、单一产业的边界,能越位到不同的行业,以整合的视角,创新出全新的商业模式和战略性蓝海。某上规模企业董事长心血来潮时,经常调侃几个副董事长:“你们几个大老总,进入行业时间比我长,行业经验比我丰富很多倍,到头来只能在我这个行业新兵手下打工,你们应该反思为什么”。能够以越位的视角,在产业的边界发现商机,是他的成功之处。
富士康盘活工业用地资源,利用商业地产做零售,与麦德龙合资成立万得城,开设IT卖场赛博数码;万达介入旅游;华谊兄弟(300027,股吧)介入网游;云南白药(000538,股吧)做白药牙膏,都属于越位创新思维的良好运用。越位创新的前提是,创新企业必须打造出一个坚实的核心业务,有团队和管理的坚实基础,有资本市场的支持;否则,擅自越位,就存在过度扩张、管控失效的风险。
第五层次:包容创新
企业越界创新发展,最终国内的产业容量,已经无法满足要求,必须进行全球化扩张。全球化发展,不同国家、地区、种族,其文化、发展程度、语言,都很不相同,企业必须跳出在中国本土形成的狭隘视野,实行多元文化下的包容创新。当然,包容创新,并不代表没有主线、核心,包容必须是“以我为主,包容并蓄。”
吉利通过一“国”两“制”、文化“统一”的实践,以包容创新式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破解国际并购难题,并设立全球型企业文化研究中心,塑造吉利全球的、包容的企业文化。包容创新,不仅包括文化包容,也包括战略的协同。
在公司内部管理上,万科董事长郁亮领导力与追随力兼备,新东方从合伙制走向开放式权力结构和股权结构,都属于包容创新的典型。
第六层次:巨创新
巨创新,是指企业所实施的创造活动,对整个产业甚至人类历史,具有革命性意义,具有淘汰旧产业、形成新的规模产业的作用。人类历史上,蒸汽机、汽车、飞机、火车、航天器、互联网,等等,都属于巨创新的范畴,遗憾的是,这些巨创新都没有发生在中国。本期研究报告案例中的央企电动车联盟,如果成功,则可能对推动中国在新能源全球大战中,先拔头筹。
高层级的巨创新,需要一些伟大的发明家,在一些具实力财团或机构支持下,做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的创造和发明。这需要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环境的配套支持,包括人才培养、资本机制、创新制度等。
次高层级的巨创新,如苹果公司,围绕消费者未被满足的潜在需求—往往是基于人性的需求,开发高体验的解决方案。研究表明,过于强调团队的组织环境,不利于创新,而创新点子辈出的组织,往往都是个人英雄主义盛行,相互竞争大于合作的组织。当然,这种文化或将带来不稳定。
第七层次:塔尖创新
塔尖创新,是为了探索人类未来技术进步、管理进步而做的探索性创新。实验室里成千上万的尖端技术探索,管理思想家们长年扎根企业,试图发现推动人类生产力进步的种种管理因素、制度因素,都属于此类创新的范畴。这种塔尖式前沿研究,不再与短期的经营利润挂起钩来。从技术的层面,一旦探索成功,就很可能转化成为巨创新实践,如美国军方发明互联网,推动人类历史前进。又如西方理论家们提出的“创新”、“企业家精神”等等。
塔式创新的七个层次,正如马斯洛人类需求层次一样,有所区分,但又不可能截然分开,有时候可能混合共存,有时可能依次升级,有时也不会循序渐进,而有可能从第一层直接跨越进入了第三四五六七层中某一两层。七层次区分还很不完善,需要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