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战略管理培训 / 战略管理培训:跨国公司战略:在华生变呈6大变化3大障碍

战略管理培训:跨国公司战略:在华生变呈6大变化3大障碍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0日 战略管理培训

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以后,跨国公司战略迅速调整其在华技术经营策略,加大了在中国市场的技术投入,外商投资企业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档次明显提升。刚刚出版的《2002-2003跨国公司战略在中国的投资报告》分析了跨国公司战略技术跨国公司战略之所以发生了较大变化,既是因为中国企业的要求和政策环境发生了变化,更是因为跨国公司战略扩大在华投资的内在需要。

  在华技术跨国公司战略的新变化

  1、由逐步进入到大幅度转让技术。

  跨国公司战略对中国的技术投入是与其进入中国市场同步进行的,采取了十分谨慎的策略。通常的做法是:先设立企业(小规模的),向所投资企业适当转让生产应用技术;然后再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新产品的生产,相应加大技术投入,并不断地投入动态技术。最后,在中国投资达到一定规模,在中国市场占有了相当的份额后,开始设立研发中心,从事既满足中国市场也面向全球的基础研究。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跨国公司战略对中国的技术投入明显加快,并开始注重对高新技术的投入,最突出的变化是研发中心的设立。目前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引进约占全国技术引进总额的五成以上,主要涉及机械、电子、能源、交通、信息、化工等领域。中国几个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最快的城市都是外商投资企业为主体的,而在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引进中又主要是由跨国公司战略来进行的。

  调查显示,目前跨国公司战略在华投资的企业中60%以上采用的是近三年的技术。跨国公司战略的技术投入促进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中外商投资企业约占一半,申请的专利数约占高新技术产业申请专利数的2/3,在高新技术出口和机电产品出口都占有较大的比重。

  在中国投资取得成功的通用电气、摩托罗拉、IBM、朗讯、杜邦、宝洁、英特尔、西门子等世界著名跨国公司战略对中国的技术投入都在加大。

  2、由被动的硬性技术转让到自觉的技术投入。

  中国向跨国公司战略开放市场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市场换技术。因此,中国企业以往对跨国公司战略的技术转让有强制性的要求,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在2000年底修改前就明确规定,设立外资企业,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或者产品全部出口或者大部分出口。这对跨国公司战略的技术投入是一种被动的硬性要求。中国企业也采取了许多鼓励跨国公司战略技术投入的政策措施,如外商投资企业属于先进技术型企业,设备进口可以免征进口环节的税收,所得税可以延长三年减半征收。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和中国企业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中的承诺,目前中国取消了对跨国公司战略技术投入的强制性要求。

  跨国公司战略普遍认为,中国技术产业与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在未来10至20年间,其发展速度将难以估量。跨国公司战略向中国技术转让观念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目前中国取消了对跨国公司战略技术投入的强制性要求,也放宽了专利技术的保护期,知识产权将更加得到保护。因此,跨国公司战略从竞争的内在需求出发(产品不管是在国内市场销售还是在国际市场销售,都要有先进的技术做支撑),都自觉主动地加大了对中国技术的投入,加快了对中国技术转让的步伐,在汽车、家电行业表现的最为突出,几大汽车厂商都开始将最新的车型投放到中国市场。跨国公司战略对其在华设立的企业的技术投入越来越大。

  3、由单纯的技术转让向研究开发经营跨国公司战略的转变。

  中国入世带来的市场开放,促使跨国公司战略加快了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的进程,具体表现为:一是设立的速度明显加快。前几年也就设立近200家,而近一年来就设立了100多家,目前外商在中国设立的研发中心已达400余家,其中许多家具备了相当的规模。二是对研发中心的资金投入明显加大。许多跨国公司战略增加了在研发中心的投资,有的一年就增资几千万美元,而且进口了许多最先进的设备。三是研发中心的技术成果显着,基础研究在加大。跨国公司战略在华设立的研发中心所研发的技术大都是和生产相连的应用技术,研发中心以发展为主,纯基础理论的研究不多,一般来讲,这种基础研究大都在跨国公司战略的本部的研发中心来进行。值得注意的一个变化是,跨国公司战略已开始将一部分基础研究放在中国的研发中心来进行。

  4、产业结构转移与技术投入同步进行。

  如果把技术引进与外商直接投资作一比较,实际情况证明:跨国公司战略很难通过技术转让将最好的技术卖给中国,而且大都不追加动态技术。而外商直接投资则不然,外国投资者必须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而且要不断地追加动态技术。一般来讲,只要跨国公司战略在中国的投资项目具有一定规模,其投入的技术都是最先进的,如果这一产品是面向国外市场则对技术的要求就更高。

  跨国公司战略在全球市场的争夺主要是在西方发达国家间进行,美欧日占了世界技术贸易额的97%,少数进入发展中国家也是集中在新兴工业化国家,中国是跨国公司战略最为看好的市场。

  5、技术投入与发展配套相结合。

  人们注意到,跨国公司战略在中国投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一个较为普遍的做法是与大学等科研机构开展各种科研技术合作,由跨国公司战略出研究经费,大学等科研机构具体进行研究,通常这种研究课题都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课题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的产权也都属跨国公司战略所有,跨国公司战略再将这些成果拿回去继续进行研究。用这种方法跨国公司战略充分利用了中国高校等科研结构的廉价的科研力量,同时也不担心技术泄密。当然,对高校等科研机构来说也不失为解决科研经费不足的应该有效途径,也是与跨国公司战略合作的初始过程。

  跨国公司战略在中国的另一做法是对内资企业进行技术扶植,通过OEM、ODM的方式进行合作,并不过多地投资设立企业,而是寻找内资企业作为供货商,对一些内资企业进行技术支持,使其达到所需的技术标准,采购其产品进入其全球生产系统,跨国公司战略越来越多地在中国设立采购中心。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跨国公司战略在中国的投资明显地加强了对配套生产的要求,日本丰田汽车公司表示,不光是要在中国建整车厂,还要将所有的零部件配套厂都带到中国。
  6、对技术的控制性增强。

  跨国公司战略的显着特征之一是对技术的独占性,跨国公司战略之间的竞争,其核心就是技术的竞争,谁拥有了最先进的技术谁就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跨国公司战略拥有的技术大都是专有技术,因此如何控制和对技术保密就成为跨国公司战略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总结以往跨国公司战略在中国投资的情况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规律:越是高新技术产业外商投资企业越是要对企业控股,愈是技术先进的企业,跨国公司战略愈是倾向于采取独资方式。跨国公司战略在中国采用的技术主要还是以应用技术为主,这些技术多是围绕着其在中国设立的企业来进行的,通常来讲在独资企业和外方控股的合营企业中,跨国公司战略转让的技术都是在中国国内领先的。

  实际情况也表明跨国公司战略投资的独资企业技术的先进程度要优于合营企业,合营企业中跨国公司战略控股的企业技术水平要优于其不控股的合营企业,跨国公司战略投资企业的技术水平要大大优于其向内资企业转让的技术,这也是这几年跨国公司战略在中国的投资大都选择独资企业的原因之一。2001年外商投资新设立的项目中独资企业占60%以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这一趋势愈加明显,2002年外商投资新设立的项目中独资企业进一步上升到65%以上。

  技术投入面临的障碍

  1、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担心。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跨国公司战略在加快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最担心的还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中国虽然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差,不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对其他企业的知识产权任意侵权,尤其是跨国公司战略的名优产品。知识产权的纠纷时常发生,这其中有恶意的明知故犯,也有因无知造成的严重后果。比如每年猖獗的盗版软件对中国的正版软件造成的经济损失在400亿元以上。许多跨国公司战略在中国设立的企业都受到知识产权保护的困扰,这在医药、轻工、服装、机械制造等行业表现的比较突出。近几年情况有所改善,但问题始终没有彻底解决。

  此外跨国公司战略在设立合营企业的过程中往往也担心中方合作伙伴会侵犯其知识产权,如在技术转让协议中往往对专利的保护期争执不下。

  2、企业的鼓励政策不到位。

  (1)尽管中国企业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但鼓励政策还不多,如所得税就没有特殊的减免优惠,而研发中心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是一种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也很难计算其投入产出,现在研发中心和其他企业一样收税,对跨国公司战略设立研发中心在税收方面没什么刺激作用。

  (2)研发中心所需的基础环境还达不到要求。研发中心对基础环境往往要求较高,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有没有程控电话,办公条件是否舒适。研发中心的研发活动是全球性的,而且是全球24小时研究活动不间断的,这就有大量的信息数据要传入传出,其对通信线路要求很高,而研发中心的办公地点很难保证,研发中心不得不自己租用线路,而且还很难办到。

  (3)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人员出国手续太繁太慢。由于外商投资企业从事技术活动时需要经常派技术人员出国从事技术活动,技术人员在办理出入境手续时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层层报批,手续相当繁琐,往往等手续办完了研究活动也耽误了。

  (4)通过风险投资等新的方式引进先进技术还有相当多的困难,中国的风险投资起步晚,规模小,水平低,风险资本严重不足,风险投资人才匮乏,缺少创新机制,风险投资主体单一,政策扶植力度不够,虽然中国已允许设立中外合资的风险投资企业,但投资条件设定的太高,难以操作。

  3、巴统对进入中国技术的限制。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对转让到中国的技术还有许多限制,特别是最先进的技术,如计算机、微电子、核能技术等,跨国公司战略在华的一些投资项目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中国企业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1、制定合理的科技跨国公司战略。

  尽管跨国公司战略在大量向中国转让技术,但对于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如军事、航空、核能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他们是不会向中国转让高新技术的,即使部分工业领域涉及这些技术,也是有种种限制。对于核心的关键技术,中国企业决不可能依赖跨国公司战略,必须集中力量自主开发。中国的自身财力有限,不可能在财政收入中拿出更多的钱去进行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有效的办法是减少一般性的技术引进,实际上这类技术引进的效益并不好,莫不如将有限的财力集中在少数关键的技术上,在这方面中国有许多成功经验的。

  2、进一步开放市场。

  对于大量的一般性竞争性行业如机械制造、轻工、纺织、服装、家电等应实行充分的竞争策略,将这些行业完全放开市场,由企业去充分竞争。

  对于内资企业加快改革,尽早、尽快完全投入市场,即通过股份制、股权出售等方式变现这些国有资产。

  进一步向外商开放竞争性行业,取消股权比例限制、布点限制,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战略投资,特别是鼓励跨国公司战略转让高新技术,由于中国全面放开了这些市场,也不可能形成一家跨国公司战略对某一行业实行垄断经营,从而阻碍了技术的发展,要形成多家跨国公司战略间竞争,迫使每家跨国公司战略必须投入最新的技术,否则,就将失去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优势。
  3、认真落实已有的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

  从1999年底以来,中国企业对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了许多鼓励政策。现在的问题一是政策的落实还存在很大的偏差。二是鼓励政策还不到位。

  4、鼓励跨国公司战略设立研发中心。

  中国企业在已经出台的研发中心的政策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加大对外商投资研发中心的政策扶植力度。

  5、进一步完善法律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

  在知识产权的立法方面,中国已经比较完善,相应的立法大都完成,但关键是执法的力度还不够,有法不依的现象还相当普遍。

  6、积极发展配套产业使跨国公司战略技术引进的链条延伸。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