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认为企业战略研究应该是企业决策者的任务,但是事实上我们知道在中国的现实社会环境下,企业的决策者,根本没有时间坐下来,深入地去研究战略问题。因此,往往就需要企业的幕僚们去进行企业战略研究,但是问题产生了,由幕僚们拿出的战略规划、战略分析结果等,却要受到来自诸如各位副总们的质疑。有人说了,战略管理是全公司员工的事,特别是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职责,但是经过考察可以看到,绝大多数企业的中层以上,最关心的并不是战略问题,而是自己及本部门所承担的当年计划和目标能否完成问题。这些问题怎么办?如何开展企业战略研究工作?
加强企业战略研究不仅是制造企业面临的任务,也是服务企业面临的任务。我国很多服务企业尤其是新兴服务企业都处在起步阶段,更是加强企业战略研究的好时机。我相信今后的发展实践将证明:那些在我国服务业领域长期领先的企业一定是战略管理先进的企业。
服务企业尤其是新兴服务企通过企业战略研究应该不断深入地解决以下问题:要发展的核心服务业务是什么,要面对的目标市场在哪里,怎样塑造自己的服务特色,怎样提升自己的核心能力,怎样进行大的运作,怎样建设自己的先进文化,怎样开发使用高级服务人才,怎样加强信息化建设,怎样面对国内外市场开放办企业,怎样构建战略联盟等等。
我认为如果领导人不认真解决诸如此类的基本问题,天天光忙着应付具体事,那么他所领导的服务企业很难在同行业领先,即便一时领先了很快也会掉下队来。
随着现代经济学研究的发展以及90年代以来企业经营所面临的社会、经济、技术环境的巨大变化,企业战略研究的这一格局在很大程度上被改变了。从经济学研究的情况来看,这些进展突出地表现在:
一、提升战略水平需要更新观念、意识、思维和知识
加强企业战略研究是对企业领导人综合素质的重大考验。无论是观念、意识,还是思维、知识,哪一个方面落后,都会妨碍企业战略水平的提升。
观念要更新。企业领导人一般都有对本企业经营内容、经营方式、经营手段、经营地点、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成型观念。这些观念过去可能给企业带来过兴旺,现在可能就是企业继续发展的障碍。这些观念很难改变,但为了使企业适应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变。要改变企业的现状,必须首先改变领导人的这些落后观念。对领导人来说,要战胜企业的竞争对手,必须首先战胜自己。如其在东南西北摆战场,还不如首先在自己的脑袋里摆战场。
意识要更新。现代企业经营意识越来越多了,科技意识、环保意识、品牌意识、公关意识、人才意识、知识意识、信息意识、服务意识、全球意识、未来意识、创新意识、学习意识等一系列的意识概念令人目不暇接。企业领导人如果不尽快把这些现代意识树立起来,只是满足于产量、规模、成本、质量等传统意识,就不可能研究出好的企业战略来。
思维要创新。思维创新往往是技术、管理、体制等许多创新的基础。企业领导人如果思维方式固化,该直觉时不直觉,该分析时不分析,该联想时不联想,该综合时不综合,要研究出一个好的战略也绝非易事。
知识要创新。一个好的企业战略是建立在许多科学知识的基础之上的。行业知识、技术知识、经营知识、管理知识、政策知识、法律知识、社会学知识、心理学知识、逻辑学知识、信息学知识,等等,所有这些知识无不在企业战略中占据一定的位置。知识水平与战略水平成正比。因此,企业领导人要想使企业战略上水平,就必须使自己的知识上水平。
二、全社会都要关心企业战略研究
加强企业战略研究是企业的事,但又不完全是企业的事。
各级企业担负着推动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家加强企业战略研究的责任。许多企业对战略不够重视,企业利用各种机会强调其重要性是必要的。由于民营企业家至今尚未获得完全的经营自主权,所以,企业应该责成有关部门会同企业共同研究制定企业战略。为了减少民营企业家的短期经营行为,企业在考核民营企业家及其主管部门的业绩时,应该把是否认真研究企业战略作为重要内容。企业应该把抓好民营企业家战略研究与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对重点民营企业家战略研究工作给以必要的支持。
各类战略咨询服务机构要尽快提升企业战略咨询服务的能力,为有关企业提供更优秀的研究成果。
新闻单位要关注企业战略研究动态,及时搞好这方面的宣传报道。
各种企业协会要多组织企业在企业战略研究方面进行经验交流,促进协会成员单位健康发展。
三、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发展,加深了人们对企业边界尤其是纵向边界变动规律的认识.
从而为企业的生产或购买决策制定以及交易治理机制的安排提供了基础。对企业横向边界、纵向边界以及整体边界规律认识的提升,有助于企业重大战略决策,如企业一体化战略、横向发展战略、多元化发展战略以及战略联盟等等。
四、新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尤其是以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为基础的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加深了人们对产业与市场竞争规律的理解,从而为企业的竞争定位、竞争方式选择、进入与退出决策、价格策略以及研究与发展决策等提供了基础。这些发展,拓展并深化了传统的产业组织分析框架,提升了基于产业竞争规律的竞争策略的效果与效率。
五、企业理论的新发展。
尤其是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理论和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最新发展,加深了人们对企业竞争优势来源和企业范围的理解,从而为企业战略目标的设定、企业发展模式、核心能力的培育与利用等提供了新方法和新观点。这一发展标志着对企业长期经营战略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目前,这一研究领域正处于迅速发展之中。
六、委托–代理理论、关于权利与文化的经济理论。
关于组织结构的经济理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赴了人们对组织激励系统、组织结构及组织成员行为的理解,为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一些有用的方法与工具。
成功企业运作所处的行业和市场情况,可能与将来的模仿者所面临的有巨大差异。比如,在过去的合并浪潮中,许多企业试图扩大以获得规模经济和市场力量优势。但令许多企业失望的是,它们发现行业的技术条件必须合适才能允许大企业获得这些优势。成功也可能部分归功于一系列个人偶然因素,包括运气等一些很难识别也不可能模仿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