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入WTO后,企业面对严峻的竞争现实,应该以实施品牌战略为突破口,打赢这场战争。中国企业应该树立起企业自我的品牌,这是其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正是由于品牌才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空间,同时也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所以我们必须明白实施品牌战略的定义以及品牌对企业发展作用。
一、 知名品牌就是优秀企业文化
品牌是诞生在企业文化基础之上的。具体体现在企业文化的营销功能方面。 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具有企业自身特色,这样才能塑造出知名品牌。
目前兴起的企业文化建设顺应时代发展,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更应该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品牌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二、 知名品牌就是优秀的理念
知名品牌的背后往往包涵着优秀的理念。品牌的创意以及设计必须具有企业特色。在物质、精神、制度上综合体现企业文化内涵。良好的创意能够在消费者头脑中留下深刻地印象,引导消费者的消费取向。 北钢集团应该在整合六大板块发展思路基础上,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建立起系统化、专业化的实施品牌战略。
三、 知名品牌就是优秀团队
实施品牌战略,离不开一支高效、优秀的团队支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建设一支优秀团队。
1、 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把营销观念彻底灌输到企业员工的头脑。
2、必须树立创新的理念,要求企业员工随时更新自己的思想。
3、树立长远规划蓝图,确立企业发展目标。
4、确立详细的实施方案,按照规划要求做好当前工作。
5、做一个学习型企业,不断学习吸收先进的管理和技术,使企业从容面对竞争。
随着我国企业加入WTO之后,我国企业拆掉三堵墙:拆掉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墙,使过去只在国内市场的经营变为可以在国际市场经营;拆掉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之间的墙以及中国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墙,使企业竞争国际化、公开化;拆掉企业各职能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墙,使部门与部门、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转变为一种市场关系。
在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的今天,品牌已经是跨国垄断巨头们攻破国际市场的一大利器。入世后的今天,充斥国内国市场的洋品牌对中国民族产业的竞争威胁,已经毫不亚于200年前游弋在中国沿海的列强的坚船利炮。我国企业一般管理制度,特别是与涉外有关的管理制度要与国际接轨,在同一行业企业之间生产技术方面的差距也会逐步缩小,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强弱,主要是不同理念指导下的不同的企业宗旨、经营策略等,也就是国际企业之间经常提到的企业文化,管理的理念化问题因此而显得突出起来,作为未来企业发展,要想打赢这场战争,那么我们的企业就应该抢占品牌这个制高点、实施品牌战略、文化、体系等相关理念应该深入我们的企业经营者头脑之中,并得以付诸实施。
结合国内国际市场发展趋势和导向以及北钢集团“十一.五“发展规划,在科学、缜密分析面临市场状况和今后我们企业发展出路,那么北钢集团如何突出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重围呢?我们可以做出这样明确的结论,以往粗加工、简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已不再适应信息时代的竞争条件,企业的产品如果没有知名度和高的附加值,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就没有发展的强劲动力,企业也没有多大竞争发展空间。在新兴的科技信息时代,融入科技含量、科学管理的所产出的优秀产品,通过确立自己的品牌,实施品牌战略,开展一系列企业营销文化活动,使企业获得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获得充足的发展空间,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解决北钢集团是否实现可持续性、跨越式发展,积极应对国际市场竞争的正确选择就是实施品牌战略。
那什么是品牌,品牌该如何界定,怎样的定义才能简单、准确、反映内涵又体现延展?在国际商业管理类的词典中,品牌是这样被解释的“一个名称、标志或象征,可以用来界定销售主体的产品或服务,以使之区分于竞争对象的产品或服务”,这里所说的标志或象征只是简单概括了品牌的一部分,但是仅以这些方面来阐释是不完整的。品牌总的概括起来是:一个品牌就是一个在消费者头脑中感知和理解的集合。用科学系统语言的归纳起来就是:品牌(商标)是企业为使自己的商品区别于其它企业商品所作的特殊标志,是企业形象特征最明显的外在表现。品牌不仅最能体现企业文化和企业显着利益,它还是维系着企业员工利益的重要纽带之一。
知名品牌不仅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社会的精神财富。品牌所包涵的人文意义,对大众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社会观念、文化习俗等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品牌形象是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的重要因素,成功的品牌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它的良好形象在消费者的。心目中确立了稳固的地位,即使其商品已历经改良或替换。品牌的意义比商品本身广泛,只要跟随社会文化的进步及大众消费观念的变化而适时调整和充实,不断提升品脾内在的人文意义和完善外在的形象.其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就会不断提升。著名的品牌不仅是企业无形的资产,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和长远的经济效益,而且是社会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对社会大众的思想意识和生活观念产生重要影响。可口可乐公司的一位老板说过:“即使工厂一夜之间烧光,只要品牌还在,我马上就能恢复生产。”在2002年据刚出版的美国《商业周刊》公布的今年全球100大品牌排行榜,可口可乐又以696.4亿美元的品牌价值高居榜首。这也就意味着,即使可口可乐公司立即停产,光卖这个品牌所得就相当于一个小国全年GDP的总和。其品牌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作为企业的无形资本,品牌资本集合了品牌忠诚度、知名度、品质认知度、品牌联想度等综合要素,是一项长期的投资。它不仅代表着一个企业的素质、信誉和形象,也是一个民族的素质和一个国家形象的有力体现。那么企业又如何建立起自己的品牌、通过什么样途径实施品牌战略?通过实施品牌战略的实施怎样使企业获得巨大的利润呢?这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是一项系统而又艰巨的工程。总的来看企业的品牌应该是根源于企业内部,成长、发展、壮大于企业,企业的发展决定着品牌生存,品牌的存在和知名度不断提升,推动着企业的发展。这两者之间是相互生存、相互发展、相互促进的关系。我认为企业可以抓好从以下几个方面工作: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品牌理念创意、建设优秀的团队,从而实施品牌战略。
从现实来看,我们的企业中很少有企业的经理人员能够真正利用一段充裕的时间停下手中的工作走出去,考察以下这样的变化对一切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这样的影响对于我们的企业发展有什么影响,企业该如何适应市场的发展导向?不管是消费者的态度转变、观念更新、竞争对手的动作、立法规则的调整、经济走向和科技的演变。这些变化的对策在那里呢?
在企业经营中实施品牌战略,企业经营者头脑必须存在一定的风险意识,从而为变化做准备,寻找可以实现使命和品牌目标的新方法和途径,去探索,试验和抢占先机。正如北钢集团提出的“思危图变抢先机、与时俱进求发展”理念,但是怎么样去抢?怎么创新?是我们的企业经营者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我们的企业只有在创新中前进发展,只有在竞争中抢抓机遇,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建立品牌,实施品牌战略,建立品牌不只是做广告或进行营销沟通,也不是仅仅关于产品或服务。品牌是消费者对我们产品的真实看法,或因此导致的偏好与信赖。建立一个强势品牌要求我们必须对我们要求消费者如何认为我们自己品牌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拉近我们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想尽一切办法缩短之间的距离,这样才能体现我们品牌的认可度和信誉度,也才能实施品牌战略占领市场的重大战略。
实施品牌战略,不断提升品牌营销的有效性是长期成功的关键。最好的方法是平时抽出一些时间通过把学习植入工作过程中使自己的公司和运作变得倾向学习型。通过不断学习,比较其中得与失,总结推广成功的经验,使生产技术不断更新、产品的质量品牌和知名度不断提升、产品更具有高的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
不管怎么说,在死亡边上挣扎的中国中小型企业,大品牌梦想和大生意渴望还是有的。但有趣的是,一直解决不了一个矛盾,即短期与长期的矛盾。这些企业既想成为大品牌,又不想在品牌方面投入,总用“投机”的方法来求生。这可能与中国传统的“小农”意识有关。比如在这次奶粉事件中被封杀的规模相对比较大的企业,有些还是受当地企业所重视的企业。但为什么这次事件中遭遇如此命运呢?答案是:做企业的思路和方法不对。
那么,中国中小型企业到底应该怎么做?怎么实施品牌战略?又如何建立使企业更加长命的优势?这里本人建议做好两件事情:一是转变观念,一是掌握规则。转变观念是指那些企业必须从那些商业神话中解脱出来,用正常的思维和系统的观点来看问题;掌握规则却指的是要掌握品牌发展的潜在规律。对于转变观念,我不想多说,下面就如何掌握实施品牌战略创建规则方面谈谈我的观点。
麻雀随小五脏具全。我觉得,这句话再适合不过中小企业了。企业虽小,该做的事情要做,该建立的职能也要建立。说得再正规点,中小企业要实施品牌战略时,必须遵循品牌经营的游戏规则,从战略的规划到实施必须有良好的监督与管理机制。当然,这并不是误导大家像大企业或跨国公司那样运作,而提倡的是,不管做什么必须有个尺度,不能走入任何极端。有些人可能认为,小企业不需要实施品牌战略。但我不同意这个观点。小企业当然没有必要邀请麦肯锡、罗兰贝格做战略规划,但企业老板必须有个“头绪”,也就是说,企业应往哪个方向发展、整合哪部分资源、营造什么样的优势、以什么样的方法来支撑企业持续赚钱等等。如果老板们连这些问题都不考虑,那中小企业确实无可救药了。
实施品牌战略方面本人提倡的一种方法是均衡原则。就像中国古代的八卦图那样,讲究阴阳均衡。既不能阴盛阳衰,也不能阳盛阴衰。下面推荐五种具体原则:
1、品牌规划与品牌传播要均衡
纵观中国企业发展史,不少企业都是“吹牛皮”吹出来的。只不过,当时的市场环境不透明,消费者不知道他们“吹牛”而已。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意识的提升,消费者判断能力也空前提升,光靠“吹牛”肯定无法生存下去了。再说,不管什么时代,我们都不能提倡这种做法。因此,一定要做到品牌规划和品牌传播行为的均衡性和匹配性。
品牌规划实际上是实施品牌战略的制定部分,一定要实事求是,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竞争强度和自身资源来制定;品牌传播则是实施品牌战略的实施部分,要与规划保持一致,所有行为都要围绕品牌规划来展开。
举个经典的汽车案例。富豪汽车的品牌定位是安全,这谁都知道。但大家有所不知的是他们为了完成这个使命而所做的努力。今年富豪新推出了S80系列轿车,为了做到安全,车内共设置了27个安全气囊。这是在其它品牌汽车上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再举个国内企业的案例。创维电视大家都知道,一直提倡保护视力的概念。他们有句广告语可能迄今还在用,即“不闪的才是健康的”。为了更进一步传播这个概念,他们今年组织开展了“创维健康光明行”活动,专门资助失明儿童,在全国欠发达地区治好不少患白内障的儿童,回复其视力。
这两个实施品牌战略案例可以说明,企业一定要说什么,就要做什么。说得大,做的也要大,千万不要像那些劣质奶粉厂商那样,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
2、动机利益和差别利益要均衡
动机利益指的是消费者从你产品(或服务)上所获得的根本利益。如产品(或服务)质量、功能、技术含量等。差别利益则是消费者从你产品(或服务)上所获得的有别于其它品牌的特殊利益。如刚刚提到的富豪轿车的安全利益。从实施品牌战略的角度看,这两种利益也要均衡。就是说,你不能光有动机利益,没有差别利益;也不能光有差别利益,没有动机利益。举两个极端例子:我们日常所消费的米、面、酱油、醋等虽然有了一些品牌,却一直强调动机利益,忽略了差别利益;而每年中秋节各厂家所推出的月饼却是另一个极端,只注重差别利益,而严重忽视了动机利益。
在实战中,如果你产品动机利益过大于差别利益,你就缺乏比较优势;如果你产品差别利益过大于动机利益,则缺乏基本优势。因为,动机利益一般是你产品立足于这个市场的根本保证,差别利益则是你产品的独特卖点。所以这两个利益的均衡性是一个品牌健康发展的基础。
3、理性诉求和感性诉求要均衡
在品牌传播活动中,很多企业往往误入“宣传产品性能”的死胡同中,最后品牌失去消费者心目中的位置,只是成为消费者物质生活上的必须品,在其情感生活中基本没有地位。当同等性能的其它品牌产品出现时,非常容易被消费者抛弃。
目前很多药物品牌就是典型的例子。假如你和消费者沟通时,只注重消炎利胆的功能,而并没有别的沟通方式,就会导致另一个厂家推出同样性能的药物时消费者就会更换品牌。但是,你和消费者沟通的时候,既强调这个药物的消炎利胆之功效,也提倡一种健康生活的主张以及鲜明的性格,消费者也许就不会那么轻易的转换品牌了。为了证明这一点,再举个经典汽车案例。假如你是个富翁,很喜欢驾驶汽车,并喜欢刺激,岁数虽大,却有着一定的童真性格。那么你买车并选择奔驰和宝马时,我敢肯定你会选择宝马。因为,虽然同档次的奔驰和宝马在性能上没有太大区别,但奔驰所提倡的感性诉求不适合你。
所以,本人建议,不管你是做什么的,一定要在你品牌传播上注重理性和感性诉求的均衡性,不要走任何极端。
4、可变因素和不变因素要均衡
这也是企业经常犯的错误。而且很多企业分不清自己品牌的可变因素是什么,不变因素又是什么。从此,一个好端端的品牌就会误入歧途。
那么,什么是品牌的可变因素和不变因素?一般是品牌传播层面的东西,我们把它定义为品牌的可变因素,如新产品开发、功能升级、卖点更新、代言人更换等;而品牌的不变因素则是战略层面的东西,即品牌定位、品牌诉求、品牌性格、LOGO、基础颜色以及ICON等。这方面的案例实在是太多了。诸如,百事可乐产品包装不断更换,形象代言人也不断更换,但其“新生代选择”的定位始终没变;柯达几乎每两个月推出新产品或新包装,但其黄色的基调始终没变,“精彩、纯真”的诉求也始终没变;麦当劳在全球不断推出适合当地人口味的新产品,但其“快乐”的诉求始终没变等等。在实施品牌战略经营活动中,品牌的可变因素和不变因素一定要均衡。这是一个品牌健康发展的最好捷径。
中国不少企业都很注重视觉形象,从而搞出一套漂亮的VI手册。但是,产品几年不变,甚至几十年不变;连广告片都几年不变。消费者又不是傻子,其实我们也不是傻子,仔细琢磨就会明白,光有漂亮的视觉形象,没有产品和传播策略上的创新,是没有用的。可能有些人会提问:你说产品要更新,但可口可乐的配方怎么几十年不变呢?是的,可口可乐的配方确实没变。因为,它的配方是它经典的象征,所以不能变。但它的包装却年年在变,且在不同的国家变化的方法也不同。
掌握品牌因素的变与不变时,还要注意以下尺度,即品牌的细分市场特征、时代感和差异性。因为,这三点基本决定了一个品牌的持续生存能力。
5、品牌目标和企业资源要均衡
在中国,喊出“打造第一”的企业比比皆是,而喊“我是唯一”的企业却屈指可数。比如,早期的海尔喊出“中国家电第一品牌”,现在的伊利喊出“打造中国乳业第一品牌”等。然而,在一个细分市场上成为唯一的品牌几乎不见,近些年虽然有些企业开始探索,比如雅克V9等,但不突出,也不成熟。
我们看一下中国各行各业的集中度,难道中国企业的唯一出路是要做“第一”吗?中国大多数行业基本处于无序竞争状态,行业集中度极低。这就说明,中小企业占多数。试想一下,那么多的企业都走“第一”的路子会怎样呢?不用多说,当年的VCD大战就会说明一切。
因此,本人建议,尤其建议中小企业,一定要合理确定你的品牌发展目标,不要老眼高手低。一般的原则是,你有什么样的资源,就做什么样的事情,且确定什么样的目标。但有人会问,我这个企业什么资源优势都没有,但我就是想把企业做大,怎么办?我先讲个小故事,然后再回答这个问题。
有一天,天使降临人间,遇到两位濒临饿死的兄弟。天使出于慈悲之心,给这兄弟俩以两件东西:一条大鱼和一张渔网。兄弟俩虽然嫌少,但毕竟是救命之恩,表示感谢。接下来,兄弟俩就琢磨,怎么分配天使恩赐的这份礼物。假如一个要鱼,一个要渔网,可能出现的后果是:一个吃完鱼,没有钓鱼的工具,最终也会饿死;另一个带着渔网去找鱼,但短时间找不到鱼也会饿死。怎么办?兄弟俩想出一个合作的办法:先两个人分着吃鱼,然后一起去钓鱼。
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说明一个企业在资源相当有限的时候,一定要懂得怎能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也就是说,你企业的资源不足以单打独斗的时候,就要懂得和别人联合,探索出“1+1>2”的模式。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实施品牌战略不仅是建立在良好的企业文化上,同时代表着一个企业的精神和理念,在它的背后反映一个优秀团队,作为国有大型企业,具备整合后的竞争力,就必须树立我们自己的品牌,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实施,使企业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占有有利地位,通过企业的不断壮大,步入可持续发展的光辉大道。所以,中国企业,尤其中小型企业要制定品牌目标时,一定要制定一套你可能实现的目标,不能在商业神话中所提的那样“小马拉大车”。并且,在你企业资源难以建立竞争优势的时候就要和别人联盟。这就是对刚才那个问题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