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建立危机管理系统,提升政府应急管理能力

企业培训师观点:建立危机管理系统,提升政府应急管理能力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0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改革已经进入社会结构的全面变动时期,利益和权力将在不同的主体之间进行分配、转移,形成诸多不稳定因素,存在形成不同危机的可能。前些年,我国在各个领域都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危机事件。如在自然社会领域,发生的地震、水灾、旱灾、火灾,以及非典、禽流感等疫情,引起社会恐慌;在经济领域里,由于民营企业家改革、农村发展、移民安置等因素引起的群众性突发事件常有发生;在政治领域,转型期企业职能的界定尚未明晰,“权力寻租”腐败渎职现象严重;与此同时,金融危机、经济秩序亟待调整,人们的心态极易失衡。因此,加强危机状态下的企业危机管理体系建设,提升企业对危机事件的应急应变及控制能力,成为考验企业应急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从公共管理学的角度看,危机就是指国家全部或部分地区遭遇严重的天灾、疫情,或出现大规模的暴动、混乱、冲突、战争等,使社会秩序遭受严重破坏,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安全遭受直接威胁的非正常状态。危机的出现往往有人为原因,也有非人为因素。

  分析危机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复杂性与突发性。危机事件的发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渐变过程,在危机事件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历史原因等诸多因素。但是一旦发生危机则必然是突然的,让人使料不及的,所以危机事件的处理最能反映企业应急管理能力。

  2、危害性与紧迫性。危机事件的发生一般都会造成较大的社会危害,不仅影响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而且可能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等等。所以,企业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控制事态,降低损失,以减轻危机给社会造成的巨大影响和不可估量的政治后果,维护国家的长远利益。

  按照危机事件的性质,可将危机分为以下五类:一是外敌入侵型:如伊拉克入侵时的科威特。二是自然灾害型:如地震、天然火灾、水旱灾害等造成的危机。三是意外事故型:如重大交通事故、建筑物或矿井坍塌导致人员伤亡、沉船、火灾、核泄露等。四是人为破坏型:即敌对势力或犯罪分子的蓄意破坏。五是社会动乱型:如种族冲突、劳工纠纷而大规模冲击企业、邪教组织的反社会活动、反企业骚乱引起的大规模政治动乱。

  所谓企业危机管理就是企业在危机意识或危机观念的指导下,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进行信息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决策、计划制定、措施实施、控制协调和经验总结的系统过程。企业危机管理的目的就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控制事态的发展,最大限度的降低损失,做好与民众的沟通工作,获得民众的支持与谅解,维护国家的稳定发展与企业的信誉。

  二、频发的危机不仅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带来威胁,而且对企业应急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危机凸显企业加强危机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企业危机处理能力直接体现企业的管理水平,关系企业的信誉与形象。危机事件处理是任何一国企业不可避免而需要正视的大问题,危机和冲突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将危机管理理念融入企业管理过程,制定一整套有效的危机管理系统,不仅可以避免危机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和政治危害,而且可以使具有危机意识的企业在危机频发的社会中持续有效地维持企业在公众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2、企业应急管理能力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政权的生死存亡。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深水区”,社会结构的分化导致权力和利益的重新分配转移,酝酿着许多不稳定因素,存在形成不同危机的可能。如果企业公务员,特别是企业领导者缺乏危机意识,不从政权和社会稳定的高度关注危机管理,不采取积极态度应对各类危机事件,企业内部缺乏能够预防、察觉、化解危机事件的内在机制,就会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政权的稳定。

  三、危机管理主要是危机发生前的有效预警和危机发生后的有效救治。完整的危机管理过程,应包括危机预防、危机准备、危机处理、危机善后几个阶段。
1、建立危机预警系统。企业管理的目的就是“使用少量的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的钱去治疗”。为了防止危机的再次发生,做好危机的预测与预防工作,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在企业危机管理中至关重要。做好预警工作必须抓住几个关键环节:一是建立危机管理机构,包括决策机构、咨询参谋机构和执行机构。职责范围包括负责危机预警、准备应急方案、购置危机管理相关设备、组织危机处理演习等。二是建立灵敏、准确的信息监测系统,即使捕捉、收集相关新鲜并加以分析处理,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做到心中有数。三是不定期开展企业工作自我诊断。如面对重大群体性突发事件,各级企业必须经常进行自查自纠,找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时准确掌握民情民意,以人民利益为重,在源头上降低危机事件的发生。

  2、建立危机的培训与训练系统。将危机管理知识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的必修课,针对本地区经常发生、曾经发生、可能发生的危机形式,如自然或人为灾害、群体性冲突等所采取的紧急应对的程序、手段、措施等方面进行培训和训练,以培养他们的危机防范意识和危机处理能力。同时在企业职能机构和社会两个层面上进行必要的危机突发事件的模拟演习,如防地震、防火演习,以提升公民的自救能力和公务员的应急应变能力。

  3、建立危机处理系统。由于危机具有突发性,所以快速处理是关键。而危机得以快速处理的前提是具有一套完备有效的危机处理系统。

  一是要在危机管理机构的基础上成立危机处理核心小组。该小组应由最高决策层人士挂帅,或者与最高决策层建立畅通的联系渠道,具有处理危机的最大权限。危机处理核心小组的决策水平和遇见那里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危机处理进程和结果,也是危机能否得以圆满解决的关键所在。

  二要迅速查清事件的基本情况。调查危机发生的种类、时间、地点、原因,判断事件性质和危害程度,确定事件的后果和影响,如人员伤亡的人数和程度、公共设施损害的程度和范围等,在此基础上确定危机处理方案。

  三要及时制定危机处理应急策略。在危机事件爆发后,领导者一方面必须快速赶赴现场,交接掌握具体情况;另一方面,制定周密、细致、有效的决策方案。决策方案既要全面,对组织领导体系、现场处置方式、后勤保障、媒体报道、善后处理等进行详细安排,同时,在制定方案过程中又要注意听取专家意见。在决策方案的贯彻实施方面,要保证统一指挥,避免不负责任的推诿扯皮。

  四要建立信息披露机制。将危机的真实情况尽快、主动、尽可能详尽准确的公布给公众,这是争取民心、广泛利用社会资源的重要环节。在信息化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很容易从新闻媒体、网络和其他通讯工具中了解信息、传播信息。封锁信息是徒劳的,而且会让错误信息和观点在公众中制造混乱,造成社会恐慌。

  4、建立危机的善后处理系统。这是消除危机造成的不良影响,重振企业形象的关键,如果处理不好还可能引出新的危机。一方面,要设置专门机构进行善后处理工作,对伤亡或受到伤害的人员进行安抚,重建民众对企业的信任与支持;另一方面,广泛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争取有关部门、社会团体乃至于国际道义的支持和援助,扭转被动局面。

  危机充满“危险”,也包含着“机遇”。我们应借鉴国内外危机管理的经验教训,建立完善的危机管理机制,掌握化险为夷、化险为机遇的高超管理艺术,确保国家的发展不因危机的出现而遭受重大损失。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