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一个古老的产业,人类自从劳动开始就与农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某种意义上看,农业的发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和应用,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几千年的农业发展淀积了浓厚的文化。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自足自给的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在农产品鲜食为主型向农产品加工为主型转变,在数量型农业向质量型农业转变的今天,弘扬农业文化,深入挖掘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文化以及与之紧密相连的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农业文化和饮食文化作为拓展农业功能、拓展农业市场的先导,从文化层面提升对农业的认识,是现代农业调整和发展的重要理念,这对于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于农业应对入世挑战,走向国际市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发展战略意义。
一、文化发展战略—农业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文化,现代汉语词典的诠释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粗粗一看,农业似乎与文化不沾边,但仔细一分析文化发展战略会发现,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蕴藏了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农业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实现。
(一)文化发展战略—弘扬农业科技成就。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与自然界的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先进的农业方法与技术,从北魏末年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到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都有了详细的记载。现代农业科技更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从农作物育种、耕作和栽培,植物保护、土壤肥料以及到农产品的贮藏加工,都具有庞大的理论系统和实践经验,此外农业机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灌溉,河道疏浚以及抗御自然灾害的种种方式方法,更与农业生产活动不可分离。大力宣传农业科技成就,弘扬农业文化,就是要不断总结经验,推陈出新,使农业科技成果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特别是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是农业文化的最新体现,要积极加以推广和利用,从而服务于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
(二)文化发展战略—打造农业名牌产品。
品牌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最终凝结,是农业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市场经济时代农业经济活动的核心竞争力。要根据区域资源特点和市场需求变化,积极培育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形成效益农业产业带,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在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要注重培育农业品牌,以产业开发品牌,以品牌促产业发展,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格局。要注意农业品牌的基地建设,逐步形成品牌农产品的规模优势。要提升品牌功能,完善品牌的科技支撑体系,实行统一生产技术、统一商标、统一销售的“三统一”服务,积累品牌的文化内涵,要积极组织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工作,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名牌农产品。
(三)文化发展战略—制订农业生产标准。
从粗放型生产到精耕细作再到标准化是农业文化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要以工业化的理念经营农业,实行农业生产的全程标准化。要根据农产品“从产地到市场准入”质量安全控制的要求,切实搞好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规范、产品质量与安全、包装标识与贮运、检验检疫方法等标准的制订和完善工作,实行生产标准与生产过程的多环节有机衔接。要规范产前、产中、产后的配套生产技术标准,制订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同时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稳定农产品的内在品质,以质量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要运用先进生产设备和种养、加工、保鲜、贮藏等技术,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结合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推广应用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模式图,实现农产品生产经营的规范化、科学化、规模化。
(四)文化发展战略—建设农业数字平台。
现代农业越来越注重数字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市场理念的不断深入,信息、价格、成本、效益等等越来越被农业经营者所重视,农业的数字平台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天地,它对于农业生产的决策,对于指导一个产业的发展都不可或缺。要通过农业的数字平台,建立农业的生产技术的应用系统,建立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建立农业市场信息反馈系统,使数字农业在现代社会里得到广泛的应用。此外还要积极运用数字的形式,通过产地调查,开展农产品产地编码工作,开展农产品直接进超市的条形码设计试点工作,开展耕地质量信息管理等科技实践活动。使传统的农业文化能与数字系统有机嫁接,也使农业产业获得质的飞跃。
二、文化发展战略—农业文化全方位攻略
(一)文化发展战略在耕作制度和产业结构上
耕作制度和产业结构是一种文化的凝结,它们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在以粮为纲的年代里,农业生产成了单一的粮食生产,并十分重视高产品种的选育,重视“三热制”的推广,普通实行“大小麦——早稻——晚稻”的耕作形式。改革开放后,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大幅度的调整,农耕制度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随着粮食统派购制度的取消,农民不再把种粮当成唯一的生产目的,除了能解决自己的粮食问题以外,他们把更多的季节用于发展特色产业上,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由于粮价的低贱,有的农民甚至放弃粮食生产,使产业结构得到了彻底的调整。目前实行的一些耕作方式,如“菜——稻——菜”、“茭白——水稻”、“蕃茄——小黄瓜”、“菜——甘蔗”等形式,是农民实践经验的正确选择,是高效生态农业的必然趋势。
有什么样的耕作制度和产业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农业文化,农业文化在耕作制度、产业结构上的反映正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随着农田基本建设的改善,随着农业投入的不断增加,设施农业悄然兴起,农民们在田里架起了大棚,或者覆盖一层地膜,充分利用阳光、地热、调节温度和田间小气候,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优越的条件,因而反季节栽培也成了一种现实。反季节瓜果与时令瓜果争抢风头,成了当今农产品市场的一道风景线。
(二)文化发展战略在栽培模式和标准化生产上
根据农作物生长的生物学特性,在农作物生长的各个时期辅之以一定的栽培措施,制订出一套完整的技术标准,是现代农业区别于粗放型传统农业的又一特色。现代农业是科技农业、效益农业,更是一种文化农业。通过科技专家的研究和综合,农作物栽培模式把该作物的栽培季节,各阶段生长规律、农作措施、防病治虫、除草施肥、疏花疏果,直到采收,各阶段的农艺作业绘制成一张图表,使人一自了然,可以说模式栽培,既推动了标准化生产,推动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也使造就新一代农民变得相对容易,这就是文化带来的功能!
(三)文化发展战略在新品种选育和技术推广上
培育高产优质的新品种是现代农业的热点,也是提升农业自身生产力的亮点,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大批农田被征用,如何提升单位面积产量,如何选育优质良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要根据现代人的喜好特点在水稻品种选育、瓜果蔬菜品种选育、畜牧业和禽类品种选育等方面把握好不同的育种方向,确定不同的育种目标。要根据农产品属于鲜食还是属于加工等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措施,确保农作物品种的多样化。然后根据不同的农业区划要求,不同的产业发展政策和技术要求加以推广,以期发挥品种效益的最大化。
(四)文化发展战略在农产品质量和品牌战略上
要把农产品质量和农业品牌建设放在农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位置。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安全质量要求越来越重视,首先要根据农产品“从产地到市场准入”质量安全的要求,切实抓好初级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工作,让人们普遍吃到放心菜、放心肉,让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并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要根据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发展的要求,着力培育农产品品牌,以品牌赢得市场,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要注重品牌的包装,注重商标图案的设计,使优质农产品具有强烈的文化色彩,普遍为人们所接受。
(五)文化发展战略在农产品物流配送和市场营销上
要着力构筑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把安全优质的农产品配送到各大企业的食堂、超市、酒店、学校,扩大农产品的销售半径,不断提升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要掀起“绿色旋风”行动,宣传绿色理念,倡导绿色消费,弘扬绿色文化,配送绿色精品。还要掀起农业文化进超市、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行动。此外,企业部门还要为农产品的营销搭建良好的平台,举办诸如“柑桔节”、“杨梅节”、“西瓜节”、“茶文化节”等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农产品节”促销宣传活动,使农业文化不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