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十字路口,中国的宏观经济分析调控面临转型的重要关口,中国的宏观经济分析理论也正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宏观态势分析中两个不同思路即规范性宏观分析思路和宏观问题感受性分析思路的比较,发现规范性宏观分析虽然权威和简明,但是在诊断中国宏观问题时缺乏准确性;宏观问题感受性分析虽然准确全面,但是缺乏学术性提炼。中国宏观经济分析理论为了承担起向宏观调控政策提供思想基础这一基本任务,必需寻找宏观经济中真正具有典型化的事实,分析这些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宏观经济分析走向的影响,进而重新梳理中国宏观经济关系,重建中国的宏观经济分析理论体系。
一、当前宏观态势和宏观调控政策分析中两种对立的观点
在具有学院派色彩的规范性宏观经济分析看来,宏观经济分析基本面良好,没有经济过热的状况,也不需要出台特别的宏观调控措施。如果出台紧缩性的宏观措施,反而可能打击正在开始的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这是因为,从规范的宏观经济分析学分析来看,3~4%以内的通货膨胀率是经济中的正常现象,5%以下的失业率可以算为劳动力正常流动需要和自愿选择的“自然失业率”,9~10%的经济增长率是符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较长时间里增长趋势的“潜在增长率”,与这种潜在增长率相一致的投资率可以达到40%,投资增长率可以达到25%,消费增长率可以达到15%,净出口增长率可以达到20%,以及贷款余额增长率可以达到20%,广义货币增长率可以达到20%左右。这些,都属于正常范围。
这些正常值通常又称为“临界点”或“警戒线”,是规范宏观经济分析学在分析中用来衡量经济是否“过热”或“过冷”的标准。
那么,2003年的各项宏观经济分析指标,都处于这些经济无过热的范围之内(除投资增长率和投资率稍高以外),有些指标还显示经济有一些过冷现象。如,2003年:GDP增长率为9.1%;物价指数CPI为1.2%,PPI为2.3%,投资品价格上升2.2%;登记失业率为4.3%,新增就业859万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7%,投资积累率43%,最终消费增长7.5%,净出口增长为-23%,进出口总额增长37.1%;贷款余额增长21.1%,广义货币增长19.6%。
所以,从这些指标不能得出经济有过热症状的结论。由此可以推论,在2004年度采取控制经济过热的宏观调控政策,基本上是不恰当的。经济没有过热主要表现在,消费物价不高(除局部性的粮食和食品价格上升外),资金不紧张,劳动力不紧张,产能不紧张。
另一方面,主要具有经济政策决策考虑背景或对策性分析特征的另一种宏观分析思路,则提出迥然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宏观经济分析中已经出现“过热”,需要采取果断的宏观调控措施制止经济中过热的势头,以保证宏观经济分析稳定协调健康发展。这种思路判定宏观经济分析存在“过热”的依据是:
1、某些行业的投资出现超速增长,带动全社会投资过快增长。
虽然2003年的全社会投资增长26.7%,其过快的势头还不大。但是水泥投资增长121.9%,钢铁投资增长96.6%,电解铝投资增长92.9%,轿车投资增长87%。全社会投资率也从2000年的36.4%增长到2003年的42.7%。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速度最快的房地产投资(29.7%)和其次的基本建设投资(28.7%),都超过了技术更新改造投资(25.1%)。因此,正是连年的房地产投资高速增长(2000年以来每年增速都在20%以上,而更新改造投资和基本建设投资的速度仅在10%左右),加上汽车业的大幅增长(近两年为37%左右的增长,其中轿车的增长更达到55%和85%),带动了以上原材料生产和投资的过快增长。作为2003年过热影响的结果,2004年一季度的全社会投资增长达43%。
2、主要原材料市场价格大幅攀升。
如钢材及相关产品价格在2004年初升幅为20~30%。有色金属的价格在15%左右。原材料产品的平均价格上升为7%。物价水平从初级产品到最终产品的传递,从局部过热到经济全局过热,中间需要经过一个时滞。不能等到出现了全局过热和物价总水平的大幅上升,才来着手解决局部过热和结构性过热的问题。
3、某些行业的过快增长所带来的负担,超过了国内资源和环境,以及国际原材料市场的承受力。
2003年,中国生产的GDP占世界GDP总量的4%,但是,中国消耗的能源和原材料大大超出这一比例。如中国消耗的水泥占世界总量的40%,原煤占31%,铁矿石占30%,钢材占27%,氧化铝占25%,原油占7.4%。中国的电力生产弹性系数,也从1998年的0.37,上升到2003年的1.8,表明中国的增长表现为高耗能的状态。
4、由各地企业所主导和推动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十分严重。
地方企业以“开发区热”和“形象工程热”圈占大量农村耕地后,
一是上马了许多低技术、小规模、高污染的水泥厂、铝厂、煤窑和钢铁厂等,造成社会成本高昂的企业低成本扩张;
二是上马那些无投资资金或长期拖欠资金的企业工程项目,导致大规模工程款拖欠所引起的民营企业倒闭和农民工就业无工资收入等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