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战略管理培训 / 战略管理培训:用宏观经济学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战略管理培训:用宏观经济学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0日 战略管理培训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也在不断变化。当前宏观经济学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四化”,即利益多元化、发展科学化、社会和谐化、经济全球化。改革开放过程中有许多问题要研究、要争论、要探讨,当前,理论界和实际部门争论的重大问题主要是关于改革、开放、工人阶级的地位和农民问题。研究宏观经济学,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很重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要理论联系实际,并掌握各方面的知识。

  一、当前宏观经济学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

  改革开放初期,迫切需要研究改革开放问题、宏观经济学转型问题、计划和市场问题,与当时的宏观经济学实践密切相关。而今后是面临新的“四化”问题,即利益多元化、发展科学化、社会和谐化、宏观经济学国际化。

  1.利益多元化

  改革开放以来,各个不同的阶层、不同的社会基层的利益不一样,已经多元了。比如大的方面,国有经济、集体经济、非公经济、外资经济四大块利益集团不一样。就集体经济来说,不同的人群利益也不一样,企业官员、民营企业家的管理人员、私营企业老板、专业人士、农民、民工、公民以及社会上的贫困户,已经形成很多阶层,每个阶层的利益不一样,好多政策措施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影响。

  2.发展科学化

  发展是硬道理。任何时候发展都是硬道理,尤其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硬道理,否则人类就不能存在,更不能发展。所以马克思坚持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基础,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在现在来说,我们要讲发展,不能孤立地讲发展,而是用发展观来看发展,应该看到均衡发展、普遍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说发展是总的概念,必须要用科学发展观来看发展,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包括五个方面。最主要是要普遍发展,就是说从地区来说,从城乡来说,从不同阶层来说都应有发展。

  3.社会和谐化

  宏观经济学和社会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的。仅仅研究宏观经济学是不够的,而是要把宏观经济学和社会结合起来研究。中央提出“和谐社会”是非常了不起的。提出“和谐社会”,改变了过去的传统观念,认为社会主义是斗争的社会、革命的社会,是一个整天处在不断的革命过程的社会。整个社会要保持稳定的、和谐的发展,不仅是国内稳定和谐发展,还提出在国际上是和谐世界。

  4.经济全球化

  过去在民族、国家范围内发展宏观经济学,强调自力更生,强调“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些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可以概括起来说,那种自力更生、那种万事不求人等是小生产的思想。在小生产的条件下,商品交换不发达,生产力极端落后,那时候强调自力更生是对的,但是只有“衣”和“食”解决了,其他的“用”和“行”没有解决。

  二、当前理论界和实际部门争论的重大问题

  改革开放过程中都有许多问题要研究、探讨、争论的,应该说观点不同,争论不影响正常的经济发展,完全可以长期争论的,如果影响到改革开放的进程,影响到国际化的进程,就要值得注意了。从理论界来说,允许和鼓励不同意见的争论。但是从政策上,要保持政策的相对稳定性和政策的连续性,不能朝令夕改。这种相对稳定不是停滞不前,而是不断推进。不能把相对稳定当作停滞的借口,而是在相对稳定中,逐步推进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既不同意政策的朝令夕改,也不同意整个改革开放停滞不前。

  1.关于改革

  关于改革问题谈得比较多,有人认为改革失败了,或者说中国的改革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进步,可以说来自两方面,“左”和“右”的方面,或者说来自不同的方面。

  “失败论”说改革没有使得全体人民得到利益,仅使得部分人得到利益。教育失败了、医疗失败了、国企失败了、社保改革失败了。有人认为改革没有给全体人们带来利益,比如,国有资产流失,下岗失业增加,农民失去土地,等等。有人说改革在总体上不对,是一种资本主义的改革,没有按照社会主义的方向,把部分群众的意见当作多数群众的意见。改革开放有很多失误,认为是失败,是完全错误的。那不是从总体来看、从战略性来看,而是从某些具体问题来看 。

  2.关于开放

  开放也是人们争论的很重要的问题。现在人们不是简单说开放不对,往往是用具体问题来说明。认为改革改错了,改革使得中国成为国外资本家剥削的场所,中国人民的血汗成了资本家的利润来源,中国的资源被国外资本家蚕食掠夺,对改革抱着一种怀疑的、否定的态度。我觉得改革是大势所趋,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参加国际市场的竞争是大势所趋。所以对开放应该坚定不移,尽管我们在对外开放中存在问题不少,但是成绩是主要的,成绩不可否定。

  第一,观念上发生了重大转变

  不仅利用国内资源还要利用国际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有效配置。这是观念上很大的转变。

  第二,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

  提升国家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使得国家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加快实现现代化,不仅是技术现代化,而且是管理现代化。

  第三,既要了解国外,也要让国外了解中国

  现在每年入境的3000万人次,出境的1亿1千万人,3000万人次完全是外国人。中国从城市来说,现代化的气息还是比较浓的,不仅说建筑风格已经和现代距离缩小了,而且整个经济运作逐渐国际化。所以,让外国人了解中国很有必要,不仅是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而且是了解中国的现代生活,这非常重要。

  第四,开放使得经济结构发生很大变化

  3.关于工人阶级的地位问题

  第一,我觉得改革使得整个工人阶级的队伍壮大了

  过去整个城镇人口只有1亿8千万(1978年),现在城镇人口5亿6千万,工人阶级的队伍壮大了,力量增强了,而且有许多的新鲜血液进入工人队伍,包括很多农民工、素质比较高的大学毕业生进入职工队伍,不仅数量扩大,而且质量也提升了。

  第二,工人的总体水平提升了,生活水平提升了

  虽然不能以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来衡量,但是城镇主要人口还是职工,所以职工的收入水平的变化,大致反映工人的收入水平的变化。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开放之初是343元,2005年是10490亿,增加了20多倍。整个工人阶级的收入水平提升了,而不是降低了。从城镇居民的住房面积来说,改革开放初期,每人平均是7平方米,现在是27平方米。职工的居住条件大大改善了。

  第三,尤其是职工的生活有多方面的变化

  最主要的是恩格尔系数现象,从大约是60%,到现在36%,其他的消费大大增加,就是这36%的部分内容变化也很大。所以说工人的生活水平有很大提升,不是受到损害了。

  4.关于农民

  有人说,农民失地了,农民受侵犯了。不错,有几千万农民失地,但是农民得到很大的解放。由过去被束缚在土地上,现在解放出来了。不要说农民生活水平提升,就是农民能够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到城市中来,影响了几代人。城市人口增加,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是历史的进步。虽然转移过程会造成很多的矛盾,也有犯罪现象。

  三、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方法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研究的指导思想

  也就是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研究问题的指导思想。对这些问题要进行客观的、科学的、系统的、全面的分析。马克思主义是大的原则,进行宏观经济学问题分析时,要讲究宏观性、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避免以偏概全、以局部代替总体、以支流代替主流。要正确处理主流和支流的关系,全局和局部的关系,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才能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

  2.理论联系实际

  研究宏观经济学的时候必须联系中国的实际、市场经济的实际、企业的实际。不能空对空,而是要有内容的。以中国的宏观经济学、中国的市场经济、中国的企业活动作为研究的重要内容。这样才能把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结合起来,把市场和企业结合起来,把现实和未来结合起来。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