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知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4个方面

企业培训师观点:知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4个方面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0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一、知识管理过程之知识集约过程,具体指对现有的知识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和管理的过程。

比如,对经营数据、客户建议书、客户信息、产品信息、工作方法、工作心得、成功与失败事例等知识进行收集和分类,并将分类结果存放在文件夹、手册、书、录像带、计算机等存储器中。知识集约过程通常包含了隐形知识显性化和显性知识综合化这两个模式的知识转化。比如,营销部门按照一定的背景和条件对使用过的客户合同进行收集和分类,并据此整理成标准模式,就是显性知识综合化的过程;营销部门根据过去的成功与失败经验修改客户合同,并开发出新的合同模式就是隐形知识显性化的过程。

  为了使知识集约更有效地服务于知识运用和知识交流,知识配置可视化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做法是用地图表示知识的存放场所。这种地图被称作为知识地图。企业一般将知识地图存放在企业内部网络上,任何员工都可以随时阅览和检索。员工看到知识地图,便可知道企业的知识配置情况,比如,谁拥有知识、拥有什么知识、如何与这些知识的拥有者取得联系等。

  二、知识管理过程之知识应用过程,指利用集约而成的显性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显性知识内部化的过程。

随着员工把集约而成的显性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得出相应的体会和经验,显性知识便被内化为隐形知识。显性知识内部化的结果导致员工隐形知识储备的扩展。积极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是加速显性知识内部化的有效途径。比如,销售人员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只要利用模拟软件和数据解析软件就能找到扩大销售额和产品组合的最佳方案,并可以由此迅速地拓宽、延伸和重建自己的隐形知识系统。

  三、知识管理过程之知识交流过程,指通过交流来扩展企业整体知识储备的过程。

由于前述两个过程通常以某个部门为单位进行,因此,其结果只能扩展某个部门的知识储备,而不足以提升企业整体的知识储备。这就有了通过交流将新知识内部化到每个员工的必要性。企业在知识管理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种交流方式中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交流方式。第一种方式为人与人通过直接交流进行学习的方式,比如,正式与非正式的研讨会、学习会、工作午餐、企业培训等。第二种方式为通过网络技术进行交流与学习的方式,比如,电子会议、电视会议、电子邮件、电传、虚拟团队等。第三种方式为通过网络技术与信息交流进行学习的方式,比如,利用信息库、企业主页、各类检索、解析软件进行学习。第四种方式为利用知识库进行学习的方式,比如,利用图书馆、书和文件进行学习。

  四、知识管理过程之知识创新过程,指企业整体的知识储备扩大并由此产生出新概念、新思想、新体系的过程。

  知识创新过程是前述三个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当知识集约和知识应用成为日常业务的一环、组织学习也成为企业文化之时,企业就具备了知识创新的条件。企业应该及时组织员工学习企业战略,使知识创新与企业战略保持整合性,并要在战略实施过程中积极地运用知识创新的结果,真正使知识创新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