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战略管理培训 / 战略管理培训:中国钾盐战略资源状况与供需平衡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培训:中国钾盐战略资源状况与供需平衡战略管理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0日 战略管理培训

一、世界钾盐资源状况

  世界钾盐资源极为丰富,钾资源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三大类:(1)可溶性固体钾盐矿物,主要有钾石盐矿、光卤石矿、硫酸盐钾矿和混合盐矿,这些矿床常成层状,规模巨大,便于大规模开采,加工简单,成本低,这是当前世界钾肥工业的主要原料。(2)海水、盐湖卤水和地下含钾卤水等液体矿。海水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含钾资源,估计含钾量达500万亿t,但由于海水中钾含量很低,只含0.38kg/t(约0.5%K2O),目前还只能看作是潜在的钾资源。盐湖卤水和地下含钾卤水,由于含钾量比海水高很多,已被大量开发利用。(3)不溶性含钾矿物,包括硫酸盐矿物(无水钾镁矾、钾镁矾、软钾镁矾、钾芒硝、钾石膏、杂卤石、明矾石),硅酸盐(白榴石、钾长石、海碌石、霞石),氧化钾含量在5%—20%,这类矿物含钾量低,不溶于水,加工制取钾肥较难,生产成本高。除以上含钾资源外,尚有一些工、农业副产品或废料(液)可供提取钾肥,如水泥窑灰、高炉尘、草木灰、糖密废液、苦卤等。从经济利用的角度讲,以钾石盐矿石类型最为重要,其K2O含量也最高,通常为15%—20%,次为混合钾盐、光卤石和硫酸钾矿石,K2O含量小于15%。液态钾盐主要是现代盐湖的表层卤水和晶间卤水,K2O含量约2%—3%。

  据美国地调局统计,当前世界钾盐含量约为83亿t,储量基础约为180亿t。资源总量达2500亿t(以K2O计),按目前的生产水平,现有探明储量可供世界开采300年以上。但世界钾盐的分布很不均衡,绝大部分在北半球,目前已发现的33个世界级钾盐盆地和著名大型矿床都在北纬40o—60o之间。按储量,加拿大排第一,占世界的53%,俄罗斯第二,占22%,白俄罗斯和德国分别列第三和第四位,各占9%,上述四国合计占世界总储量的93%,另外,巴西占世界储量的3.61%,美国占1%,以色列和约旦占0.5%,乌克兰占0.3%,上述九国合计占世界总储量的98.41%,中国的探明储量不多,折成氧化钾为8291.6万t,约占世界的1%。

  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大的钾盐资源国家。钾盐矿主要分布在中南部的萨斯喀彻温省和东南部的新不伦瑞克省,均为固体钾矿,所开采的矿石为钾石盐。萨斯喀彻温省的钾盐矿床是世界最大的钾盐矿床,位于萨斯喀彻温南部平原,马尼托巴湖的西面,向南延伸到美国蒙大拿州的东北部和北达科他州。萨斯喀彻温矿K2O含量平均为25%—30%,局部可达35%;新不伦瑞克矿K2O平均含量为16%—19%。

  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是世界钾盐第二大集中区。主要含钾盆地和地区有六个:前乌拉尔边缘坳陷带、第聂泊尔—顿涅兹盆地(乌克兰—白俄罗斯)、前咯尔巴阡坳陷带、滨里海盆地、中亚含钾盆地和东西伯利亚涅帕盆地。现在开采的俄罗斯乌拉尔地区的上卡姆矿山和白俄罗斯的斯塔罗宾矿山,都是世界级的巨型矿床。还有乌克兰的里沃夫矿。俄罗斯东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州北部的涅帕盆地面积为2万km2,以钾石盐和光卤石为主,预测光卤石资源量超过4500亿t,钾石盐资源量700亿t。

  德国的钾资源分布在北部,著名的有韦拉—富尔达、南哈茨、施塔斯富特、马格德堡、下莱因和汉诺威等。另外,还有法国北部的阿尔萨斯的下莱因地堑,英格兰东部的约克郡,开采的也都是钾石盐。

  在亚洲、非洲及南美洲许多发展中国家通过钾盐普查也找到了一些钾矿床。如泰国东北部呵力高原发现了晚白垩世的大型钾盐矿床,矿石为钾石盐—光卤石。老挝的钾盐矿床是从泰国延伸过来的,分布在万象平原。南美洲的巴西、智利、秘鲁也有一定的钾盐储量。在阿根廷内乌肯省和门多萨省南部发现了一个大型钾石盐矿床。

  二、我国钾盐资源现状与发展前景

  1、近10年我国钾盐查明资源总量变化不大,查明基础储量增多。

  我国是一个相对缺钾的国家。建国以来我国企业就很重视钾盐的找矿工作,投入了较大的人力和物力,虽然也找到和探明了一些资源,但难以取得新的突破。探明的钾盐储量主要分布在现代盐湖中,已探明地质储量约10亿t,另据地质构造分析,我国有多个时代大型海相蒸发盆地,有的已找到一些成钾线索,尤其是滇西、塔里木、四川及鄂尔多斯等盆地有较好成盐找钾前景。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钾查明资源储量增长较快,1978年查明储量只有21478万t(KCL),第一个十年(到1988年)上涨了26.86%,第二个十年(1998年)上涨了67.40%,2001年储量套,统计范围扩大了,从而使2001年查明资源储量陡然增加,近些年钾盐查明资源储量总量增长较慢,但查明的基础储量增长较快,2007年比2001年增长74.43%,平均年增长率为9.7%。截至2007年底,全国7省区共查明钾盐产地37处,查明资源储量83544.5万t(KCL),其中基础储量33752.04万t,占40%多。

  2、我国钾盐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

  截至2007年底,全国已利用的钾盐矿26处,占用查明资源储量65342.85万t,占总查明资源量78.19%;可规划利用矿区11处,查明资源储量16752.58万t,占总查明资源量的20.05%,暂难规划利用的资源只占1.76%。

  三、我国钾盐战略资源状况与供需平衡战略管理

  1、我国钾盐战略资源潜力

  我国查明钾盐资源主要分布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其次是新疆罗布泊北洼地,其余分布在云南、山东、新疆、四川和甘肃等省(区)。从矿床类型看,我国以现代盐湖钾盐为主,青海柴达木盆地及新疆、甘肃等省(区)的钾盐矿均属此类型;云南、山东钾盐矿为古代沉积矿床;四川自贡邓井关为地下卤水钾盐矿,数量极少。我国的钾盐成矿时代与国外差别很大,世界上著名的钾盐矿主要产于第四纪以前。

  青海钾盐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第四纪盐湖中,主要矿区有察尔汗、昆特依、大浪滩和马海四大盐湖,其次为西台吉乃尔盐湖等七个较小盐湖。

  我国钾盐矿藏为固液相并存,并可以互相转化。盐湖矿产以钾为主,共(伴)生多种有益组份,矿体直接出露地表,便于露天开采。

  据相关方面估测:青海柴达木盆地KCL的资源总量为7.13亿t;新疆罗布泊初步圈定KCL资源量2.9亿t;第三是西藏35个盐湖,KCL资源量0.66亿t;此外,内蒙已发现的钾盐湖11个,拥有资源量257万t;云南勐野井新世纪钾盐矿,KCL储量1.97万t,以上总计10.48亿t,折合K2O为6.85亿t,即目前我国有可溶性钾盐资源总量近11亿t。

  另外,我国不溶性钾资源比较丰富,如钾长石、明矾石、含钾岩石、含钾砂页岩和伊利石等。这类矿产分布广泛,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国内钾盐资源的不足。明矾石含K2O约10%,除可用于提取明矾外,也可用于制取钾肥。截至2005年底,我国明矾石查明资源储量1.92亿t。用于制作钾肥的含钾岩石和含钾砂页岩,K2O含量一般要求大于9%。截至2005年底,我国含钾岩石查明资源储量5.57亿t(矿石),含钾砂页岩查明资源储量40.84亿t(矿石)。
2、弥补我国钾盐生产不足的战略选择

  2007年世界钾盐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为3460万t(K2O),2008年估计为3600万t(K2O),预计2009年至2012年世界钾盐的生产能力将增长20%;2007年和2008年世界钾肥消费量分别为3600万t(K2O)和4100万t(K2O),这两年世界钾盐产量有140—150万t缺口,用库存弥补。过去五年世界钾盐消费量以每年5.6%的速度增长。尽管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下行没有停止,但三大驱动力仍将促使世界钾盐需求的增长:一是世界人口持续增长,对食物总需求的增加;二是人类对改善食物质量需要;三是部分国家加强生物质燃料开发。

  目前,我国已有钾肥企业47家,中国中信国安在建项目预计2010年竣工,届时将生产钾镁肥100万t/年;新疆罗布泊钾盐在建硫酸钾生产项目,预计2009年竣工,届时生产能力将达到120万t/年。预计到2010年全国钾盐生产能力将达480万t。

  我国是钾盐消费较多的国家,2005年我国钾盐表观消费量为715万t(K2O),2006年为652万t(K2O),2008年氯化钾产量330万t,消耗钾肥700万t(KCL),比上年降低16.86%,对外依存度从69.77%降低到52.86%。由于自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世界经济全面进入经济危机,我国钾盐在2008年的消耗随之大幅度下降,随着经济危机继续向纵深发展,加上一些地区农业上采用桔杆还田,减少了钾肥消耗,预计2009年,我国的钾盐消费量略低于上年水平。国内缺口虽有所减少,但仍将徘徊在50%左右。采取何种措施来弥补我国钾盐生产的不足,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建议采取如下战略:

  ⑴继续在国内寻找和勘探可溶性钾盐战略资源

  我国的青海、新疆、内蒙及西藏的盐湖还有一定的找钾、勘探潜力,在新疆的塔里木盆地的莎车盆地有望找到钾盐层,而青海柴达木盆地第四纪盐湖钾的储量也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性;另外,在云南、山东、四川和甘肃等地还有可能找到固体钾盐矿床,要大力开展油钾兼探;

  ⑵继续寻找国外勘探和开采钾盐的机会

  我国的钾资源较少,需要量又较大,而国外钾盐资源比较丰富,除了每年以较高的价格直接购买国外的钾肥以外,还应该继续寻找合适的机会,到国外去寻找、收购钾盐资源,建立我国长期稳定的国外钾肥生产、供应基地,相临国家土库曼斯坦、俄罗斯、泰国和老挝钾矿资源条件好,可以考虑双方合作共同开发。另外,加拿大钾、白俄罗斯、巴西、以色列和约旦钾资源也相当丰富,也可探讨共同开发钾矿的可能性;

  ⑶加大海水提钾应用技术研究,积极研究难溶性钾转换技术

  因为我国可溶性钾资源有限,利用国外资源又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和制约,而海水中的钾和难溶性钾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应该加大这些方面的研究,争取取得重大突破,以彻底解决我国的缺钾难题;

  ⑷广泛宣传推广桔杆还田,就地补钾

  虽然我国有些地区已实施桔杆焚烧就地补钾,但还有很多地区没有重视这些,应该在我国大力宣传和普及相关知识:推广用水泥窑灰、高炉尘、草木灰、代替一部分钾肥,施用于相应的农田,以便增强地力,增产增收!(文/鲍荣华)

  附:国际钾肥资源定价权缘何旁落(来源:上海证券报)

  尽管近年来中国、印度、越南、巴西等“新兴市场”的钾肥需求在不断上升,但世界并不缺钾肥。IFA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钾盐总供应为35544千吨K2O,总需求为33302千吨K2O。

  根据IFA的预测,在2007年至2012年阶段,实际上全部钾盐生产国的钾盐产能均将有所扩大,到2012年,全球钾盐产能将达到5030万吨,在2007年的基础上增长22%,而同期的全球钾盐需求为3660万吨。

  这些数据说明,尽管全球钾肥供需平衡处于紧张状态,但供大于求的局面将持续存在。那么,钾肥价格为什么能够上扬呢?全球钾肥资源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前苏联和中东地区,分别由Canpotex公司(由加拿大PotashCorp、美国Mosaic、加拿大的Agrium组成)、IPC公司(由俄罗斯的Uralkali、Silvinit和白俄罗斯BPC组成)以及以色列的IsraelChemicalsLTD等钾肥巨头控制。

  近些年来,随着钾肥消费需求的扩张,世界钾肥巨头们在面对消费国的价格谈判中逐步形成了利益共同体。2005年底,中外钾肥谈判甫启,加拿大PotashCorp、美国Mosaic、白俄罗斯BPC的一些工厂都相继宣布了减产和停产。

  “目前世界钾肥市场的涨价已经不再属于市场规则的范畴了。”中国磷肥工业协会理事长武希彦这样说。事实上,减产和停产已经成为钾肥巨头在世界价格博弈中的一个重要筹码,而市场垄断中产生的高额利润已经成为钾肥暴涨的重要驱动力量。

  “战略短视”导致谈判筹码缺失

  中国之所以在钾肥谈判中败下阵来,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在钾肥战略资源的开发利用上缺乏战略眼光。

  中国的滨地钾肥是世界第十大钾肥生产企业。然而,记者在滨地钾肥所在的冷湖大盐滩实地采访发现,当地钾肥资源开采实际上还大有潜力可挖。

  滨地钾肥位于青海海西州冷湖。冷湖发改局局长许吉祥介绍说,冷湖距离格尔木520公里,当地包括淡水、电力等很多基础设施都跟不上,导致看好钾矿资源的投资者“有心无力”,这是制约当地钾矿资源开发的重要因素。

  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少有意愿投资的企业失去了信心。2003年,滨地钾肥从金星矿业手中以约1000万元的价格,受让了大盐滩钾矿床采矿权。金星矿业之所以转让,主要也是因为觉得“划不来”。在转让时,该矿几乎无人问津,连续两次都以流拍告终。

  滨地钾肥拿下大盐滩后,进行了从无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知情人士说:“前4年,公司基本没干别的,全部精力都耗在基建上面。”

  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勘察大队副总工程师马林说,尽管青海的钾盐储量不到全球1%,但当地的钾盐资源一旦全部开采出来,将大大提升我国的钾肥供给量,有效补给目前的钾肥缺口,也能增强我国与国际巨头的谈判能力。

  有关数据显示,尽管通过加大勘探力度等,中国近年的钾盐生产已经出现了较大增长,但至2007年,中国钾盐自给率还是仅为31%。

  “钾肥的安全关系到粮食安全,中国应进一步加大钾盐开发力度。中国在诸多资源性初级产品谈判上的败绩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为战略布局上的滞后与失误,缺乏谈判的筹码。石油如此、钢铁如此,钾肥也是如此。”武四海说。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