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的表现是列国经济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企业政绩的重要表现,而且与老黎民的生存水停顿息相干。理想的宏观经济表现为,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好比在一到三年内,怎样使经济总量稳固增长,颠簸较小,失业率被控制在公正的水平下,通货膨胀水平较低。宏观经济学正是研究怎样才气到达这些目的的经济学科。因此说,宏观经济学是“实用”意义上的理论,应该议决其研究,资助我们找到有引导性和操作性的政策偏向,也即是说,怎样应用宏观经济学来引导宏观经济管理,从而实现宏观经济目的。
中国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为了在未来10年甚至更长的时期中保持中国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我们需要对近年来我国宏观调控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进一步完善的方略。
一、宏观调控应当有一个科学、统一、稳定的分析框架
现在人人都在谈宏观调控。但是,我们注意到,不同的研究者、不同的部门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概念并不统一。例如,现在大家都在说投资率和投资增长率过高。若就投资领域自身来看,大家所列举的问题确实存在,而且比较严重。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论及中国宏观经济平衡,我们必须认识到:投资只是社会总需求的一个部分;它是否适当,首先要看总供求是否平衡。这是大道理,相比而言,投资是小道理,而大道理是管小道理的。换言之,关于投资率的高低问题,如果不在宏观总平衡的框架中去分析,可能失之片面。与此相同的还有出口问题。现在大家都说出口太多,顺差太大,进而造成了外汇储备增长过快。这些都是确实的,带来的问题也颇棘手。但是,出口也只是总需求的一个部分,它是否适当,还是应当纳入中国宏观经济总平衡的大框架中来分析,才能正确判断。所以,我们应当重申中国宏观经济平衡的基本恒等式,即:储蓄=投资+净出口。这个恒等式所表达的是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关系。大家知道,对于GDP,可以从供应和需求两个侧面来分析。从供应面上说,GDP中未消费部分就是储蓄。
这样看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所有问题的根源集中在高储蓄上。近年来,我们曾在学术性杂志和新闻媒体上发表过若干篇文章来分析中国的高储蓄问题。概括地说,中国的高储蓄取决于一系列重大的长期因素,其中,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参与率不断提升)、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工业化的不断加深、中国宏观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是最主要的因素。值得指出的是,这些因素都是长期性的实体因素,都与货币因素关系不大,因而都不可能在短期内被有效地改变。这意味着,在今后一个不短的时期中,我们的国民中国宏观经济还将在高储蓄率的环境中运行。在消费需求不能有效提升的条件下,这同时就意味着,相对较高的投资和出口事实上是我国中国宏观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所以,增加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公共消费,以此降低储蓄率,才是宏观调控的根本任务。
二、公平收入分配应当成为今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
从供给角度来看,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所有问题,都归因于高储蓄率或与此有关。但是,指出这一事实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细致地研究:在国民中国宏观经济中,究竟是哪一个部门在储蓄?只有深入分析国民储蓄的部门结构,我们才能制定有的放矢的政策。
其一,1992-2003年,居民储蓄率22.6%下降到18.1%。到2003年,居民储蓄在总储蓄中的占比仅为42.1%,这个下降比较显著。
其二,企业的储蓄率稳步上升。
其三,企业储蓄率急剧上升。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上述变化,对国民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极为深广。举例来说,在目前的储蓄格局下,要想控制投资就无法下手。统计显示,2007年4月,我国投资的资金来源的55.6%是“自筹资金”,这显然归因于企业和企业储蓄率上升。在这种格局下,通过金融信贷等货币政策手段来控制投资就不会有明显效果,因为企业和很多企业的投资并不依赖贷款。
首先,逐步提升劳动报酬。
在此,尤为重要的是完善有关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并严格执行之。事实上,在一些地区出现的“民工荒”,已经反映出我国劳动者要求提升工资薪金的意愿。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适度增加社会福利支出,亦为必须之举。这是因为,在统计分析的时期中,国民可支配收入中社会福利支出的占比不仅没有提升,反而有下滑之势,构成近年来我国居民部门可支配收人相对下降、收入分配结构恶化和国内消费需求增长不快的主要原因。最后,应当通过积极发展资本市场、发展直接融资,改变银行间接融资比重过高的状况,据以为居民获取存款利息之外的更多的财产收入创造条件。
其次,财政政策应当在提升国内消费率和公平收入分配方面发挥更为积极的主导作用。
但是,这里需要特别指出: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和增加社会福利支出,固然为建设和谐社会、公平收入分配和提升国民消费率所必须,但是,在实行这一转变时,我们应当十分认真地考虑如下两个可能是同等重要的问题:
第一,迄今为止,中国中国宏观经济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低工资方面。
如果确认今后工资水平逐步提升是一个趋势,那么,我们就应清醒地意识到:这样做,同时就意味着中国今后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的竞争优势开始下降。因此,一个或许更为重要的任务是,我们必须加快重新塑造中国的核心竞争力,要全面转向节约型、技术进步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增长方式上来。笔者认为,目前已经到了严肃地提出并全面落实这个战略转型目标的时候了。
第二,当我们提出全面向公共财政转型,
财政政策应更加注意公平收入分配和提升全民福利水平的目标时,千万要注意,一是不能体制复归,二是不要走北欧“福利国家”的老路。现在,社会上存在着这样的倾向,认为财政收入每年以接近30%的速度增长,企业可以逐渐把各种支出都包下来--在扶贫、住房、医疗保健、教育、养老等等领域,我们都听到了要求增加财政支出的诉求。
三、加强金融监管的协调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金融体系最终确立了分业监管的框架。几年来的实践显示,改革的成效是显著而积极的。我们基本确立了与国际接轨的对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的专业监管法律、法规体系;整个金融行业加强了以风险和资本为核心的专业监管;保护投资者和存款人利益的理念受到更大的重视;培养了一支专业化的监管队伍;在此基础上解决了大量历史遗留问题,等等。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成就。
关于监管协调,笔者强调三个要点:
第一,应当明确,所谓金融监管协调,
指的是在合理确定各专业监管当局监管功能和监管职责前提下,统一各专业监管当局的监管原则、制度、标准、程序、技术、方法;促进金融部门之间统一信息共享平台形成;处理涉及多家监管当局的综合类金融问题;保证金融稳定,促进金融发展。
第二,实行监管协调,需要改造现有的分业监管框架,
尽快从目前的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并重、侧重机构监管的格局,过渡到以功能监管为主。
第三,在从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全面转型的基础上,在目前“一行三会”之上,设置常设性的协调机构。
我们认为,未来一个相当长时期中,中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可能保持着双层结构:一个层面,是现有的对银行、证券和保险业的专业监管机构,它们对各金融领域实行功能监管;上一个层面,则是旨在处理各种综合金融问题的协调机构。
第一,中央银行应当有独立性。这里的独立性,包括独立于企业、独立于企业部门、独立于企业、独立于市场等多重内容。
第二,应当全面改造和完善我国目前的各项货币政策工具。其中,尽快改革准备金制度,特别是尽快取消对准备金支付利息的制度,使得准备金真正发挥约束银行贷款的作用,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第三,必须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为货币政策传导创造前提条件。
第四,应当尽快清除在各类市场之间的人为阻隔,理顺货币政策传导的渠道。
第五,大力提升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公开性和可信度。毫无疑问,上述各项改革均非一蹴而就。但是,为了使得我国货币政策成为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我们必须尽可能加快改革。
六、资本市场发展
在今后中国金融发展中,资本市场必须要有更大的发展,这可能已经没有多少疑问了。但是,要发展资本市场,我们就必须容忍、在一定程度上还须鼓励资金从银行体系向市场流动,即容忍并鼓励“脱媒”现象发生。对此,我们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在这方面,我们千万不能像一些人最近所表现出的那样,看到居民储蓄存款增速下降或绝对额减少,就惊呼“猛虎出笼”,犯下“叶公好龙”的毛病。从内容上说,股票市场应当进一步完善,债券市场应当受到更大的重视,应当促进货币类(汇率)产品市场的开发;在原生金融产品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加快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等等,都是急切需要做的工作。发展中国资本市场,更有一些理念性、方向性的问题需要强调:
其一,在发展机制上,应当尽快从迄今为止的监管当局驱动和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推动的格局中脱离出来,发挥广大企业、金融机构和居民的主观能动性,并着实依靠市场机制来求发展。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显然需要进一步放松管制,更彻底地实行金融业的对内开放。
其二,资本市场发展应当致力于服务实体中国宏观经济。
股票市场为企业服务似乎问题不大,但是,我们的债券市场的服务对象却大有问题。中国的债券市场,如果把央票、短期融资券都算在内,其规模在近年来增长很快。但是,这个市场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主要表现就是:市场上与企业相关的债券,与居民相关的债券,与实体中国宏观经济活动相关的债券比重太低。目前我们市场上充斥的都是金融类债券。出现的情况是,A银行发行B银行买,商业银行发行政策性银行买,证券公司发行商业银行买,中央银行发行商业银行买,如此等等,转来转去,资金只在各类金融机构中间移转,很少落到实体中国宏观经济和微观中国宏观经济主体中去。
其三,调整服务对象
迄今为止,我国的资本市场主要是服务于大企业的,中小企业基本上被排除在外;股票市场如此,债券市场更是如此。在今后的发展中,改变这种格局,是一项重要任务。
其四,致力于建立统一市场。
中国债券市场的总体规模本就很小,但就是这个小规模的市场,还被分割为交易所市场、银行间市场和柜台市场,而且三个市场关联很少,这也是造成市场低效率的原因之一。客观地说,市场分割的问题早就被人们所认识。但是,由于中国的市场分割事实上是因监管当局互不协调、争当“老大”造成的,所以,市场统一问题久久得不到解决。现在看来,要想由哪个市场来一统天下并不现实。因为,任何改革都有所谓的“路径依赖”,都有其制度背景并牵涉到既得利益。不承认这个现实,改革难以实际推进。所以,力促各个市场统一互连可能是改革的方向。
其五,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除了继续巩固现有以交易所、银行间市场、柜台交易为中心,以指令驱动为主要机制的市场体系之外,下一步的重点是要发展以报价驱动为基础、以投资银行为中心、以场外交易为主要方式的多层次市场。那种主要以规模来划分市场层次的理念,必须摈弃。
其六,转变调控理念。
要使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摈弃调控金融产品价格特别是调控股票价格的想法,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2007年以来,我国股票价格上涨较快。这不仅引发了人们对市场泡沫的担心,而且激发了希望当局调控股票价格的动议。这些说法和想法,都植根于对金融市场。
宏观经济的表现是列国经济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企业政绩的重要表现,而且与老黎民的生存水停顿息相干。理想的宏观经济表现为,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好比在一到三年内,怎样使经济总量稳固增长,颠簸较小,失业率被控制在公正的水平下,通货膨胀水平较低。宏观经济学正是研究怎样才气到达这些目的的经济学科。因此说,宏观经济学是“实用”意义上的理论,应该议决其研究,资助我们找到有引导性和操作性的政策偏向,也即是说,怎样应用宏观经济学来引导宏观经济管理,从而实现宏观经济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