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战略管理培训 / 战略管理培训: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发展方向

战略管理培训: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发展方向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0日 战略管理培训

今年以来,从国内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到汶川大地震,直至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可以说无论从自然的,到社会的还是经济的各领域、各方面,企业应对突发事件和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都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不断增强执政能力成为应对和处理这一系列突发事件和复杂局面的保障。就经济层面来讲,作为市场经济的宏观经理人和服务者,企业及企业相关部门的管理、调控手段和能力被视为有效维持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市场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强化和丰富宏观管理和调控手段将成为肖向东企业参与市场经济的重要抓手。能否有效将宏观管理和调控手段介入到经济发展的具体领域,并产生积极影响,是增强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
 
  工业生产增长农村宏观经济形势稳步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居民消费继续扩大;外贸进出口大幅增长,利用外资保持较高水平。各项改革也有序推进,促进了区域宏观经济形势的协调发展。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总体上可能好于2003年。主要国际宏观经济形势组织普遍调高了预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增长4.1%,世界贸易增长5.5%,经合组织预计世界贸易增长7.8%。国际宏观经济形势的这些新变化,对于我国加快发展是有利的。但同时也应看到,世界宏观经济形势发展也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影响全球宏观经济形势的稳定回升。

  一、宏观经济形势和社会发展去的显著成绩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疫情和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容应对,果断决策,适时调控,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克服各种困难,赢得了抗击非典的阶段性重大胜利,战胜了各种自然灾害,保持了宏观经济形势较快增长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初步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1万亿元人民币,增长速度达到8.5%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超过1000美元。宏观经济形势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改善,全年财政收入增收较多。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大幅度增长。

  工业生产增长加快,农村宏观经济形势稳步发展。重工业增长继续快于轻工业,电子信息、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制造业成为工业增长的主导力量。原煤和电力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工业产销衔接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业优质化、区域化、产业化不断推进,畜牧业和养殖业较快发展。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村“六小”工程、农村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居民消费继续扩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23%。国债投资进一步向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启动公共卫生设施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推动技术进步等重点领域倾斜。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的积极性继续提升,民间投资更趋活跃,投资自主性增长因素有所增强。居民消费受“非典”冲击曾一度大幅下滑,但“非典”过后很快恢复,预计全年增长9%。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居民用于汽车、通讯、住房等方面的消费支出大幅度增加。

  外贸进出口大幅增长,利用外资保持较高水平。预计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将达到8400亿美元。出口总额中,机电产品出口所占比重超过50%,高新技术产品和服装、鞋类等传统产品出口进一步扩大。原油、成品油、钢材和汽车等进口增加较多。全年贸易顺差比上年减少。通过进一步拓宽外商投资领域和改善投资环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新进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扩大。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国家外汇储备继续增加。

  各项改革有序推进,促进区域宏观经济形势协调发展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企业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迈出重要步伐,金融分业监管体系框架基本形成,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得到加强。电力、电信、民航等行业的改革稳步实施。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西部开发工作取得新进展,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重点工程建设积极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开始启动。

  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增加国债投入,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科技发展在一些领域又取得重大成果,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提升。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全年新增城镇就业800万人以上。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

  二、宏观经济形势发展环境和宏观经济形势工作的总体要求

  从国内来看,国民宏观经济形势仍具备较快发展的条件:

  (1)扩大内需政策效应会进一步显现,宏观经济形势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不断增强,有效供给能力显著提升;

  (2)对外开放继续扩大,使我们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宏观经济形势发展空间和回旋余地不断拓宽;

  (3)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宏观经济形势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贯彻实施,将使一些多年阻碍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逐步消除,各种所有制企业发展的潜力将得到更好地发挥,为宏观经济形势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4)经过多年的实践,国家宏观调控的经验更加丰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但也必须看到,宏观经济形势发展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和纯农户增收困难,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拉大。粮食产量连续下降,一些地方忽视农业、忽视粮食生产的问题比较突出。

  二是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新增就业岗位不能满足城乡居民就业需要,社会保障面临较大压力。

  三是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的倾向比较明显,一些地方盲目兴办开发区的问题比较突出,能耗高、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粗放经营的状况比较严重,资源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

  四是信贷投放偏快,贷款投向的行业结构不尽合理。

  五是宏观经济形势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公共服务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

  六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增大了我国扩大出口的难度,利用外资也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

  为巩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社会发展的好形势,着力解决宏观经济形势生活中的突出矛盾,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中央宏观经济形势工作会议确定,宏观经济形势工作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稳定政策、适度调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握全局、解决矛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思路,做好各项工作。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切实把工作重点转到调整宏观经济形势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升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实现国民宏观经济形势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三、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和主要措施

  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实现“十五”计划目标的关键一年,必须按照中央宏观经济形势工作会议的部署,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强化宏观经济形势监测预警和宏观经济形势运行调节,积极做好各方面工作。
  (一)坚持宏观调控政策基本取向,正确把握政策的力度和重点。

  要保持宏观经济形势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根据形势的变化,区别情况,适时适度地调整政策实施的力度和重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宏观经济形势运行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保持宏观经济形势的平稳增长,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方面,考虑到保持稳定、促进发展、推进改革的需要,以及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建设的要求,应继续发行一定数量的长期建设国债,重点发挥国债资金在调整宏观经济形势结构。促进协调发展方面的作用,加大对“六小”工程等农村基础设施、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基础教育和基层政权建设、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保证在建重大国债项目的建设。加大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的力度,重点向“三农”、公共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领域倾斜。对一般性支出继续实行零增长,遏制一些地方建设中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研究建立完善的企业公共投资机制,形成稳定的、与宏观经济形势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企业公共投资资金来源,逐步解决多年来国家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欠帐过多的问题。

  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发挥好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职能,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注重“预调”和“微调”,促进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加强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调整信贷结构,增加对促进结构调整、扩大消费、增加就业等方面的信贷支持。扩大直接融资比重。加强金融监管。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基础上的基本稳定。

  (二)努力增加农民收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统筹城乡发展,继续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宏观经济形势工作的重中之重,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

  (1)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开展全国性的基本农田保护执法大检查,制止乱占滥用耕地。

  (2)坚决纠正忽视粮食生产的倾向,增加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和提升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3)稳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加快农产品优质化和区域化的步伐,加强农业科技储备、良种繁育和科技推广,提升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积极发展畜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的发展。
  (4)努力增加农民现金收入。

  重点做好对农民外出务工的服务,加大对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检查和处罚力度,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国家支持的农村项目建设投资中要专门列支农民报酬一项。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加快推进农村税费改革,除烟草税外,全部取消农业特产税,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降低1个百分点。力争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5%,税费负担比上年有所减轻。

  (三)加强引导和调控,遏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更加注重运用信息手段加以引导,宏观经济形势手段加以调节,法律手段加以规范,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促进钢铁、汽车、电解铝、水泥等行业健康发展。

  (1)加快制定和完善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完善并严格执行行业准入标准,建立行业信息发布制度,引导地方和企业的投资方向。

  (2)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胜劣汰的作用,推进企业实施联合重组,加快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优势企业发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3)完善土地管理制度,严格用地管理,对不符合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达不到行业准入标准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得批准用地。

  继续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

  (4)加强金融机构与宏观调控部门的协调配合,引导商业银行依据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对有市场、有效益、符合环境和生态保护要求的生产企业和建设项目,积极予以支持;对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问题比较突出的领域的建设项目,要严格审贷。

  (四)将扩大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住置,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切实落实中央已确定的各项政策措施,继续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抓紧抓实。

  (1)各级企业要建立健全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责任制,加大对再就业的扶持力度。

  完善就业和失业统计制度。

  (2)在税收、融资和市场准入等方面创造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和民营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充分挖掘和发挥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潜力。

  (3)加大对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支持力度,充分利用企业非主业资产、闲置资产和关闭破产企业的有效资产,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安置下岗分流职工。

  (4)深化劳动管理、户籍制度和社保体制改革,加快培育全国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服务和培训体系,鼓励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

  (五)促进和扩大居民消费,继续增强国内需求增长。

  要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发挥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潜力,为宏观经济形势持续平稳发展打下稳固的基础。

  一是增强中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

  既要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又要努力增加城镇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完善并严格执行不同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加大对收入再分配的调节力度和对困难群体的扶持力度。

  二是大力改善消费环境。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商品流通设施、商业网点建设,加快推进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继续扩大消费信贷规模。推行医疗服务价格、非义务教育收费决策听证制度,合理确定价格和收费标准。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宏观经济形势秩序,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qz活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是培育和扩大消费热点,满足不同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增加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供应,建立和完善廉租住房制度,推动存量住房交易。鼓励居民汽车消费。推行电信普遍服务,促进农村和边远地区电信消费。继续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发展体育和文化产业,鼓励居民扩大旅游、体育健身和文化消费。

  (六)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切实转变宏观经济形势增长方式。

  继续推进宏观经济形势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强宏观经济形势发展的后劲。引导各方面量力而行,克服宏观经济形势发展中单纯追求速度、急于求成、过度消耗资源的倾向,切实把提升宏观经济形势增长质量和效益作为宏观经济形势工作的重点。

  (1)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逐步形成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

  (2)努力缓解宏观经济形势发展中的瓶颈制约。

  加快电源电网建设,做好电力调度,增加电力供应;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加大重要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合理调配运输能力,加快重要交通干线和枢纽的建设。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