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快,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和速度再创新高,各国的发展机遇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享国际资本流动的份额。对我国而言,既要保持我国宏观经济快速稳健增长、迅速提升国民收入水平,又要减轻长期存在的就业压力,仅仅依靠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有效利用国际市场和国外资源,为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的结合创造条件,从全球化过程中分享更多利益。
一、我国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概述
经济周期波动是现代经济社会具有的一种普遍现象。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经济周期是“现代工业特有的生活过程”。这种过程实质上反映了我国宏观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对其均衡状态的偏离与调整过程。按照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经济周期大体经历周期性的四个阶段:繁荣、衰退、箫条和复苏。
二、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与银行业的关系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完善,我国宏观经济与银行业之间的关系愈加密切,相互作用愈加明显。一方面,经济波动直接影响着银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金融体系的良好运行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也会导致或加剧经济波动,甚至引发金融和经济危机,延缓经济增长。
(一)指标波动曲线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和分析,可以将经济周期性波动与银行业的关系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当经济运行呈上升态势时,企业的投资需求增强,社会资金需求加大,货币供应量增加,银行相对放松信贷准入条件,信贷投放速度加快。持续的信贷增长会导致信贷膨胀,从而引发通货膨胀,产生经济泡沫。二是当经济运行开始转向下降趋势时,银行的信贷投放速度也开始放缓,此时,企业对外负债水平较高、经营收益减少,向银行再融资出现困难,按期偿债能力减弱,不良贷款开始逐步暴露,进而产生通货紧缩趋势,加剧不良贷款恶化的预期,进一步导致经济发展步入低迷。
(二)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对银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经济发展呈现周期性波动是客观存在的。只有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合理利用规律,才能有效促进银行业持续、良性发展。这其中,国家根据经济运行状况实施的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对银行业影响最深刻。国家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按性质来划分包括放松银根和紧缩银根两种。宏观调控放松银根对银行的影响是积极的,而宏观调控紧缩银根给银行带来的更多是冲击与考验,其对银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银行信贷供求矛盾突出。
国家实行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后,受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调整的影响,银行在减缓发放贷款特别是流动资金贷款的同时,也加快了清收力度,银行的信贷供给受到压缩,但是市场上的信贷需求由于是刚性的并没有立即相应地缩减,这种供求矛盾必将影响企业的经营,影响银行的效益,银行的信贷风险加大。宏观调控对于泡沫经济的影响给银行带来的冲击更是剧烈的。
2.信贷结构不合理现象加剧。
3.不良贷款攀升,经营难度加大。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作为经营货币特殊的金融企业,银行是典型的我国宏观经济周期行业,不管是利率、汇率变动,或是全球经济波动,银行都会首当其冲,暴露在风险之下。在我国间接融资占主体的融资框架下,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在不同的经济周期,风险大相径庭,在经济繁荣时期,因为企业盈利情况良好,贷款质量往往不会发生问题;但在经济衰退时期,除直接影响银行经营收入外,还可能因为企业经营与效益受较大影响,给银行带来新一轮的不良资产。
三、银行业应对经济周期变化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对经济形势和国家宏观政策的研究,建立我国宏观经济周期变化的提前反应机制
建立服务于决策层的专门机构负责研究国家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宏观政策。加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把握金融监管当局的政策取向,了解全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提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区域、行业。密切关注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加强行业及其信贷投放的跟踪分析,准确把握贷款投放行业的发展前景、市场空间及市场容量,强化行业信贷授信的总量研究与控制,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提前我国宏观经济变动的反应机制,化解我国宏观经济周期波动造成的系统风险,避免因与国家或监管当局的政策抵触而导致的政策风险,从战略高度确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方向。
(二)调整优化信贷资产结构,建立适应我国宏观经济周期变化的“最优”资产组合
要减少我国宏观经济周期变化的冲击,关键要转换存量,优化增量,增加宏观政策支持或处景气上升期行业的信贷资产,减少受宏观调控影响大或处景气下降期的行业的信贷资产,建立一个多元化的有利于风险分散与效益最大化的资产组合。
1.结构性调整新增资产。
从总量入手,着力解决结构性的问题,一方面控制部分行业的过度投资和盲目发展,另一方面大力支持和鼓励一些薄弱行业的发展。即使对于过热行业,在政策上也不搞“一刀切”,该控制的坚决控制,该支持的大力支持。结构调整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行业结构调整;客户结构调整;资产结构调整。
2.针对性优化存量资产。
对于经济周期转向萧条或者宏观调控而使得风险程度增加的贷款要执行信贷退出政策,将风险性贷款转换为现金或者较为安全的贷款。对已经转化为不良资产的贷款要转入不良资产的处置程序。
(三)加强利率风险管理,构建顺应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
经济周期与利率的关系非常密切。一般来说,在周期的萧条阶段,利率水平最低;当经济走向复苏时,利率开始缓慢回升,到繁荣阶段达到最高。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利率市场化成为了我国金融市场的改革方向,利率管理必将对商业银行经营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商业银行应审时度势,强化利率风险管理,及时调整自身的经营战略,实现高质量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建立全方位的风险监管体系,加强我国宏观经济周期变化的风险控制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既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应对经济周期变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现实选择。
1.建立前瞻性的风险监管体制,加强风险预测。
以周期为基础来评估信贷资产的当前风险和未来风险,预测信贷项目的违约概率和未来可能发生的消极影响,并按照理性支持业务发展的要求,根据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竞争态势,及时调整风险管理政策、程序和方法,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政策的前瞻性与适应性,提升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
2.建立立体化的风险监控体系,加强风险管理。
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明确董事会与经营层之间的权利和责任。董事会通过风险管理委员会实现对风险管理进行整体战略决策的管理;通过独立而权威的风险管理部门实现对银行内各机构风险的有机统一管理;通过科学完整的风险识别、衡量、监测、控制和转移实现对风险的全过程监理;通过合理明确的职能划分实现风险管理职责在各业务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有效协调、联动管理。
3.建立完善的风险准备制度,提升抗风险能力。
国际上的大银行都把风险准备制度作为防范风险损失的最后堤防和生存的保障。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并不完整,风险管理水平也不高,风险准备制度对于银行的持续经营就更为重要。因此,商业银行应当利用我国宏观经济繁荣的有利时期,建立足够的风险准备金,抓住盈利空间扩大的机遇,提升拨备覆盖率和资本充足率,防止未来的风险损失给银行持续经营带来影响。
4.利用经济周期变化,提升不良资产的处置回报率。
(五)加快金融创新,增强适应我国宏观经济周期变化的竞争能力
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当今世界,在金融创新的实践过程中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工具、新技术和新市场,很大程度地革新了金融业传统的业务活动和经营方式,改变了金融总量和结构,促进了金融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传统的银行经营理念下,银行经营更多体现在存、贷款业务上,由于业务单一、产品匮乏,造成银行业受经济周期变化的影响极大,如果排除国家信誉这一保障因素,在经济剧烈波动的情况下,银行经营都将难以为续。因此,银行业必须加大业务创新的研究力度,不断探索出趋利避害的产品和措施,以更好地适应经济周期的变化。
1.经营模式创新。
简言之,就是要加快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实行“混业经营”。所谓“混业经营”是指商业银行经营保险、证券等金融业务;广义上是指银行除经营保险、证券等金融业务外,还持有非金融公司的股份。按照当前我国金融发展的实际,银行可以采用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进行混业经营,满足多元化的经营需求。
2.业务方式创新。
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国内银行垄断竞争的态势进一步被打破,传统资产负债业务的利润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银行不可避免要进入微利时代。因此,必须加大业务创新力度,以创新应对经济周期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变化。业务方式的创新包括资产业务创新、负债业务创新、表外业务创新等方面。
3.品牌管理创新。
现代金融市场竞争是品牌竞争。一般来说,品牌不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而变化,是银行刚性的竞争力,也是银行应对经济周期变化甚至是经济危机冲击的最稳定的基础。要想让品牌具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要制定推广品牌战略,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升级,培育新的品牌增长点,不断提升银行的竞争力和品牌价值。
在利用外资推进区域经济国际化进程中,需要研究和把握近年来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方式和外商投资企业经营策略的变革动向,结合我国政策法规的新变化和国际资本的新走势,围绕提升环境竞争力来调整自身的投资促进政策,以拓展利用外资的空间。